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工地发现一座残破古墓,墓主人却是位皇帝,三大功绩影响上千年

归途肩上蝶 2023-09-20 14:04:38

人们常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些令考古专家日夜思念的帝王陵墓,却是在极为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前几年,在一处施工工地上,工人们无意间挖出了一座残破的古墓,经过专家的研究得知,其墓中人居然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做出的三大贡献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突然从地下挖出了一些瓷器,并发现了一座残破的古墓。虽然工人们不了解这些瓷器及古墓的价值,但却觉得此事相当蹊跷,立马上报给有关部门。得知此事后,考古专家火速赶到现场,并立即对古墓进行发掘和研究。

起初,专家们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古墓,墓主人身份顶多是个有钱的地主,或者一个芝麻小官。但是,随着鎏金铜铺首、金镶玉腰带等文物相继出土,让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都惊呆了,这足以说明墓主人的身份显赫无比。后来,在墓挖掘出一块墓志铭,经过专家的研究,得知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被黑的最惨的皇帝之一。客观来说,若只论才华和功绩,杨广几乎可以秒杀大多数皇帝,甚至可与秦皇汉武比肩。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并将隋炀帝缢死。在萧皇后的苦苦哀求下,宇文化及才答应给隋炀帝留个全尸,萧皇后与身边的太监,拆的床板成了一个小棺材,含泪将丈夫隋炀帝葬于江都宫流珠堂。

后来,宇文化及带领部将离开了江都,当时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公然为隋炀帝发丧,并将其改葬于吴公台下。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想到自己的老表隋炀帝,顿时感伤不已,遂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二十多年后,萧皇后病逝,唐太宗将她与丈夫杨广合葬在一起。因隋炀帝是位亡国之君,且陵墓规模不大,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直到一千多年后,在施工工地被发现。

尽管隋朝是亡于隋炀帝之手,却丝毫掩盖不住他曾经的功绩和贡献,其中的三件事,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

一、迁都洛阳

曾有一些史书记载:“陛下木命,雍州为破木之冲,不可久居,修治洛阳还晋家。”也就是说,隋炀帝之所以迁都洛阳,因为太过迷信,听从了术士的谗言,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隋炀帝的这个决定,是出于对洛阳在当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地位上的重要性的充分认识,绝不是所谓的迷信谶纬。此后,洛阳一举成为国际级大都市,也是一座被称为“神都”的城市。

二、修建大运河

隋炀帝继位后,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征用了上百万劳动力,开凿修建了大运河。还有些认为,他之所以修建大运河,纯粹是为了游玩和享乐,这简直就是所谓的“纯黑”。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极为深远。

三、开创了科举制度

隋朝之前,官位基本被背景深厚的显赫家族所垄断,一般人想要入朝为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改变这种不公,隋炀帝创建了科举选拔制度,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出身,让底层百姓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隋朝之后的历代王朝,一直沿用着科举制度,元朝和清朝亦不例外。毫不夸张地说,自隋之后,那些靠着科举出人头地的寒门学子,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隋炀帝。

另外,隋炀帝还亲征吐谷浑,扩大了隋朝的版图。为了彻底消除高句丽的威胁,不顾国破家亡的危险,三征高句丽,看似穷兵黩武,隋炀帝的良苦用心,有几人能懂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5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