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16岁继位的朱由校收到了史官董其昌的一份奏折,大意是向新皇帝介绍一位叫毛文龙的将才。赞扬他能“持孤剑穿贼中”,又说“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希望新皇帝能够对其进行重用。
天启皇帝董其昌认为拯救大明边境危机的人要是有三位毛文龙这样的将才就可以全面实现,然而,最终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连唯一一个毛文龙最终也被袁崇焕给擅自先斩后奏。毛文龙,浙江杭州人,青年时落拓磊落,穷困潦倒。后来他的舅舅向辽东巡抚王化贞举荐,认为外甥是“奇才也,慷慨多大略,且究心时事久矣,试与之一旅,必能为国效力,成功名。”《明末纪事本末》于是王化贞念老友相托,特提拔毛文龙出任都司职位,“临出鼓吹,簪以花,亲易其所衣拱揖上吗。”毛文龙激动地流出眼泪磕头,以至折断了身上的革带,发誓说:“所不矢死以报国者,有如此带。”《明史稿》毛文龙此后陆续收复了许多辽东岛屿,战功逐渐卓着。
毛文龙因此在天启登基的第二年升任为总兵,驻守皮岛。由于不断屡建奇功,朝廷舆论称赞他“浑身是胆,满腹皆兵”,“好大将才也”。于是从总兵升任左都督、平辽将军。兵部官员评价他“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努则有余。”工科给事中杨所修评价毛文龙:“东方自逆奴狂逞以来,惟一毛文龙孤撑海上,日从奴酋肘腋撩动而牵制之;奴未出老巢则不时攻掠,以阻其来。”此后他升为练兵游击、总兵官,平辽将军,左都督并获赐尚方宝剑。大明让毛文龙驻守皮岛已经成为广泛共识,甚至认为皮岛的驻防可以成为一座最牢固的大明屏障吗“登莱、天津、山海诸要害,务为率然策应,使酋奴不得见长,万里金汤将在皮岛焉。”
相关形势图后金对于毛文龙相当忌惮,甚至派出第一位投靠后金的李永芳做说客,以“中分土地”作为回报,鼓动毛文龙叛变投靠后金。毛文龙不为所动,并将相关信件上报朝廷。此后毛文龙多次代表大明与皇太极进行谈判,甚至斥责皇太极:“一面与我讲和,一面又来偷抢我人民,似此颠倒反复,良心何在?天理何在?”因此在反复拉锯之中维持基本的边疆稳定,甚至最后成了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一大罪证。毛文龙个性鲜明,军纪非常严明,在军中不贪不占,也不对明朝任何官员俯首勾连“于权要决不可馈遗,或送白银千两,须人参八百斤,公但如其银价报之,故怒之者多,亦以此致祸焉。”《明末纪事本末》年纪的帝听了汇报后多次称赞毛文龙:“多方牵制,使奴狼狈而不敢西顾。”在毛文龙以封疆大吏的身份与满洲谈判,相约和好,以维持边界安定,甚至到了崇祯即位后,也大体采用这种方针。
皇太极然而,正式因为皮岛的位置特殊,毛文龙越发成为大明比较敏感的人物,从上到下,一些大臣开始担忧毛文龙是否实力过于庞大,这种复杂心态,当时的沈国元在其着述中说:“照得海外之事,论者多端,非过信则过疑。”毛文龙对此有着颇为深刻的解读,在给朝廷的上疏中,感慨地说:“庙堂全无一定之计,奴伏而群情泄泄”,就是说整个运行大明的系统没有一个能够有主见的,倒是一张张嘴都在说着轻松的风凉话。不久,天启皇帝朱由校去世,由于没有子嗣,因此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朱由检成了大明的当家之主。而在不久,崇祯就任命了袁崇焕出任辽东总督一切军务,并赐给尚方宝剑,崇祯刚登基就把袁崇焕找来说:“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袁崇焕随口说:“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整个辽东可收复。”正是袁崇焕的“海口”说“五年可平辽”, 让崇祯听完异常兴奋地说:“五年收复整个辽东,朕不会吝啬一个封侯之赏,望卿努力。”内阁辅臣们听了“五年全辽可复”后无不对袁崇焕交口称赞说:崇焕肝胆识力实在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子!《明史纪事本末》
袁崇焕由此让崇祯将全部心思压在了他的身上,继而不再对毛文龙寄托重望。山雨欲来风满楼,毛文龙显然感觉到自己的境地愈加凶险,对于这位新皇帝,毛文龙也整理了一份汇报,将自己的难处对崇祯诉说:“自从受到几十份奏疏诽谤以来,早已心腹事会,只因圣恩未报,才力疾以做未完之事,这是臣的愚忠,并非恋位。谁知袁督师封锁登州沿岸,不许一船出海,以至客船畏法不敢前来,故而部下士兵说:是拦喉切我一刀。”由于崇祯已经授予袁崇焕尚方宝剑全权处置蓟辽及登莱天津一切事宜,当然包括东江在内,故未对毛文龙上书进行表态。
