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铝箔条是用来干扰雷达信号的,最早是由英国人在二战期间发明并且应用,具体作战方式是由少量的轰炸机不携带炸弹,只装箔条伴随大机群到达轰炸城市的上空,然后打开弹仓往下布撒箔条捆束,捆束解体后在气流的吹动下形成大块面积的箔条云,对敌雷达反射波形成紊乱,使敌判断不出那个是真目标或者假目标,没有了雷达的精确定位,地面高炮也就难以拦截轰炸机,从而减少了己方的伤亡、损失。
一般来说军用箔条都采用铝制箔条,铝很轻、并且韧性好,这样空中滞留时间就会很长,二战期间的箔条制造,就是将铝制成几微米或者十几微米的铝箔(和香烟盒里面的锡箔层差不多),然后贴在韧性很高的纸两面,再根据德国雷达的波长进行剪切,比如雷达波长1米,那么铝箔条(带)就剪切成0.5米,这样与雷达波长相似,形成共振才能起到干扰作用。图片上那个是 箔条丝,军用铝箔可以制成带、丝、绳等形状,采用 捆、包、圈等包装形态,便于投放。二战期间大英帝国任何作战物质都缺乏,用纸来充数!现在不用了,军用铝箔的基本材料采用 尼龙或者玻璃纤维,更有韧性、更加纤薄!采用贴、镀方式形成铝外层。
军用铝箔二战期间在电子对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了现今已经不在是空军的专用了,而是 陆海空都在用,从二战期间专门干扰雷达波延伸到了干扰雷达制导的导弹,图片上就是 舰载箔条干扰弹和红外光学干扰弹的发射器,由于现在的反舰导弹制导方式不一样,有的用雷达制导,有的用红外制导,所以两种干扰弹要混装,并且同时发射,这样才能增加迷惑来袭导弹的几率。
到目前为止,军用铝箔仍然是对付雷达和雷达制导武器的主要 软杀伤手段,较长时间内没有其他手段可以替代,它会在三军继续服役很长时间。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9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