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渡海求仙的徐福,为何会神秘消失

胡赛萌 2023-09-20 13:42:35

胡赛萌/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踏上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全国巡游之旅。

11月,秦始皇到达湖北云梦,在九疑山遥祭虞舜,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下,渡过海渚,经丹阳到达钱塘,后登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刻石立碑。

在琅琊台,秦始皇再次召见徐福,询问他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进度。

徐福说神仙居住的蓬莱山在大海深处,但渡海之路被大鲛鱼阻挡,要求皇帝增派神箭手及装备连弩对付鲛鱼。

当天晚上,秦始皇梦见与海神交战,博士为其解梦,说海神一向以大鱼蛟龙作斥侯,应当除掉它。

于是,秦始皇应允徐福所求,派遣射手捕杀鲛鱼,从琅琊向北直追到烟台,最终射杀了一条大鱼。

皇帝射杀大鱼之后,徐福再也没有理由不出海了。于是,他率领数千童男童女的庞大船队,携带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向大海深处的仙岛进发。

徐福要找的仙岛,有三座,分别是蓬莱、瀛洲和方丈。据《山海经》等上古文献记载,仙岛本来有五座,可惜另外两座被龙伯国的巨人钓去了守护神龟,仙岛因此沉没于海底。

有学者猜测,沉没于海底的仙岛或许就是西方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据上古文献记载,仙岛沉没后,岛上“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因为仙岛沉入海底,神仙都迁移到了另外三座仙岛之上,所以才有“八仙过海”的传说,众仙各显神通,渡海寻找新的家园。

据说,不欲升天的仙人居住于仙岛,岛上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耕种芝草的田和玉石泉,珠轩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

遗憾的是,徐福所在的时代,不但没有卫星定位系统,就连一张像样的航海地图都没有,寻找仙岛只能靠上古文献中有限的记载和他个人的航海直觉。

徐福毕竟不是像哥伦布那样的职业航海家,他对风向、航速、天气、补给等航海知识一知半解,当船队进入茫茫大海之后,他很快就迷路了。

没能找到仙岛,取回仙药,徐福就算回去了也没办法交差,于是他在一个名叫“平原广泽”的地方登陆,自立为王。

平原广泽到底是哪里,有人说是日本,也有人说是美洲,还有人说是海底(船队遇风暴沉没)。从地理位置、文献记载和民俗遗风来看,许多学者倾向于徐福去了日本。

在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着《神皇正统记》中,称徐福登陆点就在日本。

有台湾学者卫甚至认为,神武天皇就是徐福,因为徐福与神武天皇登岸的地点恰好一致,而且还有出土文物佐证这种推测。

在天照大神时代的日本皇族墓穴中,发现了一枚秦铜镜和巨大的秦人用的战刀,如果不是徐福的到来,尚处在石器时代的日本是无法制造出这种铁器时代的精良器械。

早稻田大学钣野教授认为,徐福和他留在日本的随员繁衍了成千上万后世子孙,形成了1300年前山口郡的“秦王国”。

中国隋朝时,皇帝派遣使节出使日本,使者回国后告诉皇帝,日本山口郡的人与自己长有相同面孔、过着同样风俗和生活方式,认为他们很可能就是徐福船员的后裔。

在日本,徐福因带来先进农具和药物而被尊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从宇多天皇到龟山天皇,由天皇主祭徐福达的祭祀活动多达80多次,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

秦始皇也真够郁闷的,派去平定岭南的大将赵佗在广州自立为王,派去寻找仙药的御医徐福在日本“止王不来”,只有他自己一人在中原苦撑危局,最后活活累死。

后来刘邦就学精了,起义刚开始就到处喝酒吃肉搞女人,因为他知道,“找仙药”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还不如抓紧时间享受,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和床上……

作者:胡赛萌,好果文化创始人,知名评论人,曾在新闻晚报、教育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公号:好果胡赛萌

被秦始皇派出求仙访药的方士徐福,到底去了哪里?

徐福最后到底去哪了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团,但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徐福去了日本。徐福是秦始皇时期有名的方士,什么是方士呢,方士就是术士的意思,是自称会“长生不老仙术”的人。徐福虽然是术士,但他知道长生不老根本是不可能的,与其等炼不出丹药被秦始皇杀掉,不如逃跑谋个生路,于是徐福就对秦始皇说,自己知道哪里有长生不老药。

徐福对秦始皇说,自己夜观天象,发现东边金光灿灿,好似有上天之物下降到了凡间,此必然是长生不老之药,并说自己愿意舍身赴险,替秦皇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的这番话说动了秦始皇,秦始皇就让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于是徐福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和大量的种子农具等东西出海了,徐福自从出海之后,历史上就没有了这个人的记载,徐福也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上了。

而现在历史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徐福出海之后,经过千难万险,最终到达了日本,并带着五百童男和童女在日本生活了下来,日本从原始社会像农业社会的转变,就是徐福出海那几年,所以历史学家猜测,是徐福带的耕地种子让日本从原始社会过渡了到了封建社会。

现在这种徐福是日本祖先的言论越来越多,甚至许多日本人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是徐福,曾多次从日本来到中国寻亲,说自己就是徐福的后代。