崇祯画像显然崇祯对毛文龙还没有具体措施,本质上来讲他丝毫没有预见到毛文龙对于帝国战略的重要。毛文龙只得继续上疏辩解:“臣一届末弁,孤处天涯,曲直生死惟命是从,岂敢挠挠取憎?实在是文臣误我”。最后毛文龙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有所预见,对崇祯悲痛地说:“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毛文龙一语击中大明内部沉疴,然而与强大的命运相比,任何先见之明都显得苍白无力。袁崇焕赴任后,先是忙于平定宁远兵变等事务,不久才腾出手来对付毛文龙。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态度十分强硬,在出任总督后将处理毛文龙当作新官的第一把火。在对送行的官员们表示对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除之。”显然是袁崇焕对毛文龙带着极大的火气,在突然来到的权力助长下,先除去毛文龙,以此全部控制整个辽东战局的指挥。
相关形势图你死我活的内部斗争思维显然最终害死毛文龙也让袁崇焕尝到了报应的苦果。崇祯二年,袁崇焕抵达旅顺口,次日毛文龙前来拜见,几番谈话后,袁崇焕斥责毛文龙时颇能看出急于处死他以夺走军权的迫切的心情:“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一个首将!“本部院与你谈了三日,只道你回头迟也不迟。那晓得你狼子野心,总是一片欺诳,到底目中无本部院犹可,方今圣天子英武天纵,国法岂容得你!”不等毛文龙分辨,袁崇焕已经将准备好的“十二条”大罪进行公布,随即信誓旦旦地说:“今日杀毛文龙,本部院若不能恢复全辽以还朝廷,愿试尚方剑以偿尔命!”,又对毛文龙的部将说:“毛文龙如此罪,尔等以为应杀不应杀?若我屈杀毛文龙,尔等就来杀我。”并且在诛杀毛文龙时,袁崇焕还不解气,声色剧烈地地说:“文龙一匹夫耳,以海外之故,官至都督,满门封荫,尽足酬劳何得,借朝廷之宠灵,欺骗朝廷,无法无天!夫五年平奴,所凭者祖宗之法耳。法行自贵近始,今日不斩文龙,何以惩后?皇上赐尚方正为此也。”显然袁崇焕让大家以为诛杀毛文龙是奉了皇帝的旨意。并且煞有介事地向西南扣头:“臣今诛文宝以肃军政,镇将中再有如文龙者,亦以法诛之。臣五年不能平奴,愿皇上以诛文龙者诛臣。”《明清史料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为后金军队大举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终于导致此后兵临京都的“已巳之变。”,袁崇焕给崇祯的“口头支票”,不仅没有兑现,相反却把后金兵引入京师。等崇祯醒悟后,一切都来得太迟,对于他把毛文龙不经请示就擅自诛杀的恶果才猛然惊醒,然而这些已然来的太晚。不管如何,袁崇焕上任,毛文龙人头落地。此后,袁崇焕专门将诛杀毛文龙进行“后奏”,并信誓旦旦地对崇祯表示杀了毛文龙如果“苟利封疆,臣死不避“,他始终认为杀了毛文龙是自己对大明最大的功劳。崇祯收到奏疏,大为震惊,为何大敌当前突然同室操戈,但是由于袁崇焕事先已经向他保证“五年平辽”,因此把所有希望都押在袁崇焕的身上,只能忍住不发作。万斯同记录了崇祯当时的情境“帝骤闻,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就是崇祯不得已认同了这个既定事实,还对袁崇焕进行了“表彰”,并且把毛文龙的“罪行”公布天下。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最大受益者是皇太极,因为此前皇太极多次招降毛文龙就是不能,派兵多次征讨又多次大败而归,皇太极无法做到的,袁崇焕帮他做了,不仅如此,袁崇焕的行为直接让毛文龙部下纷纷逃跑投奔后金,避免被杀解决,这其中就包括尚可喜,此外毛文龙的另外两位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发动反叛,最终率部投靠皇太极。
相关人物袁崇焕在杀了毛文龙后,不断在舆论上制造毛文龙的污点,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死有余辜”,自己为大明做了一件千秋万名之事。袁崇焕“五年平定辽东”的空头支票未能实现,后金大举入京,崇祯将袁崇焕千刀万剐。此后袁崇焕正式全部接手辽东军务,但是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袁崇焕不仅未能“五年平辽”,相反在此后的“乙巳之变”后,相反还把满洲兵放到北京城下。当时袁崇焕赶到河西务,由于布置失措,结果本来应该挡住后金人马于蕲州到通州一线,却最终弄成了“纵敌深入”,把后金兵了北京城下,袁崇焕吓得带着喇嘛要进城。
乙巳之变袁崇焕几天后被允许进城,却极力形容敌军凶猛,希望由朝臣提出城下之盟,促使后金撤退。甚至煞有介事地说:“东人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吓得户部尚书舌头伸出久久不能缩回《烈皇小识》。几天后,崇祯在乾清宫暖阁召见内阁辅臣等大臣,商议处理袁崇焕问题,然后持续在召见内阁、五府六部以及大明的所有调查机构,涉及部门之多,调查相当周密,为处死袁崇焕做出依据。“袁崇焕托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诛杀毛文龙),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等兵临城下时,又偷偷带着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崇祯几乎是一口气历数罪状后问群臣说:“卿等已知之,今法司罪案云何?”几百名大臣都低头不语后,崇祯正式宣布对袁崇焕的处理决定:“依律磔之!”
