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资治通鉴:越是在危急情况下,利益计算就越要极度理性!

谈古论史 2023-09-20 12:17:33

导语:《资治通鉴》汉纪一第9卷有这么一段话:

汉王刘邦在逃难途中,碰到他的嫡长子刘盈和长女鲁元公主,就让他们乘坐他的马车,一起逃走。这时,楚国的骑兵在后方快速的追了上来,刘邦在情急之下,就将刘盈和鲁元公主两人推下马车。而作为他车马的掌管者滕公,却看不下去,下马车,将刘盈和鲁元公主重新扶上马车。这样事情重复发生了三次。

这个时候,滕公说:我们今天虽遇到万分火急的事,也有不可为之事,比如车子也不能赶得太快,更何况放弃两个孩子呢。刘邦听之后非常生气,整个逃亡过程有十次想杀掉滕公。在滕公的保护下,两个孩子最终脱离险境。

反而是操小路寻找刘邦的吕后、太公和审食其,遇到楚军。之后三人被楚军带回楚营,项羽将他们作为军中的人质。可见两个孩子的命保住了。

资治通鉴:越是在紧急情况下,利益计算就越要极度理性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何况人呢?那刘邦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为人不齿的事呢?我们读历史故事,可以知道刘邦是一位枭雄。这一舍弃,正体现了他枭雄的本质。他根据当时的情势,以自身利益为本,理性分析后,决定舍弃两个孩子。

我们不是枭雄,会觉得他的这种利益计算的理性,有点不近人情。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在各种危急情况下,如何对利益进行极度的理性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势

刘邦平定关中后,其实力得到迅猛地发展,收服各方诸侯,扩军至50万兵力。这都让刘邦一时豪情万丈,信心极为膨胀。

正在这个时候,眼看着楚国与齐国正在打战,楚军正无暇顾及其他,刘邦一时被利益冲昏头脑,率军进攻项羽的大本营。但这时项羽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他马上抽调几万大军回击。

半天时间,反击大军就把刘邦的50万大军打溃,赶入泗水,这时刘邦损失了十万士兵。楚军之后追着刘邦军队打,致刘邦再损失十万大军。可见楚军的厉害之处,所以刘邦怕了,赶紧往后撤。这就发生了开头所讲的那一幕。可以看出情势危急程度。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刘邦如何进行利益的理性考量。

其次,从刘邦的行为反映出他的极度理性计算

1、汉王急,推坠二子车下

刘邦看到后方楚军快追上来了,再不提高速度,很快就会被追上,就可能有性命之忧。这个时候刘邦的反应就是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因为他这个时候想到的就是我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命,不然就完了,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孩子没了可以再生,自己没了,汉王室就没了。

2、如是者三

如果说刘邦第一次推下两个孩子,是自然的条件反射。当腾公第一次把孩子扶回来,我看刘邦的心态已比较稳了。

这个时候他考虑的是,如果他们孩子一旦都被抓住,那项羽一定会杀了他们所有人,若只是小孩被抓住,项羽不会急于杀了两个小孩,只会把他们当人质,待抓到刘邦再一起处死。也就给了他后续有救走孩子的机会。

之后,刘邦第二次推下两个孩子。见状,滕公又第二次救回小孩。接下来第三次推下两个孩子,就是刘邦有意对滕公的试探。刘邦这个时候无法确定在这个危难紧要关头,滕公忠心是否依旧不变。是否在楚军到达之时,将刘邦的人头献给楚军。然后第三次,滕公一样救回他的两个小孩。这时刘邦心中已有答案。

3。汉王怒,欲斩之者十余

刘邦眼看后面的楚军快速的赶上来,这个时候容不得刘邦多想,宁愿错杀,也不能留下致命隐患,所以刘邦在无法确定滕公是否会三遍的情况下,那就只能寻机杀了他。另外一个是,滕公面对追兵,还不紧不慢的赶车,让刘邦心里非常不爽,对他起了疑窦。

刘邦上述三个行为可见他在危急时刻的理性思考。那我们也看看滕公的哪些行为反映了他的理性思考。

1、三次救小孩,是为表心迹

滕公除了跟刘邦有兄弟之情而救小孩外,还为了向刘邦表忠心,在滕公看来,第一次不救,事后吕后一定会找他算账。第二次不救,那不显得他第一次是作假的。第三次就向刘邦表示,你可心安了,你的小孩我是会救的。这也为家族后来的飞黄腾达奠下基础。

2、让车马慢行

滕公这个时候是告诉刘邦,你的试探他已经收到。我是不会放弃两个小孩的。同时也告诫刘邦,不用再耍小聪明,后面有追兵呢。

司马光潜心创作,用时19年,完成了一部编年体史书,这就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包含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文化。这本书是为了供皇帝预览才展开创作的,因此书中管理决策是精髓。《资治通鉴》的出现,给后世的皇帝们起到了醍醐灌顶的警示作用。

作为一部权谋之书,它更加适应于现代人阅读。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领导力是关键,而历史文化和领导力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因此《资治通鉴》又是一本必读书籍。

沟通能力提升的关键就是情商,如果我们在经历上不能够做到与旁人感同身受,那么阅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共情能力,千年的历史记载足以开拓眼界,丰富内心。

这套书才99元,无论是自己阅读收藏,还是送给朋友,都是极好的选择。

总结:如上所述,刘邦和滕公好似随意的动作,都包含着他们自己利益的理性考量。刘邦是为了试探下属的忠心,以及杜绝埋下隐患。而滕公表面看似兄弟之情,实际考量的是自己的性命,向君主表忠心,以及为家族后续的发展奠下基础。

从《资治通鉴》这小段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在碰到问题时,应从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进行考量,且考量必须是理性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