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这时徐福谎称由于大鱼阻拦所以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对于徐福东渡,《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也有记载:“(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徐福东渡把秦代文明传入日本,促进了日本社会质的飞跃。徐福因此在日本被尊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日本纪念徐福的祭祀活动历千年而不衰。但是,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记载徐福东渡活动以来,也把与徐福有关的疑谜留给了后人。

疑团之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关于徐福的目的地的问题,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也有学者对此一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到了海南岛或者是朝鲜,还有人提出到了美洲。

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的记载:“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可以推测徐福登陆地是一平原。日本是一个由三千多个小岛组成的岛国。本州、九州、四国与北海道是其中四个大岛,总面积达到37.67万平方公里。全国有24%的面积为平原。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浓尾平原、畿内平原等。除日本列岛外,其他岛屿没有“平原广泽”的地理特征。

另外,徐福东渡日本,在后世的史书资料中也有记载。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也有记载:“长老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后汉书》中,把徐福入海求仙事件附在倭国之后。五代时期义楚和尚所写《义楚六贴》中提到:“日本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在日本学术界,也有不少史料记述徐福到日本的情况,有《神皇正统记》、《林罗山文集》、《异称日本传》、《同文通考》等文献。林下见林在《异称日本传》中说:“夷洲、澶州皆日本。相传纪伊国熊野之山下有徐福墓。熊野新宫东南有蓬莱山,山前有徐福祠。”新井君美在《同文通考》中说,“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土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其间古坟参差,相传为其家臣之冢。如斯旧迹今犹相传,且又有秦姓诸氏,则秦人之来往乃必然之事”。和歌山新宫町《秦徐福碑文》这样描述:“今东海可当蓬莱者,无可舍皇国他求,则谓日本国,得其实也必矣。”

在日本民间,徐福被尊称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还一些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徐福的后裔,他们的根据是:在日语中,秦与羽田的发音相同。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他说:“我是秦人的后裔,我的姓在很早以前写作‘秦’,我当首相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我的家族进行了调查,并在祖墓碑上发现了‘秦’字。”

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日本古文献中载有徐福传说者以《神皇正统记》(1339年)为最早,其他大约是十七八世纪的记载,因此他们推断是受了宋元以来中国文献的影响。在隋唐时期,日本与中国交往极为频繁,但在文献之中却罕见“徐福”二字。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美洲,因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台湾前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卫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考证,美洲特产四十多种动植物矿产为先秦人民所知。如《春秋》记载“六□退飞过宋都”,“□”即美洲特有的“蜂鸟”。是殷朝被灭国后,部分殷人逃到北美后,回国观光带回六只蜂鸟,齐桓公为纪念此次远征,特在旗上绘制“蜂鸟图”。聚贤认为哥伦布在发现美洲之前,已有多位中国人到过美洲,故徐福后来东渡美洲很有可能。吴人《外国图》指出“亶洲去琅琊万里”,根据距离分析根本不是日本,而是美洲。最早记述倭国的《后汉书》是把亶洲与日本区别开来的。“亶”字有大岛的涵义,美洲大陆像“亶”字。故以字形命名。现在檀香山还遗有带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附近也有刻存中国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所有这些都是徐福东渡美洲的明证。

疑团之二,徐福东渡为何东渡?关于徐福东渡的原因,据《史记》所言,秦始皇不惜以巨资支持徐福东渡,是为了寻神山仙药,求长生不死药。《十洲记》也这样记载:“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赍此草,以问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

并非所有的言论都支持这种说法,还有不少史书提出了避祸说,《汉书》及《后汉书》中都有相应的记载。《汉书·郊祀志下》这样说:“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后汉书·东夷传》说:“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唐代诗人汪遵在《东海》诗也写道:“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舟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作者把徐福入海不归比作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武陵郡渔人避秦乱而移居桃花源之事。南宋祖元和尚为了逃避元代的统治,也东渡到了日本。他有一首祭徐福的诗:“先生采药未曾回,故国山河几度埃。今日一香聊远寄,老僧亦为避秦来。”祖元把自己去日比作徐福避秦。日本新宫市徐福墓碑文也写道:“盖徐生之避秦……”

还有一些人持“海外开发”的观点。他们认为,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绝不会轻信长生仙药之说,他派徐福出海,可能跟海外开发有关。《吕氏春秋·为欲篇》指出了秦国统治者的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扶木”就是“扶桑”,即后来所说的日本。秦始皇一再派徐福等入海寻找三神山,决不是单纯为了采神药,而是为了把东方疆土开拓至日本。

秦始皇统一天下只有十二年的时间,但是四次到东方沿海巡视,这说明他对东方诸岛的极大关注。有的学者说:“始皇东巡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东至扶木的理想,而徐福探海东渡正是实现始皇理想宏愿的具体行动。”秦始皇曾琅琊刻石中说:“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又说:“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早有吞并日本之意,徐福东渡,或许正与此有关。

迄今为止,仍有众多有关徐福的疑谜无法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大海茫茫,徐福东渡之迷,遂成千古悬案。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