影视画像就是将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最终受刑者在极大痛苦下慢慢死去。京城百姓听说是袁崇焕把后金兵引到城下,对其恨之入骨,“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侩子手争取生啖之,侩子乱扑,百姓以钱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颊间,犹唾骂不已。”(《石匮书后集》)还有的人拿起袁崇焕的骨头,用斧子剁碎,最后骨肉全无,剩下一个人头,传给各地方守卫。
参考资料《张岱诗集》、《明史》
毛文龙谎报军情,尝到甜头以后,又开始吃空饷,想做个土皇帝。
毛文龙在镇守东江镇之前,的确是一条汉子。带着不到200人,陆续攻占了各路小岛,而且还拿下了至关重要的镇江。
可是在镇守东江镇之后,毛文龙的行事作风就改变了。为了生存下去,他开始谎报军情。尝到甜头以后,又开始吃空饷。
毛文龙手下本来只有2.8万人,可是他在向朝廷报告时,说自己手里招揽了20万大军,足足吃了17万多人的空饷。
袁崇焕是个耿直的人,他一再向朝廷强调,要朝廷派个人去监督毛文龙。可是毛文龙得知以后,立马哭爹喊娘不准任何人来,也不给个合适的理由。
此外袁崇焕退一步又希望朝廷将发给毛文龙的粮草,先经过宁远再送到皮岛。这回毛文龙又开始哭爹喊娘不允许。
袁崇焕作为蓟辽总督,肩头担负着五年平辽的大事业,他不希望被毛文龙给拖垮了。因此他主动找到毛文龙,希望毛文龙告老还乡。那么这个时候,毛文龙是怎么回答袁崇焕的呢?
毛文龙说:久有此心,但职惟知事在东方,一举成功之后,朝鲜又弱,可袭而有也。
啥意思?他说自己的确有告老还乡的想法,可是他觉得自己混得再差,也可以把弱小的半岛给灭了,在半岛上做个土皇帝!
这还得了?耿直的袁崇焕知道,听了这话,他再想走出毛文龙的大帐,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因此袁崇焕果断诛杀了毛文龙。至于后果,袁崇焕似乎没考虑那么多。
袁崇焕斩毛文龙后的影响:
袁崇焕斩毛文龙后,可说是为后金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三个月后就发生了后金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内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己巳之变后,明廷没有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借机倾轧,进行党争。崇祯帝没有从全局分析北京己巳之役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而是以杀袁崇焕出气、泄愤。
袁崇焕向崇祯夸下海口,要五年平辽,不过五年平辽难度相当大。萨尔浒大战,明军大败,大明对后金,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对持。
以前后金军对大明作战一直顺风顺水,推进到关宁锦防线碰了钉子,打锦州和宁远吃了大亏,努尔哈赤受重伤,不久后死亡。不过明军善于防守,后金兵善于进攻,明军平辽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往前推进,速度相当缓慢。
袁崇焕既然提出了五年平辽,不管多么困难他都得做,而且要全力以赴,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毛文龙便是其中之一。
袁崇焕的关宁军和毛文龙的皮岛部队其实是友军关系。辽东是以关宁军为主,皮岛部队为辅,辽东的军事行动皮岛要全力配合。但是,毛文龙这个人,桀骜不驯,不受控制,在朝廷上是出了名的。当然,袁崇焕要调动控制毛文龙也很困难。
袁崇焕想把毛文龙换掉,换一个好拔拉的,毛文龙不干。所以,袁崇焕杀了毛文龙。
袁崇焕的意图很明确,他想要的皮岛部队,是一支积极主动配合他平辽行动的部队。毛文龙做不到,所以要换掉。袁崇焕起初并不想杀毛文龙,只是想让他交权,回家养老,毛文龙不干,才杀了他。
实际上,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后,积极采取行动,从大凌河镇开始,往东北收复失地,修筑城墙,这时的皮岛部队并没有配合关宁军行动。当然,皮岛部队没有行动不代表牵制作用不存在,只是作用有限,和袁崇焕的要求相差很远。袁崇焕想要的皮岛是能够积极配合、主动出击的皮岛。
