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
1127年
)
4月,宋徽宗赵佶被金军俘获北上,
绍兴五年(
1135年
)
,宋徽宗死于五国城(即今天的黑龙江依兰县)。
宋徽宗死后,迎回宋徽宗灵柩和宋高宗生母韦后成为南宋对金和议中时的两个重要条件。
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1年1月27日),南宋以杀害岳飞父子为条件,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
不久以后,南宋使节即出发前往黑龙江五国城,夏四月丁卯,即5月1日,“(韦)皇太后偕梓宫(徽宗灵柩) 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宋徽宗)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八月壬午(9月13日),韦氏、宋徽宗、郑皇后、朱皇后的灵柩一并到达临安。
赵佶
韦后是赵构的生母,一目了然,不过,装在棺材里的宋徽宗,是他本人吗?
当时不是没有人怀疑,只不过,有大臣小心翼翼提出开棺,并以天子之礼重新入殓安葬的请求时,却被宋高宗赵构一口拒绝。
宋高宗赵构不是呆子,但他不愿意为了宋徽宗的尸体再破坏好不容易签订的《绍兴和议》,既然杀岳飞都在所不惜,何必为了一个尸体去折腾呢?
于是,赵构下令直接把宋徽宗的灵柩放入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中,并在椁中放入礼服和陪葬器物。当年十月,宋高宗将徽宗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来改名永佑陵)。至此,似乎了了一桩心事,尽了孝道,举国上下皆赞颂不已。
赵构
不过,宋朝灭亡以后,宋徽宗所在的南宋帝陵,全部被番僧杨琏真迦盗掘,宋徽宗的遗体真相居然无意中大白于天下。
按照陶宗仪《南村缀耕录》的记载:“
二陵皆空无一物,徽陵有朽木一段,而钦陵有木灯檠一枚而已。
”
作者感慨地说道:“不欲逆诈亦以慰一时之人心耳,而二帝遗骸浮沉沙漠,初未尝还也。
”
后来也有宋徽宗被熬灯油的传说,这个传说大约来自于金人火化尸体的习俗,最早见着于《宣和遗事》:“问其俗,乃云,无埋瘗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击之。
”
可以想象,后来南宋方面要求归还宋徽宗梓宫的时候,金国已经找不到宋徽宗的尸体,于是随便找了一根朽木塞在里面,送回南宋。所以,从金国角度来看,他们根本不怕南宋开棺验尸,从南宋角度来看,棺材里无论装的是什么,他们都不敢打开。
这就是实力对比下的残酷现实,无奈、惨痛。
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和突出的朝代。
回溯这段时期,每个人都会惊叹,它那么早就有了繁荣的市民经济,它诞生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工具,它还拥有一批现在提起,仍然会让无数文人心生向往的士大夫阶层。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可是,有一件事情令后世如鲠在喉,即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尽管后来南宋建立,宋朝文明得以延续,但是,北宋亡国背负的历史包袱实在太重了,它被后世反复拿出来研究,其根源也在被不断挖掘和讨论。
让我们把视线放在这件大事里的一个人身上。他是宋徽宗,亲历北宋灭亡前后的北宋倒数第二任统治者,尽管他在金兵入侵的关头,选择退位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但他一直身处这场风暴的中心。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宋徽宗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在1127年的初春,他被金国掳走,以阶下囚的身份,在遥远的北方异土度过了自己的余生8年。这8年里,他多半的时间是在北迁的途中流放,他目睹自己的至亲一个个离去,他每日每夜备受身体和心灵的煎熬,他离自己熟悉的文明越来越远。
▲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圣被掳
面对生命里最大的一次打击,他如何生活?
