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二战,德军的象鼻子炮

寿乡散人 2023-09-20 08:04:12

二战时期,德军的画像。那辆突击炮icon是什么型号的

二战德军武器

德国稀奇古怪的武器一览:
1.垂直升降旋翼机,被盟军在机库缴获,当时德国为了对付英军猖獗的空军而研制,不过还没有制造出来,二战就结束了......不过旋翼机的理论对科学家研制新飞机有很大启发。

2.潜水坦克,德国侵占整个欧洲后,只剩下英军孤立奋战,由于拥有英吉利海峡,德军装甲部队无法对英军本土进行攻击,所以希特勒召集大批科学家研制这种潜水坦克,不过后来由于排除坦克中的一氧化碳成问题,并无法解决,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3.三轮扫雷车,具体资料丢失,现藏于苏联博物馆

4.鹰师177轰炸机,二战中德国的神秘武器鹰狮177轰炸机于1942年10月开始生产,总共生产170架,全部由亨克尔公司生产。它有几点:一是发动机位置向前移动了20厘米,并且改进了排气系统;二是机身后部加长了1.6米;三是在后机身上方加装了1座炮塔,内装2挺MG131机枪;四是乘员增为6人,其中4人在机头,包括飞行员、副驾驶兼投弹手、导航员兼无线电报务员、前机身机枪操作手;两人在机尾,分别为后机身机枪手和尾部炮手。

5.师式重型坦克,七号狮式超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I L?we)为二战N粹德国研发的一款超重型坦克

历史
一切的原点都要回到从1941年克鲁伯(Krupp)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德国超重型坦克蓝本开始。

在追求威力以及具备一定技术成熟面的条件下,1942年克鲁勃公司就提出了“虎鼠式”(Tiger-Maus, VK7001)重型坦克以及“狮式”七号坦克(PzKpfw VII L?we, VK7201)的研发企划案。不过这项计划最后沦为保时捷与克鲁伯之间对于预算的斗争,尤其保时捷推出更大一号的鼠式坦克企划案之后,狮式坦克的企划案就因为XTL对于鼠式坦克的兴趣而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克鲁伯的研发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鼠式重型坦克铺下一条康庄大道。

发展沿革
克鲁伯的研发人员在观察过老朽的T-35坦克后,提出一个新构想:以150公厘37或者40倍径主炮,或者采用105公厘KwK 70倍径主炮为主要武装,时速高达每小时44公里,重达90吨,乘员5人的主战坦克。

为了要让这么重的坦克动起来,克鲁伯的研发人员甚至将脑筋动到鱼雷快艇(Schnellboot)所使用的戴姆勒朋驰20汽缸MT 502柴油引擎上,借助他将近1000匹的马力来推动。

到了1942年2月到5月的时候狮式坦克就已经出现了六种不同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都是为了符合需求而呈现的结果。其中一个狮式坦克设计原图相当的前卫,外型类似象式驱逐坦克与M109自行火炮,但是有回转炮塔,并且容纳三个乘员(车长、炮手、装填手)。研发人员也同时细心地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使用虎II坦克的零件,减少并且降低后勤上的成本。这个原则又导致原来后置炮塔的设计被推翻而修改成另外两个新的设计方式。

新的方式分为“轻装狮式坦克”(Leichte l?we,简称“轻狮”)与“重装狮式坦克”(Schwere l?we,简称“重狮”)两种,轻狮的正面装甲厚达100公厘,重76吨;重狮的正面装甲厚达120公厘,重90吨。两者共享105公厘70倍径主炮(倍径较美军的T-28超重型坦克T5E1主炮多5%)以及同轴机枪。刚刚提到的后置炮塔设计就是在重狮身上被推翻的,因为坚持狮式与虎II坦克的零件要能相通,因此狮式坦克改为中置炮塔设计。理论上重狮应该能够达到每小时23公里的速度;轻狮则应该能达到每小时27公里的速度。