但是袁崇焕错了,杀了毛文龙,皮岛内部出现矛盾,凝聚力没了,战斗力也没了,牵制作用也没了。不杀毛文龙,牵制作用还在,不管作用大小,杀了毛文龙连小的作用也失去了。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毛是抗击后金的英雄,其苦心孤诣多年被隔绝在海外的东江镇,可直接威胁后金大后方。等于在海上为明朝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毛在世的时候,后金从来不敢肆意出兵明朝。明朝天启年间,宁远大胜。城防战持续了五天后,努尔哈赤匆忙撤军。直接原因是毛的入侵,直接威胁到辽阳,后金的大本营。然而,在崇祯第二年,袁崇焕用一杆利剑杀死了毛,在袁崇焕杀死毛五个月后,发生了“他自己的变化”。之后金军采取迂回战术,差点拿下北京。不得不说,袁崇焕杀毛对明朝的影响很大。
但是,作为军队的总司令,袁崇焕不可能不知道毛龙文在东江镇的战略意义。他为什么以焦昭的罪名杀了毛?据史料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天聪元年二月,后晋“和硕贝勒”阿敏率军同时进攻朝鲜和毛,东江镇一时军事压力很大。在此期间,毛曾写信给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要求出兵攻打后金大本营。但袁崇焕拒绝出兵,而当时袁崇焕正在考虑与后金媾和。袁崇焕拒不出兵,毛把持不住,丢掉了皮岛。对于袁崇焕拒绝出兵,毛肯定是不高兴的。几个月后,在毛严重打击和朝鲜后,皇太极率军攻打宁远和锦州,并主动找上门来。这次经过近一个月的鏖战,明军损失惨重,袁崇焕归咎于毛镇守江东不利,导致8金军威胁宁晋。从此两人就产生了芥蒂。第二,崇祯元年四月,崇祯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御史副都督史籍、廖,兼都督邓、赖、天津军务。此时此刻,袁崇焕掌管着整个辽东。毛在海外被孤立和武装了多年,他的游击战习气太重。此外,袁崇焕之前未能派兵救援给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毛对袁崇焕心有不满,当然不会听从他的管理。但袁崇焕并不买账。当时祖大寿、、何等猛将都在师的指挥下,一个个都办了手续。袁崇焕并没有把毛当盘菜,而是自作主张,切断了毛的补给。崇祯二年,以巡抚为名,在双刀列十二项罪名,将毛斩首。
从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料可以看出,毛龙文抵抗后金的意志是坚决的,他建立的江东防线对明朝的作用是很大的。毛的存在,让后金的军队没有把进攻战线拉得太长太深。毛死后,后晋的威胁解除了,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入侵大明腹地。袁崇焕杀了毛五个月后,金军经蒙古绕过山海关,攻破遵化、冀州,不久就到了北京城下。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北京保卫战,金军节节败退,袁崇焕却被崇祯皇帝逮捕入狱,8个月后于当年农历新年被处死。
袁崇焕执意要剪除毛,应该是低估了毛在东江和皮岛的威望。袁崇焕以为东江的情况对个人来说都一样,可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毛死后,没有人能够团结军队的其余部分,许多人甚至向后者投降,这是袁崇焕从未料到的。其实,毛并没有干涉他的事,即使他不能与对方合作。只要有人在,那就是战略支援,但他认为,当他拿着一把射击之剑时,别人就得听他的。最终不仅影响了明帝国,也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此外,他还停止了对毛部的供应,杀死了毛,解除了后金的后顾之忧。很难让人觉得他是为明朝献身的。但是,他作为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否认的。毕竟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刚愎自用毁了自己,也毁了明朝。崇祯杀他也不是没有道理。至于袁崇焕阴谋亡晋末,这只是说辞。如果袁崇焕本人没有做出让人不得不怀疑的事情,那这个阴谋也就无济于事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9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