这篇文章讲述了徽宗的8年阶下囚生涯,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时光,或许也是他最深刻的一段岁月。
八年,九个城市,一万五千人在徽宗生命中的前45年,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开封。而他生命中的最后8年,与之前的一切都截然不同。他不仅被迫离开自己的都城,而且不断被押送搭配距离他所熟知的文明越来越远的地方。尽管他基本上没有和普通百姓生活在一起,但的确吃了很多苦头。
从1127年3月28日,金兵从占领了将近四个月的城墙下来,将徽宗带离北宋都城开封,到1135年4月21日,徽宗在五国城(位于今天黑龙江省依兰县)去世,一共是整整八年。
这八年里,徽宗从开封出发,一直北上,途径七个城市(相州、邢州、正定、燕京、中京、上京和韩州),在1130年到达金国北面的五国城,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五国城遗址今貌
从开封到五国城有多远呢?想象一下中国地图,大概是从鸡胸到鸡嘴的距离。
陪同徽宗一路北上的约一万五千人,被编成七支队伍分别行进。这一万五千人,包括徽宗、钦宗和整个宋朝宗室,以及大批宫女、宦官、工匠和多名大臣。
其中,徽宗的家族成员就有五六千名。包括在开封府和附近的宋朝宗室,以及徽宗已经出嫁的女儿和他们的丈夫,几乎所有能够被女真人找到的家族成员,都作为俘虏被迫北迁。
在北迁的头几年,其中很多人都死于虐待或轻怠,尤其是对金人用处不大的宗室。宗室迁到上京时,徽宗身边的亲人只剩下五百多人。
▲皇族宗室被掳北上
北迁前,徽宗本来有26个儿子。在北迁途中,他六岁以下的所有皇子全部去世了,最后只有16个儿子活着到达五国城。而五国城是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地方,在到达的最后一年,就有3位皇子去世,接下来的两年,又有两位去世(其中一位是自杀)。徽宗去世前,就只剩下11个儿子在世。
而徽宗的女儿们,在1127年从开封被金人掳走后,就几乎与徽宗失去了联系。她们中,有的死于北迁途中,有的被赐给金国大将,有的成为金国宫中的奴仆。和公主的遭遇一样,徽宗的妃嫔们也难以幸免,她们中的许多人,被赐给金人军官,或者送入宫中作奴仆。
徽宗被囚禁之后,身边的妃嫔又为他生下了14个儿女。
北行途中的艰辛北迁途中条件异常艰苦。大部分宋俘都是城里人,没吃过苦头。他们不习惯长途跋涉、日晒雨淋和饥寒交迫,很多人未能活下来。这些宋俘被分为五百人一组,由金人骑兵像赶牛一样往前撵。如果有人落在后面,就会遭到毒打或被杀。小孩子跟不上队伍时,会被抛弃在路边。队伍经过的沿途,常常尸横遍野。
目睹身边发生的凄惨景象,是徽宗在北迁途中的另外一种艰辛。囚俘们经常因为车辆倾覆而受伤,女性也常常遭受强奸。
徽宗的一个弟弟饿死了,他想把他的尸体放在一个马槽中,因为马槽太短,双脚都露在外面。徽宗请求把弟弟的尸体运回开封,但被拒绝了,尸体只能就地火化。在剩下的旅途中,徽宗就一直抱着骨灰的盒子。那天晚上,队伍停止前进时,徽宗悲伤地对弟弟的骨灰说:“吾行且相及。”
钦宗在北行途中骑了一匹马,为了防止他逃走,由一百名骑兵看押。而徽宗偶尔骑马,大部分时候是坐牛车。安营扎寨的时候,除了徽宗和金人统帅一样可以住毛毡帐篷,其他所有宋俘都挤在布帐篷里。钦宗在睡觉时还会被捆住手脚。
另外,宋俘要自己准备食物。他们要自己去找柴和水来煮米,也会去市区跟小贩买一些食物。有一次,徽宗的手下曹勋拿了二两银子买吃的,小贩听说是卖给徽宗的,就坚决不收钱。
▲影视作品中的“牵羊礼”
到达上京时,金人举行献俘仪式。徽宗、钦宗以及二人的家室,被迫向金国首领施牵羊礼。他们被脱去袍子,赤裸着上身,披着羊皮,手里拿着毡条,跪在地上,让人牵着往前爬。仪式结束后,仍然半身裸露的妇女就被分给了金人作奴仆。
由于不堪其辱,朱皇后在仪式结束以后投水自杀。这之后的第二天,徽宗和钦宗被册封了两个极为屈辱的封号:昏德公和重昏侯。
“像我这样命运发生如此大逆转的君王,史无先例”在陷北期间,尽管徽宗的条件并不舒适,但足够他活命。除了被金人索走的内侍,徽宗身边还留有一两位贴身侍仆。
徽宗对那些比他生活更悲惨的宋俘颇富同情。同行的许多人都生病了,徽宗就拿出自己所有的衣服,让大臣换成药品,配好后发给生病的人,据说病人十有八九都靠这些药物痊愈了。
还有一次,徽宗听说住在另一座寺庙的很多宗室缺衣少食,便让人把他们的名字和品衔都列出来,然后把金人首领送给他的绢都分给了这些宗室,让他们过冬。
在陷北期间,徽宗写了一千多首诗。在燕京停顿时,他曾在一座寺庙里刻下这样一首诗:
九业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他还写了一首词: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
在被囚期间,徽宗有时会非常沮丧,无心寝食。但书籍能让他消磨时间,也能从理智和情感上帮助他应对自己的处境变化。
徽宗尤其爱读史书,还经常抱怨,自从北行以来就很难找到书来读了。有一次,他听说有人在卖书,就用自己的衣服换了一些。
有位皇子得到一本《春秋》,徽宗在位时很不喜欢这本书,认为它在政治上是很危险的,因为里面有太多弑君、弑父的故事。徽宗很后悔到这时才读这本书,因为他对孔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那之后,徽宗经常翻阅《春秋》,希望能从中悟出一些国家兴衰和君臣行为的道理,甚至精选了部分内容编纂成书。
读了很多历史以后,徽宗认为,像自己这样命运发生如此大逆转的君王,史无先例。
到达五国城后,徽宗仍然坚持祭祖。他常遥望南方,问周围的人宋朝皇陵在什么位置。在先皇和皇后的忌日,徽宗会进行斋戒,流泪祭拜。每当有一些新鲜食物,徽宗一定要先向祭台献贡,然后自己才品尝。
此外,徽宗非常重视子女们的教育。孩子每天来向他请安,他经常会让他们多留一会,甚至还会和他们一起赋诗。
▲身穿道袍的宋徽宗