XTL是个笃信“数大就是美”(出自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的基本教义派信徒,虽然不是个行动管理派的崇拜者但是他事事皆过问,当研发人员呈上两份设计图的时候,能够引起XTL专注的神情只有重狮,他甚至要求搭配150公厘KwK 44 38倍径的主炮,正面装甲要达到140公厘。面对这么重的家伙,研发人员只好再将它的履带设计成900-1000公厘的宽度,同时再加强引擎的马力设计预期达到每小时30公里的时速。

当克鲁伯公司在进行虎II坦克的期间,研发人员仍然在想着一个综合轻狮与重狮的版本,就是采用88公厘KwK 71倍径主炮并且维持140公厘的正面装甲。重新设计的狮式坦克能够以90吨的重量达到35km/h的速度。至于这个速度就依赖梅巴赫(Maybach)的HL 230 P30 12汽缸引擎所产生800匹马力来带动;甚至狮式坦克被设定为取代虎式坦克的指定车种。

不管研发人员如何构想如何画图,1942年3月5日, 德国超重型坦克的指令与合约下达,因此狮式坦克的设计案就在7月中旬永远正式叫停了。

德国最变态的武器:

U型潜艇

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战后德国不能拥有潜艇。希特勒上台后决定大力发展海军,主要是潜艇和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当时的邓尼茨海军上校接受任务,决定建造大型潜艇用于远洋作战,由于受《凡尔赛条约》规定,研制潜艇需要秘密进行,秘密的设计工作一直在荷兰、芬兰进行。

水下潜行

1906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般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成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的武器。1935年6月18日,德国于英国签定了回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协议书,规定了德国的海下武装力量要限制在英国的45%以内。

德国于1935年开始建造潜艇。ⅡA型成为纳粹德国第一种具有战斗力的潜艇,ⅡA型服役后主要训练优秀的船员和为以后建造潜艇提供可靠的数据。ⅡA型并不先进,水上排水量只有254吨,而且是有问题型的潜艇,主要是动力装置和密封装置。海军决定改进成ⅡB型潜艇。

ⅡB型增厚耐压仓的厚度,使下潜深度提高到120米。另外加长潜艇的长度,达到42.7米。ⅡB型共批准建造18艘,编号为U-7号至U-24号。ⅡB型最终共建造20艘。ⅡB型服役后,成为当时德国主力潜艇。

德国U型潜艇-实战
1906年初,德国人建造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U型潜艇。1914年9月5日,德国U21号潜艇用一枚鱼雷击沉英国军舰“开路者”号,250名官兵葬身海底。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比利时海外用不到90分钟的时间就击沉3艘12000吨级的英国装甲巡洋舰,舰上1500人死亡。到1915年末,德国潜艇击沉600余艘协约国商船;到1916年和1917年,被击沉的商船总数已分别达1100艘和2600艘。仅1艘U35号德国潜艇就独自击沉了226艘舰船,总计达50多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总数达5906艘,总吨位超过1320万吨。据统计,整个第一次世界大占中用潜艇击沉的各种战斗舰艇共达192艘,其中有战列舰艇共达192艘,其中有战列舰12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39艘,潜艇30艘。战争中各参战国共建造了640余艘潜艇,德国建造的潜艇就有300多艘,其中U型潜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了尽了风头。

