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战国与汉初是一个历史过渡期,也是王道与霸道融合的集成期

卫观军际讯 2023-09-20 09:13:42

持续两个多世纪的战国时代,时间下限落脚于

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

秦并天下,持续四个世纪的汉朝,时间上限发端于公元前202年刘邦灭项羽,相差不过20年。如果考虑上两汉之间的差别的话,以持续两个世纪的西汉对比持续两个世纪的战国,无疑在“体量”上更对等些。战汉之间的

秦朝一统

楚汉战争

,不过持续了一个世代(30年)都不到的时间。在时间上几乎是前后脚关系的战汉两期,自然不可能完全不同。至少,战国后期与西汉初年的历史一定是更加相似的,如果拿战国后期与春秋时期比对,或者拿西汉初年与西汉后期比对,甚至更大胆一些,分别跟西周时期、东汉时期比较,就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

读历史时,思维不要被朝代表给框死了,不要以为那个划分了不同时期的年份就是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属于战国时代的

秦王政二十五年(

前222年

与属于西汉时代的汉高帝七年(前200年

之间,好像就判若云泥、别如天壤似的。时间轴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的,百年之内的不同时期,差距不会大到哪里去。质言之,与其被朝代表给框住思路,还不如拿100年作为尺度,游移在历史时间轴上,这样方能看明白不同时期之间的“起承转合”,毕竟历史总是以“扬弃”的形式不断演进的,而非“突变”。

具体到“战汉关系”,二者之间的承继一定是大于变化的。概言之,

战国

孕育了

汉代

汉代

战国

的集成。如果说春秋时代是

周礼

崩解的时代,那么战国时代就是

汉道

孕育的时代,春秋战国整体上构成了

周式天下

秦汉帝国

的转换期,虽然这个转换期长达五百年,远比日后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时间跨度都要长,甚至比魏晋南北朝还要多一个世纪。

战国形势图

随着下位者不断僭越篡代上位者,天子被诸侯架空,诸侯被卿家架空,

周礼周制

彻底崩盘,这是春秋时代的主旋律。魏、赵、韩、田等以卿家身份上位的新诸侯开始汲取历史教训,进而掀起了一波

变法运动

,魏、齐因此而率先称雄,赵、韩因此而逐步壮大,秦国在魏国锋芒的威逼下走向了更为彻底的变法称雄之路,燕国在齐国锋芒的威逼下终于刷出了存在感,楚国则拖着臃肿的身躯始终没有推行彻底的变法。

变法集权

,从封建邦国走向领土国家,便是战国时代的主旋律。

作为战国变法的集大成者,秦国发展出了一套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耕战酷律强国集权之路(君权直接利用士人官僚参与政治),而关东诸国则在不彻底变法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以战国四君子率领门客参政的新贵族政治(贵族运用门客卿相参与政治),一种介于周制与秦制之间的权力组织路径,一种在诸侯宗室与有才士人之间寻求平衡与妥协的政治模式。随着战国中后期秦并天下战争的进行,两种不同的政治模式之间长达百年的军事对峙,孕育了关西文化与关东文化的分裂,而这一点恰恰是战国后期与西汉初年之间最大的共性所在。

周初分封、秦与六国、汉初分封,关西地区总是处于一个更集权的天子政权治下,而且这一地区还逐步从关中平原、河洛平原扩大到了山西高原、四川盆地、汉中盆地、陇西地区;关东地区则总是处于一系列相对不那么集权的诸侯政权治下,这便是周秦汉初一千年的一大规律,这一规律也构成了战国与西汉之间最大的共性联结,直到被汉武帝所终结。

秦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关东六国,不仅仅在于秦是一国、关东为六国,一方只需处理好国内关系便能持续东进,另一方还需处理好“国际关系”方能联手抗秦;还在于,秦君无需在国内被贵族势力掣肘,便能推进战守之策,六国之君却需要考虑贵族势力的利益,方能调动贵族的积极性来为国而战。也即,秦国是集权的一国,六国是半集权的六国。

秦末农民起义示意图

但,比

统一局势

秦制度

更为长久的则是

周制惯性

关东君子门客政治

便是

战国变法

周制惯性

的折中产物。作为一个在周秦汉唐时期在人口财赋上占据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大多数的关东地区(黄淮海平原),周初以来始终处于分封诸侯治下长达八百年,自然是更愿意接受

君子门客政治

的统治,而非

秦制秦法

的统治,这便是反秦战争的基本动因。

不过,

秦式集权

终究是更有效率的组织方式,就像

周制

之于

部落联盟

一样(夏商是过渡),历史总是更加青睐一个明显更有效率的新事物,所以

秦制

依然是需要被执行的,项羽无法接受这一任务,一味响应

关东政治

的需求,自然会被历史所抛弃。刘邦通过萧何掌握秦制机器,从而挫败在组织方式上相对低效的项羽,便是这一历史趋势的显明注脚。

西汉建国伊始,眼前就有两具尸体,一具是一味推行皇权郡县官僚制的集权式秦帝国,一具是继续关东诸侯门客政治的半集权式楚天下,两者的败亡都是西汉建国君臣刚刚目睹并参与了的事,刘邦君臣自然会采取一个折中方案,搞出一套郡国并行制:在关西实行秦政治(皇权 官僚),在关东实行关东政治(诸侯 门客),以兼容折中的方式因地制宜地维持局面。随着七国之乱的平息与推恩令的成功执行,汉景帝、汉武帝父子两人软硬兼施地逐步瓦解了

关东诸侯门客政治

,这才把历史进程彻底带入到下一个阶段。

以上便是一个以

战国汉初

历史为整体的视角,也即一个更强调

战汉关系

的视角。质言之,

战国与汉初

本质上就是周公之道与汉武之道之间的

过渡期

,是

王道

霸道

逐步融合为

汉道

集成期

,统治模式的过渡与集成,便是战国与汉朝的基本关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9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