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大讲堂 —— 化州南山寺
名人与佛教
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新津人。宋徽宗朝官至右相,也是佛门的大居士。
张商英身材魁伟,容貌姿态如玉石耸立。自负卓异,雄视世间。调任通川主簿。渝州有人叛乱,他即说服首领投降。
章惇治理夔夷,侮辱郡县官吏,没人敢和他说话。张商英与其一起吃饭,身着道服,长揖后就坐。章惇随意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举止潇洒,高出章惇一筹。章惇非常高兴,延引为坐上客。
张商英更以直言敢谏着称,皇帝也有所忌惮。他任宰相时,劝宋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宋徽宗修葺升平楼,担心被张商英发现,就对主管官员说,如果张丞相的车骑经过这里,一定要停工并把工匠藏起来。
张商英曾几度入朝,几度被贬,都因他敢于直抒己见:他支持王安石变法,但也敢于指出变法推行过快、用人不当的弊端;他曾与蔡京关系不错,并因蔡京为相而升职,但他发现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政见不合,结果又被贬。
然而他也并不总是严肃。张商英好书法,酷爱草书,挥毫泼墨甚是豪爽。有一次得到好诗句奋起直书,笔走龙蛇,让侄子记录下来诗句,侄子看到飞舞的字茫然而止,问是什么字?张商英细看了很久,自己竟然也不知道是什么字,还抱怨侄子说:“为什么不早问啊,以至于我都忘了!”
张商英十九岁那年,入京应举,途中经过向氏家族。向翁前一天晚上梦见神人告诉他说“明日接相公。”第二天凌晨,张商英正好赶到这里。向翁一见,颇为诧异,于是便殷勤招待。向翁道:“秀才未娶,当以女奉洒扫。”张商英以应举为由,谦辞再三。向翁道:“此行若不了当,吾亦不爽前约。”张商英见盛情难却,便答应了,及第后,果然娶了向氏之女为妻。
张商英初任主簿。一日游僧寺,见藏经梵夹,金字齐整,装璜严丽,怫然作色道:“吾孔圣之书,乃不如胡人之教,人所仰重?”
回家后,张商英坐在书房里,研墨吮笔,凭纸长吟,折腾到半夜,也不肯睡觉。
他的妻子向氏招呼道:“官人,夜深何不睡去?”
张商英于是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向氏:“正此着无佛论。”
向氏应声答道:“既是无佛,何论之有?当须着有佛论始得。”
张商英一听,颇为惊疑,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也就作罢。
后来有一天,张商英拜访他的一位同僚,看到同僚家佛龛上面放着经卷,便问:“此何书也?”
同僚道:“《维摩诘所说经》。”
张商英于是信手翻阅,当他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这一处的时候,抚几感叹道:“胡人之语,亦能尔耶?”
于是便问同僚:“此经几卷?”
同僚道:“三卷。”
张商英于是便将该经借回家阅读。
向氏问:“看何书?”
张商英道:“《维摩诘所说经》。”
向氏道:“可熟读此经,然后着无佛论。”
张商英一听,心里感到很后怕,同时觉得妻子的话颇为奇异。自此便深入佛门中,后来成为兜率从悦禅师的在家得法弟子。
印光大师曾提到张商英居士说:
商英初不知佛法,因游一寺,见佛经庄严殊胜。忿然曰,胡人之书,乃如此庄严,吾圣人之书,尚不能及。夜间执笔呻吟,莫措一词。夫人向氏,颇信佛。因问所呻吟者何事。曰,吾欲作无佛论耳。夫人曰,既然无佛,又何可论,且汝曾读佛经否。曰,吾何肯读彼之经。曰,既未读彼之经,将据何义为论。遂止。后于同僚处,见案头有维摩诘经,偶一翻阅,觉其词理超妙,因请归卒读。未及半,而大生悔悟,发愿尽此报身,弘扬法化。于教于宗,皆有心得。所着护法论,极力赞扬,附入大藏。
(《文钞续编·重修九华山志序》)
张商英居士撰写的《护法论》,广破欧阳修排佛的言论,驳斥韩愈、程伊川等人对佛教的观点,认为佛教直指根本,申明佛教的至理,泽被后世。
张商英卒于宣和四年十一月,临终有偈曰:
幻质朝章八十一,沤生沤灭无人识。
撞破虚空归去来,铁牛入海无消息。
莲池大师《往生集》中记载,张商英居士曾有净土发愿文云:
“思此世界,五浊乱心,无正观力,无了因力。自性唯心,不能悟达。谨遵释迦金口之教,专念阿弥陀佛,求彼世尊愿力摄受,待报满时,往生极乐,如顺水行舟,不劳自力而至矣。”
莲池大师为之赞曰:无尽悟禅宗于兜率悦公。而拳拳乎安养是念。其为计审矣。自香山至此四公。虽西方瑞应史未详录。而据因以考果。不生西方将奚生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2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