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秦朝的建立,是“兼并”而非“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伟说历史 2023-09-20 12:55:08

秦朝建立之前,是一段漫长的各国相伐的时光,那时候虽然时局动荡、战乱频繁,但严格意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名存实亡。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秦始皇并非是在各国相争间完成了统一大业,而是在推翻姬氏家族的前提下,取代周朝建立了秦朝。

而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东周。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征伐,都是在周朝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秦始皇吞并六国的土地,这样的行为不叫“统一”,因为周天子尚在,天下还是周天子的,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应该叫“兼并”。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秦王朝,这不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同时也是对于地理环境的统一以及政治权力的合一。尤其是秦朝所创建的一套全新的行政管理体系,更是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全新的政治结构

1、三场划时代意义的革命

最早的是武王伐纣,建立起周朝,从此改变了部落联邦的政治形态,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分封制。

最晚的是孙中山引领的革命运动,推翻绵延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社会,彻底终结“家国”一体的政治形态。

排在中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秦灭六国的兼并战争,秦始皇由此建立起大秦王朝,开始了一场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不难看出,这3次革命其实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是历史道路上的革旧出新、继往开来。

2、从“分封”到“郡县”

周朝对于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分封制,具体内容就是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将天下的土地层层分封,代替天子实行管理之权。据史书记载,武王姬发创建周朝之后,依据分封制进行封赏,累计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

其实按照分封制的规矩来说,天子可以将土地分封出去,同样也可以收回。但一直到周朝覆灭,也没有收回过土地。

一开始是因为诸侯们都很听话,天子没有理由收回土地,后来是因为诸侯势大,周天子根本要不回土地。

而秦朝所实行的郡县制则是截然不同的,皇帝将天下土地按照郡和县这两级行政标准来划分,从中央派遣长官到地方治理,这些长官称为“郡守”或“县令”。他们没有土地的使用权,不能随意收取地方赋税,更不能操控地方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他们的职场命运始终都攥在皇帝手中,皇帝可以随意任免他们,他们只是中央政府派往地方的“打工仔”。

秦朝就是依靠着这样的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直接有效,形成了一个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向心状管理结构。

3、从“等级”到“编户”

周朝时,社会各阶层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周礼的约束之下,贵族阶级享受很多特权,比如犯罪可以逍遥法外、时代皆可为官等。

平民则只能做个平民,没有做官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跨越阶级的机会。至于奴隶,他们是没有人权的,贵族和平民可以对他们随意打骂和买卖,同样的,一生为奴则世代为奴,他们和平民一样没有跨阶级的机会。

到了秦朝,这种规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编户齐名”的政策。秦朝将社会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只有“皇帝—平民—奴隶”这三个阶层。

其中,只有皇帝一人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平民无论是为官做宰还是耕地种田,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编户齐名”中的“齐”,说的就是这一点。当然,这一切的“齐”还是要围绕着皇权独尊来展开。

二、秦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1、皇权独尊提高行政效率

周朝为何衰败?秦朝又为何强盛?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那就是君主是否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周天子大权旁落,无法管控手下诸侯,于是出现了春秋战国的乱局。而秦始皇则牢牢把权力抓在手中,建立起皇权独裁的体系,摒除一切内部阻力,以最快的效率施行政令、收获成果。

2、废除特权激发创造力

秦朝的平民不同于周朝的,他们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能力出众,就有机会成为国家的管理阶级,获取政治地位、获得经济财富。

这其实和秦国时实行的“农战”政策是很像的,政府抛出诱饵,然后平民百姓奋力相争,由此调动士族阶级的流动性,促进国家的发展。

秦兼并六国后建立起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是中国封建帝制的开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朝代更迭,而是一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社会革命。

追根溯源,秦朝的建立来源于秦国的强大,而强秦之所以能够成为强秦,则要归功于商鞅的变法革新。

当初商鞅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给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都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为秦朝的建立奠定基石。

直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当年商鞅变法中的许多措施还在继续实行,与新的政治体制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全新的行政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史记·始皇本纪》、《春秋谷梁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3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