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慈禧多次割地赔款,为啥对新疆寸土不让 只因他说的一席话

兄弟时代娱乐 2023-09-20 11:26:23

清政府是国人心上的一处伤痛,一段阴霾,古时候中国被洋人肆意杀戮,坚决压制,不堪一击,割地赔款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最令人发指的是,当初掌管朝政的慈禧,以及文武百官、王侯将相、土豪劣绅全部都宁愿屈服,只愿自甘堕落、不求进取,一心一意算计自己的好处,百姓的死活也毫不顾忌,致使家破人亡,国力衰退,经济萧条。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清政府的割地赔款总数竟高达160多万平方千米,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尽管为了自保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的条约,但是有个地方政府却毫不妥协,西方洋人也只能悻悻做罢,到底是哪个地方能让政府这么斩钉截铁寸土不让呢,其实就是新疆。

很多人会觉得怀疑,新疆地域虽然广阔,可是实际境况却是令人不敢恭维,经常尘土漫天飞舞,土地干枯,在那些签订的协议中割地的地方每一个都比这里好上百倍,为什么偏偏把环境最坏的留下来呢?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慈禧老了或者精神错乱,是因为这里面确实含有大文章。起初本来决定最先割让这块地方,可是左宗棠的一席话点醒了慈禧,后来让她回心转意,对这块地毫不妥协。

左宗棠说:如果现在把这块地割让出去,本来就想霸占中国的洋人肯定不甘心,绝对会顺势要走蒙古和周边地带,一旦这些地方都落入外人之手,那么首都就会彻底失守,中国也将不复存在。慈禧听到了这些,哪里还敢割地,国家都破灭了,自己自然也是阶下囚,这样的屈辱还怎么承受,立刻下令命左宗棠去平定新疆。左宗棠也是满腔热血,统领7万多精明能干兵强马壮的士兵发兵新疆,这些将士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拼尽全力与敌人抗争,视死如归。

终于不辱使命,得胜回朝,新疆失去的土地也被一一恢复,国家的领土也再次复原。如果当初没有左宗棠的高瞻远瞩,举世无双的智慧和统帅才能,没有他亲自向慈禧提出的意见,这些事情也不会发生,新疆可能真的陷入了敌人之手,也有很大概率直接威胁到整个中国的存亡,现在想想也觉得后怕。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得益于左宗棠的智勇双全,他是时代的见证者里程碑也是后人必须感恩的对象,所谓英雄指的恐怕也就是这样的人了。

慈禧太后的详细介绍、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一说出生于北京,一说出生于安徽安庆,一说出生于山西长治,也有说法生在宁波,而更多历史考证其出生于云南曲靖。[1]满洲镶蓝旗也有说法是汉族人,后抬旗入镶黄旗。其先祖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
据云南曲靖文献记载,1834年,叶赫那拉·惠征任云南迤东道道员,驻节曲靖,翌年惠夫人于任所生长女慈禧。并雇男仆李午廷(曲靖城打油巷人)抱领。慈禧垂帘听政后,李午廷曾奉召在内务府仓储司任职,后来顶戴四品,官至芦沟桥税务署主管。[2]
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母富察氏。十六岁后,同其妹北上为宫女,住在圆明园。因为会唱南方歌曲,被皇帝注意,于是开始晋级。由于为皇帝生了儿子,并且会讨皇帝欢心,不久后就升为贵妃,众人称其为懿贵妃。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在山东泰安一代也有慈禧存在,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一说是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六宫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后册封懿嫔。1856年3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未几又晋封懿贵妃。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内忧外患又让他心力憔悴,他逐渐变得懒惰,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使慈禧有机会接触政治。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她随咸丰帝,和皇子载淳逃往热河。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由于皇子载淳只有6岁,咸丰帝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处理朝政。这些人都是咸丰的亲信,肃顺尤其足智多谋。又给皇后和懿贵妃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她与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忻,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粉碎了八大臣势力。奕?被封为议政王,1861年12月2日,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忻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慈禧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多愚蠢的决定,阻碍了洋务运动的进行;再有,当改革可能损害她的统治时,她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集权。这一时期,国内起义被平定;两次鸦片战争暂时满足了列强的贪欲,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十一年(1872年),载淳已17岁,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次年,两宫太后撤帘归政。但同治帝亲政后仍难摆脱慈禧的干预。慈禧为了享乐,授意同治帝修缮圆明园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趁机让太后离宫居住以摆脱母后干预。然而当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残毁严重,修复耗资甚巨,同治帝坚持开工,引起奕?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对,同治帝竟将他们全部革职。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这一荒唐决定。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1881年4月8日慈安暴亡,卒年45岁,有人认为是慈禧所害;从此慈禧实现一宫独裁。
1883年—1885年爆发了中法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却主张“乘胜即收”,与法国签定了《中法新约》,又使法国获得了不少侵略利益。战争之初慈禧借战事不利,把责任推给以奕?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将他们全部革职,史称“甲申易枢”,从此慈禧完全掌控了朝政。
1889年2月,光绪大婚,名义上由光绪帝亲政,慈禧又训政了数年。在训政结束后,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光绪帝实际仍居于傀儡地位。
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是年,适逢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大发雷霆,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之语。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由于形势日益紧张,面对朝野上下的重重压力,她无法再一意孤行,大摆排场,她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缩减了生日庆典的规模,在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次年2月7日,威海卫日舰及炮台夹攻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均遭失败,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国地位;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后以银3000万两赎回),台湾,澎湖列岛;开放4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进程。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慈禧希望强国但又担心光绪会借变法脱离她的控制。对于变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但她随后把军权,用人权都抓在自己手中,1898年6月光绪发布帝“明定国是上谕”(即《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光绪帝的变法触动了满洲贵族,和众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们聚集起来,竭力反对变法,当听说光绪帝企图让袁世凯派兵包围颐和园,杀死荣禄;拘禁她本人,慈禧最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扼杀了“百日维新”运动。
19世纪末,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慈禧最初主剿,但镇压屡屡失败,义和团迅猛发展并进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抚并用,区别对待义和团,但列强要求清政府完全剿灭义和团,并且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坚持调兵进京。慈禧素来对洋人不满,于是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的想法,当她看到一份所谓的“洋人照会”,要勒令她归政,更是忍无可忍,对列强宣战。但是,慈禧的决定,遭到了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的反对。他们联名电奏清廷,力主剿团乞和。并与列强订立条约,实行“东南互保”。慈禧的决心开始动摇。她一方面要求各省将军督抚认真布置战守事宜,继续利用义和团围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另一方面,她令荣禄前往使馆慰问各国使臣;又分别致国书于俄、英、日、德、美、法等国元首,请他们出面“排难解纷”、“挽回时局”。将两广总督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准备与列强谈判。但是,八国联军并没有停止进攻。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北京。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901年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至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1902年初,慈禧与光绪帝回到北京。
为了维持统治,改变自身守旧无能形象,慈禧太后在“西狩”期间就宣布实行“新政”,进行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的目的决定了改革不彻底,同时清政府的腐败使许多改革措施在实施时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1904年,日本与沙俄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了日俄战争,战场正是在中国东北,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使中国主权再一次被严重践踏;东北人民遭受巨大苦难。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战胜了沙俄,国内人们普遍意识到君主立宪优于君主专制,要求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与此同时,国内革命运动也愈发高涨,为了维持统治,慈禧不得不作出要立宪的姿态,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仿照德国和日本的宪法,维护皇帝的“君上大权”,过渡期更长达9年,事实证明,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
1908年11月15日光绪帝死后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大清孱弱无力一直都是割地赔款,却为何死都要收回这些土地?

