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夏朝的开国国君,史学界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大禹,一说是大禹的儿子启。表面上说来似乎很复杂,事实上细细探究起来,又相当简单。因为照《礼记·礼运篇》所载:禹以前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之后则是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多采用民主推选制,也就是后世推崇的“禅让”制。禹实际上是天下大同时代的最后部落共主。
大禹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后,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把中国分为九州(九州所指,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三种说法,一般指《周礼》九州,即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制定贡赋制度,社会有了进一步分工,交换关系在增加,等级与私有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禹帝生前宣布辅助他治水有功的皋陶为接班人,但是皋陶先禹帝而死,于是禹帝又宣布伯益为接班人。
禹帝死,伯益继位,而此时夏部族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其首领禹的儿子启不愿去朝拜伯益,而是自立为帝,宣布建立夏王朝。启可以废除“禅让”制,说明私有财产制度在禹时就基本成熟了。但是,启继禹世袭为部落大酋长,破坏了部落联盟的民主推选制,自然遭到伯益等部落首领的激烈反抗。
经过多年战争,伯益兵败被杀。获胜后,夏启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以期获得对其统治地位的认可。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宴。夏启大怒,发兵征伐有扈氏,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
由于帝位世袭是一种新制度,这次战争的胜利,使得王位世袭制最终得以确立,夏朝的统治也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从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来说,启是夏朝的开国国君。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是把“孝”作为百行之首,加上启的王位承袭自父亲禹,如果把这些与夏朝的开国统一起来,那就必须从夏禹时开始算起。
此外,大禹帝率领军队征服三苗,在涂山大会天下部落领袖,召开了历史上着名的“涂山之会”,自此奠定了天下一统的基础和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说,大禹被视作夏王朝的开国之君,也就不足为奇了。
暴君夏桀
夏朝在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之后,似乎再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一直到中国历代上最声名狼藉的昏庸荒淫的天子之一——夏桀的出现,夏王朝或明或暗的星辰才又重新出现在中国历史的天空里。夏桀是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算是荒淫天子的老前辈,他宠爱妃子妹喜,因此误国。妹喜由此也成为历史书册中红颜祸水的滥觞。
相传,夏桀文武双全,他不但才智过人,而且能够生擒野牛、老虎,折断钩锁,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按说,像桀这样的人不应该亡国,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一切皆以武力定胜负。但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大概也是,有本领的人往往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桀就具有这样非常明显的缺点,性情暴虐,为人残忍,好色而淫。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命人造了一个宫殿,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夜宫内,纵情于歌乐声色,一个月不上朝。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后来做商汤宰相的伊尹屡次劝说桀王,要亲贤臣,远小人,险些被杀头。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他多管闲事。
汤武革命
成汤对内实行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的政策,使人民生活安定,物资积累日益丰富;再次,他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伊尹在投奔成汤的途中,成为奴隶。但是成汤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而是大加重用,把他破格提拔为右相。事实证明,伊尹在后来灭夏的战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成汤用重金买通了夏桀的两个嬖妾,最终说服夏桀释放了商汤。所以,夏桀才有此语。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穷乡僻壤之地,无人服侍,自己又不会劳动,最后活活饿死于卧牛山。有的史书说,夏桀并没有被商兵俘获,而是逃匿于南巢,最后病死。总之,夏朝宣告灭亡。汤在各路诸侯的拥护下,告祭上天,宣布了商王朝的建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命”。
这种革命实际上是私有制度的进一步完成,夏商的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商的经济发展比夏快,力量比夏强。如果说夏是国家机器逐渐形成的朝代,那么,商是国家机器已经形成的朝代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