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裁缝请求为慈禧量体裁衣,慈禧怒骂:“反了!什么人竟敢量哀家凤体?来人!
把他们拖出去砍了。”众人吓得立马跪地求饶。
慈禧并不理会他们的苦苦哀求,李莲英作为大太监只能听命,将这些人拖出去斩首示众。
这些裁缝到底犯了什么罪,慈禧为何要对他们下如此狠手?
慈禧,叶赫那拉氏,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同时也是一个统治清王朝将近48年的女人。她是清皇室的铁腕人物,具备一定的政治手腕,但这也不耽误她要成为一位“奢靡生活达人”。
1905年,慈禧即将迎来自己的七十大寿,在医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能活到七十岁是一件特别有福气的事。慈禧为了好好庆贺自己的大寿,重金聘请全国的高级裁缝来为自己制定一件万寿锦衣。
能为当今皇太后做衣服,对于裁缝来说,可是一件能让自己名声大噪的事。所以在召集令下了没多久后,便有几百名顶尖的裁缝纷纷进京。按照规矩,要制作一件衣服,得先体量尺寸。所以这些裁缝们一齐请奏慈禧配合体量,结果没想到这一请求惹得慈禧勃然大怒。
慈禧怒斥他们:“放肆!小小的百姓,也想碰哀家的凤体?简直是要造反,还懂不懂得规矩?”
众人见到慈禧大怒,便赶忙下跪低头赔罪。
这时候,有一个胆大的裁缝说道:“太后娘娘息怒,恕小的直言,定制万寿锦衣,如果不体量尺寸,做出来的衣裳会有很大的偏差,小的们也只是想要为太后娘娘制作更合适衣裳。”
慈禧听完更加生气了:“亏你们还是全国所谓顶级裁缝,来人,把他们拖出去斩首示众。”
众裁缝这下都慌了,连连磕头请求慈禧太后的原谅。但慈禧对此事的态度十分坚决,大太监李莲英只好听命办事。一时间,这批顶级的裁缝便被全部处决的事,也轰动了整座京城。
裁缝砍了,但这万寿锦衣还是得做呀,第二批裁缝也到了紫禁城,他们要是知道第一批裁缝被慈禧砍了头,估计他们打死都不会进宫了。但是进了宫门,哪能轻易放人?裁缝们只能悔恨自己太晚收到消息了。
不过这一批的裁缝学聪明了点,不敢再提为慈禧量体裁衣之事,也不敢见慈禧。只能根据慈禧的贴身宫女和太监的描述,小心缝制。历时多日,好不容易把衣裳给制作出来,没想到慈禧穿了以后觉得很不舒服,衣服很不合身。惹又把慈禧惹得不高兴,便一手把衣服给扔了。
慈禧对着李莲英说:“这就是所谓的顶流裁缝?也不过如此罢了,给他们每人杖打三十大板!”
可怜这批裁缝,白白挨了三十大板。不过这万寿锦衣还没制作出来,而慈禧的七十大寿日期又愈来愈近。
慈禧对这次大寿十分上心,所以质问了身边的宫女太监:“万寿锦衣怎么还没做出来?”
李莲英匆忙回道:“回禀太后娘娘,那些裁缝师傅们正在重新制作。”
慈禧不急不慢地说:“再给你们些许时间,倘若还未做好,你们通通问罪。”
众人听到吓得赶紧下跪,那些挨了打的裁缝们只好硬着头皮上,但没有尺寸,实在是不好制作。
就在此时有一个姓余的裁缝,听到同行的遭遇后,很是气愤,想要冒死入宫解救同行们。李莲英看到这个时候还有人敢主动请求进宫制衣,想必是十分有把握的人,所以对余裁缝十分恭敬。
李莲英让太监宫女们伺候好余裁缝,并且给了余裁缝一大匹的锦缎绸料,示意他赶紧动手制衣。谁知三日过后,这余裁缝光是在宫里吃饭睡觉,至于制衣这件事,他压根就没动手。李莲英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慈禧的大寿就快到了,这要是被问罪,谁也别想活。
李莲英斥责余裁缝,询问他到底想要作甚?余裁缝面对李莲英的斥责,反而不急不慢地说道:“小的进宫也没想着能活着出去,但如果 公公不配合我,恐怕大家就是一起死了。”
李莲英听后更加生气了:“你到底有何计策?”
余裁缝不慌不忙地走到李莲英耳边,将自己的计划细细说道。
李莲英听完了笑了笑:“这倒是是个好办法,就按照这么做吧。”
第二天,余裁缝穿上太监的衣服,紧跟着太监们前去万寿宫,然后在屋内仔细端详慈禧,此时的他对制衣的事心中有数了。
随后当天立马开始制作万寿锦衣,不久后,万寿锦衣终于制作完成。慈禧拿来试穿,觉得十分合适,不仅把一众裁缝给放了,还奖赏了不少银子。
李莲英也特别夸奖了余裁缝的本事,竟看一眼就能知道衣裳的尺寸,实在佩服。此时的余裁缝也感到安心了,毕竟能把同行们解救出宫,也是做了一件积大德的事。
@膨胀柴有话说:
这件事虽是民间流传故事,但也侧面反映出慈禧是一个极度奢靡之人。即使在外忧内患的时期,奢靡依旧,也足以知道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隋朝的功绩被严重低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