没有材料证明,徽宗从道教信仰或崇拜里获得了慰藉。尽管有的资料记载,在内禅前和被囚禁初期,徽宗曾分别向道教天神进献祷词,但没有其他道教活动的记载。据说,徽宗有时会穿上道服,偶尔也会表达一些可能与道教有关的超脱世俗的思想,但这最多说明,道教仍然是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而已。不过,他还是会继续和别人讲述他的梦境,以及从中发现的寓意。
对于支撑他的道教信仰的宇宙观基础,徽宗是不是也有所动摇呢?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他经常看到众多预示王朝兴衰、长治久安以及健康长寿的祥瑞,如黄河水清、鹤群飞舞和发现芝草,等等。如果徽宗现在感到前朝皇帝都不曾沦落到他这样的凄惨境遇,很难想象他会认为那些现象都得到了正确的诠释。
徽宗在遗言中请求将自己安葬在宋朝的土地上,但被拒绝。1142年,宋高宗和金国议和,徽宗的灵柩才被送回宋朝。
对高宗来说,把父亲的灵柩接回来是一件重要的孝行。为了让徽宗留在记忆中,各地的寺观被指定在徽宗的生日和本命日敬献贡品,还将这些道观改名为报恩广孝观,并命令继续举行法事。
绍兴和议,这一投降条约签订于抗金战场上捷报频传,金兵节节败退的时候 。公元1140年,金兵又一次大举南侵,可是各路军队连遭失败。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之战中,宋军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接着岳飞率领岳家军又取得郾城大捷,打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城。
这时,金兵打算撤至河北,南宋举国上下要求收复北方的呼声很高,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以妥协苟安为国策的宋高宗,既害怕宋军的胜利影响他的求和,更害怕岳家军从金营迎回徽钦二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于是,高宗和秦桧商定,命令各路军队班师,并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地说:?十年之力,毁于一旦。?由于各路宋军退兵,将已收复的国土又拱手让给了金国。
公元1141年,宋高宗为了向金国表示议和?诚意?,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帅的兵权,撤消了对金作战的专门机构。随后,高宗派使者到金求和,在使者叩头哀求下,金国以?必杀岳飞?为条件,答应和议。经过一番交易后,双方签订了绍兴和议。这一年里,岳飞被害死。当金获知岳飞已死,连连摆酒庆贺。接着,金便册封高宗为宋国皇帝。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 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当时高宗因某种原因不能生育而绝后),于是高宗任用秦桧为相。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归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当时尚与高宗的想法相左,一年后就被高宗罢免。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
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宋军队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以及其他将领如刘錡、吴玠等已形成强大军力,其中最强的岳家军甚至通过俘获以前伪齐的万匹战马,成立了南宋年间绝无仅有的万骑马军,可以和金国女真精骑对阵。
绍兴七年(1137年),赵构生父宋徽宗的死讯传到南宋。「帝号恸,谕辅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甯处,屈己请和,正为此耳。』翰林学士朱震引用唐德宗李适的事,请赵构遥尊韦氏为皇太后,赵构听从。
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的前几个主帅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翰已先后病故,完颜昌刚被完颜宗弼(兀术)所杀,完颜宗弼成为唯一的金国军队总指挥,其所部是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却先在开封正南(偏东)的顺昌败于刘錡所部的「八字军」,再于开封西南的郾城和颖昌,在金国女真精锐部队所拿手的骑兵对阵中两次败于岳飞的岳家军,只在开封东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带战胜了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前,金军已被压缩到开封东部和北部。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对南宋示好,将死去的宋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在押的宋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来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同时,在宋军中最强大的岳家军根本未参战的情况下,完颜宗弼的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又在淮西柘皋先败于张俊部下杨沂中和刘錡的联军,后来虽然因为张俊抢功调走刘錡,完颜宗弼在濠州胜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但由于韩世忠军和岳家军赶到,完颜宗弼不得不退军北上。