自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整个的100多年基本上都是屈辱的存在,大清不断遭受到了列强的打击,不断的割地赔款,不断的丧权辱国。而且清政府似乎对领土很是大方,在东北、西北,一割地就割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在东南也割让了澎湖,台湾岛等,在西南割让了大片的土地给英国,可以说是处处割地。但是,大清却唯独打死也不割让这四个县,500公里的土地,还强力收回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块地,就是在东北长白山的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市,这个地方在当时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间岛”地区。这个地区生活了大量的朝鲜族的人,主要是当年大清为了保护朝鲜,接收了很多的朝鲜难民,在中国的土地上屯垦繁衍。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大量的朝鲜族聚居区域。

而当时的大韩帝国看到此,说这几个县是他们的,还曾想派士兵直接占领。结果被清政府打了回去,后来日本占领了朝鲜,想以朝鲜为跳板来侵占中国的领土。于是想以间岛地区做文章,直接派兵占领了这里,并设立了“朝鲜统临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等机构。

当时慈禧已经死了,而清政府知道日本占领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市后,十分的紧张,表现出反常的态度,据理力争。首先是发表强烈的抗议,立刻派出了大臣吴禄贞前去调查,吴禄贞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各种事实一摆,那证明间岛地区那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当时的清政府那是不惜代价要保住这四个县。

最后在1909年,不惜在路矿等权益上做出卖国行为,答应日本人的要求,为的是保住这四个县。最后和日本签了个《间岛条约》里面明确规定间岛所在的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市那都是中国领土,这才保住了这块地。很多人要问了,为啥会如此呢,清政府为啥看重这四个县?

倒不是因为这里有多发达,有多重要,主要是因为这四个县贯通长白山。而满清认为东北是龙兴之地,而长白山那是满清的龙脉所在。如果割让给了别国,那岂不是国家不保,江山不保。而且每年清政府在龙脉长白山还有祭祀活动,这要是成了朝鲜的,那岂不是以后祭祀还要出国办理签证!

清朝末年,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国耻,清政府不断的割地赔款。几十年间处处狼烟,连东北――清朝所谓的龙兴之地,都给割让给了沙俄。而相对来说,当时的新疆也是不毛之地,清政府为何一定要收复新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新疆太大。

清政府之前割让领土,就是与沙俄的北京条约,割让了40多万领土,当时举国一片哗然。这已经是割让的最大一块领土了。可是新疆,那是150万平方公里啊,几乎占了清朝的七分之一啊!这么一大块领土不要了,整个领土版图都改变了,这在国内无论如何无法交代的!因此,新疆与其他地方不同,是必须不能丢的。

第二,新疆太重要。

当时的观点是“保京师必须保蒙古,保蒙古必须保新疆”,可以说新疆那是守卫京师的基础,一旦新疆失去,大清失去纵深,那么沙俄等势力很快就会与陕甘地区的回族等少数民族合流。一旦如此,陕甘不保了,陕甘不保那么北京那就直接暴露出来,是非常危险的。

而且一旦150平方公里的新疆落入沙俄之手,那么近在咫尺又窥见西藏的英国人,必然会侵占西藏,到那时大中华真的就是被彻底肢解了,清政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第三,新疆容易打。

当时还发生了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因为海军的薄弱,当时清政府选择了妥协,因为觉得打不过。但是,新疆不一样,当时占领的是阿古柏,不是沙俄列强,因此,清政府打沙俄可能没啥信心,但是打阿古柏还是有把握的,这是坚决收复新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再加上,当时内乱已经平定,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国内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因此对于收复新疆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所以,在李鸿章认为新疆不毛之地,坚决反对收复新疆时,清政府还是支持左宗棠去收复新疆,而且不惜代价。在加上左宗棠抬棺材出征的决心,让清政府看到,收复新疆的可能性。因此,最后拍板收复新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2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