关于二战德国的自行火炮

旋风式自行高射炮,采用四号坦克地盘,上面加载的是四联装20mm高射炮。

东风式自行高射炮,采用四号地盘,上面加载的是一门37mm高炮。

胡蜂自行火炮,采用150mm榴弹炮,敞开式炮塔,也是二号坦克地盘。

犀牛/大黄蜂88毫米/71L径重型自行反坦克炮,采用与虎王相同的88mm/71L火炮,威力巨大。

蚱蜢”自行火炮采用105mm火炮,战斗力很低,性能差,只生产了10辆,用的是四号车地盘……

突击虎采用380mm火箭炮,内置12枚火箭弹。

SIG33自行火炮,采用PzKpfw38(捷克坦克,后被德国接受,并改变为德国序列)底盘上装备150MM/12L榴弹炮,和胡蜂差不多。

sig33自行榴弹炮,一切都和上面一样只是炮塔靠前,变成了突击炮车。

sig33突击炮,还是同一个名字,但这次采用的是二号坦克地盘,所以也叫二号自行步兵炮,乃是德国灰熊自行火炮投入战场前德国的巷战利器

Flak38Gepard自行高炮 ,采用38T的地盘,上面是Flak3837mm高炮

leFH18/310.5自行榴弹炮,用缴获来的法国B1重型坦克改装的,加装了一门榴弹炮……冷门……很冷门的……

象式歼击车,在虎式方案夺标失败后的波尔舍公司,用其制造的90辆样车的地盘改装而成的……装备的88炮……

SdKfz251/22 Ausf D半履带歼击车,用著名的SdKfz251装甲车地盘上面装备PAK40 75mm反坦克炮……

SdKfz234PAK40自行反坦克炮,用SdKfz234战车地盘上装备一门PAK40 75mm反坦克炮。是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实战的轮式歼击车

野蜂105毫米自行榴弹炮,貌似用的是二号坦克底盘

猎豹88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用的是豹式坦克底盘

象式自行反坦克炮,在虎式方案夺标失败后的波尔舍公司,用其制造的90辆样车的地盘改装而成的……装备的88炮……

猎虎自行反坦克炮,采用虎王坦克底盘,装备一门PAK44 128mm/55L火炮

强击炮就是自行火炮,只是苏联多用强击炮这一叫法。

二战德国无后座力炮

二战德国无后座力炮

自从1933年希特勒独揽德国大权后,德国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开始了疯狂的军备计划。希特勒利用德国人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以及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开始了野心勃勃的行动。

德国的军备计划吸收了当时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军事科技,无后坐力炮就是其中之一。德军研制出了多个型号的无后坐力炮,如75毫米LG40型、105毫米LG40和150毫米LG42等。

尽管无后坐力炮的性能相当出众,但由于德国战争资金有限,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只生产了1500门无后坐力炮。这些炮主要装备德军空降兵,在法兰西会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北非战役以及1943年后东线防御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无后坐力炮的设计思路与美国的几乎完全不同,德国的无后坐力炮注重射程和榴弹重量,而美国的则注重直射性能和精确性。

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是世界上第一种参加实战的无后坐力炮。1937年,德国著名火炮生产商克虏伯公司开始为德国伞兵设计一种轻型无后坐力炮,以解决伞兵在战斗中火力不足的问题。该炮设计在1940年被德国军方采用,并最初命名为LG1,后来根据年份改为LG-40。

该炮口径为75毫米,炮口初速365米/秒,火炮全长750毫米,炮膛长458毫米,炮膛内刻有28条向右旋转1/52度的螺旋膛线,炮尾部采用水平滑行击发结构,火炮俯仰角为-15至+42度,射界为20至360度,最大射程为6.8公里,战斗全重为145公斤。

尽管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轻巧且性能优异,但在整个二战期间,只生产了653门。这些炮主要装备少量精锐伞兵部队和山地部队。

经历了1941年的克里特岛战役后,德军伞兵对75无后坐力炮威力不足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促使克虏伯公司进行改进。改良后的LG40/105无后坐力炮横空出世,相较于之前的版本,105毫米的LG40重量增加至388公斤,总长度与前者相比仅有1米9,其有效射程为7950米。

德国无后坐力炮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生产数量有限,但仍对德军的战斗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德国野心勃勃的军备计划中的一部分。

德国在蒙特卡西诺战役中使用了10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该火炮有着1.902米长的炮身和388公斤的战斗全重,最大射程为7.95公里。火炮的俯仰角可以从-15度到+40度调整,炮口初速为335m/s,总产量为528门。

而150毫米LG42无后坐力炮则是在克里特空降战役中遭受重大伤亡后,德军对于空降部队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该火炮的口径为150毫米,炮身长2.6米,炮弹重38公斤,发射药包重7.1公斤,炮口初速为290米/秒,最大射程为6.5公里。由于德国没有再大规模使用空降兵,并且未对后坐力炮的生产进行扩大,因此150毫米LG42无后坐力炮也在1944年夏季停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7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