至此,南宋可战而不战。为了彻底求和,四月下旬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刘錡、杨沂中等大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月,南宋派魏良臣赴金,提出要议和。
十一月,金国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回南宋,提出议和条件。此时赵构生母韦氏托人将一封信送到赵构手里。「洪皓在燕,求得(韦)后书,遣李微持归。帝大喜曰:『遣使百辈,不如一书。』遂加(李)微官。金人遣萧毅、邢具瞻来议和,帝曰:『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韦)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萧)毅等还,帝又语之曰:『(韦)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如其未也,虽有誓约,徒为虚文。』」当月,《绍兴和议》最后的书面内容即达成。
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据《宋史》载这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为《绍兴和议》所设的前提以防止岳飞的十万岳家军攻入黄河以北。
于是赵构和秦桧以称臣赔款,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为代价,签定了《绍兴和议》。宋金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赵构也于杀死岳飞後立刻成功地迎回生母韦氏。《宋史?高宗本纪》记载:绍兴十二年(1142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韦)皇太后偕梓宫(徽宗灵柩) 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按照当时信息的传递方式,岳飞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被杀,南宋使节立刻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带着正式照函从岳飞被杀的临安(今杭州)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韦氏的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接人,韦氏四月丁卯(5月1日)即启程回宋,八月壬午(9月13日),韦氏到达宋都临安。从正月初一到八月壬午,除了用时在行程脚力上,没有明显的拖延。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一共有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很可惜的事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之一,因为北宋的皇帝被俘虏了,而且还是两个都被俘虏了。
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两个人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
父子二人从高高在上的皇帝沦为阶下囚,受尽了侮辱,徽宗的爱妃王婉容被金将强行索去,到达金朝都城后,徽宗与钦宗被强迫穿着素服(丧服)去跪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金帝用他们两个向金朝的祖宗献俘,然后又在在乾元殿面见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可谓是受尽屈辱,颜面尽失。后来,金太宗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将二人囚禁在五国城。
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最终在公元1135年病死,相较于父亲的病死,钦宗更为悲惨。南宋岳飞抗击金朝,金朝节节败退,不得不与南宋议和,宋高宗在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后与金朝达成议和条件,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离行的时候,钦宗请韦贤妃转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贤妃哭着说,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算了。但是钦宗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宋高宗害怕钦宗回去后威胁自己的帝位,同时宋高宗已经无法生育,他不想让钦宗或其子孙继承帝位,所以宋钦宗到死也没能回到宋。
公元1156年6月29日,宋钦宗去世。关于死因,众说纷纭,传说为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叫56岁的钦宗和82岁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宋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堂堂帝王,被马乱践而死,不可不谓悲惨。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0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