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文天祥被俘后,曾提出一方法为元朝效力,为何还是被忽必烈杀害

蒙面人趣说历史 2023-09-20 08:43:31

历史上,每次王朝更迭时,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勇士,他们会为国家奋战到底,宁死也不愿意投降。南宋名臣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出生于公元1236年6月6日,长得眉清目秀,皮肤也非常白嫩,不过身材却非常魁梧。文天祥小时候,在学宫里看名人画像,他这些人谥号里都有一个“忠”字,非常羡慕。文天祥立刻下定决心,长大以后能跟他们一样为国尽忠,不然就没有资格做男子汉。

文天祥带着这种想法发奋读书,20岁时就成功考中进士。在殿试时,他没有丝毫慌张,以法天不息为题,洋洋洒洒写下一万多字,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完全没有任何停顿。宋理宗看文天祥这么有才,亲自下令将他提拔为第一名。考官也对文天祥非常佩服,认为朝廷能够得到这种人才,是一件大好事。文天祥本想着在朝廷里大展宏图,可惜没过多久其父亲突然去世,他只能舍弃一切事务回家守丧。

守丧结束后,文天祥回到朝廷继续做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做事,始终坚持为百姓和国家考虑。开庆初年(1259年),宦官董宋臣认为,元朝军队即将打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只能尽快迁都避其锋芒。当时,宦官董宋臣非常得宠,文武百官都不敢站出来反对。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为此专门上书建议皇帝“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

可惜的是,文天祥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皇帝重视。不久之后,董宋臣得到朝廷提拔和重用,文天祥却因为小人谗言,经常遭到排挤和打压,过得相当不如意。后来,南宋朝廷因为奸臣当道,实力越来越弱。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分三路,再次对南宋发动进攻。朝廷吓得赶紧下令,号召天下军民进京勤王。文天祥受到勤王诏书后,痛哭流涕,立刻下令让人发动地方豪杰,一起进京保护皇帝和太后。

文天祥朋友认为,元军都是精锐,个个骁勇善战,他们这些人即使是赶过去,也没有能力跟元军战斗,只能被对方无情镇压。文天祥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却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希望自己以身殉国后,其他忠义之士可以奋起,继续为国家战斗。文天祥一心为国捐躯,可朝中大臣却不愿意继续战斗。主降派逐渐占据上位,成功劝服皇帝,对元朝投降,希望双方能够停止战斗。

德佑二年(1276年),朝廷将文天祥册封为右丞相,让他作为使者去跟元军谈判议和。双方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最后元朝丞相恼羞成怒将文天祥抓捕起来。好在文天祥比较机敏,没过多久就趁夜逃了出去。文天祥逃出后,想尽办法集结队伍,继续跟元军战斗。景炎三年(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元军俘虏。元军觉得文天祥很有价值,没有将他处死,而是将其押送到京师,交给元朝权贵处理。

在这期间,忽必烈突然下令说,希望招降一些有能力的南宋官员,让他们在自己手下做事。王积翁认为,文天祥在南宋无人可比,于是请求忽必烈下令招降。文天祥被俘后,曾多次自寻短见,只不过一直都没有成功。王积翁带着忽必烈圣旨赶到时,文天祥心生一计,立刻提出一方法,声称自己想要为元朝效力。文天祥提议说:希望元朝将他放回家乡,过一段时间他以道士身份回来,为元朝做顾问。

文天祥已经开口说,愿意投降为元朝效力,为何还是被忽必烈杀害?忽必烈手下有一个臣子,他认为文天祥回到家乡后,很可能会继续召集士兵跟元朝作对。因此,元朝没有答应释放文天祥,而是将其囚禁三年,看看他会不会屈服。从结果来看,文天祥确实没有打算投靠元朝,之前提议为元朝效力,只不过是想骗他们放掉而已。最终,文天祥因宁死不屈,被忽必烈下令杀害,享年47岁。 参考资料:《宋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8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