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朱棣起兵时途经一小镇,给它改了个霸气名字,如今成国际大都市

历史键侠客 2023-09-20 07:18:17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于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

每一个城市的名称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同样每一个名称也是经过数次的修正与更改的,更改后的城市名称可能使城市名声大噪,也可能使城市默默无闻。提起兰陵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历史上的一颗文化明珠,可谁知,兰陵是如今的山东枣庄。由此可见,枣庄的名称更改算不上失败,但也不算成功。比起枣庄,天津改名之路便有趣很多。朱棣起兵时途经一小镇,给它改了个霸气名字,如今成了国际大都市。

提起朱棣,就不得不说起朱棣的父亲朱元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按理来说,当太子去世后,皇位应该由朱元璋的儿子继承。谁知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在太子辞世后,扶起皇太孙,并在死后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而朱棣也被封为燕王前往自己的封地,帮助自己的侄子守卫大明王朝。

自唐朝以来,藩镇势力割据,分散了皇朝的权利,但藩镇的存在,也保证了地方权力的集中。而朱元璋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以确保地方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他赋予了藩王权力,让藩王在必要时可以领兵进京,也允许以后的皇帝进行削藩政策。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保卫皇室,谁知却为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由于明朝的藩镇势力过于庞大,致使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心存忌惮,他在自己幕僚的建议下,决定实施削藩政策。但削藩政策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削藩政策的实施有利有弊。削藩成功,可以使皇权集中于中央,一旦失败,就会造成各地藩王的动乱,从而危害自己的统治。而朱允炆的削藩就造就了自己统治地位的丧失。

朱允炆对藩王势力的忌惮,主要来自于自己皇叔朱棣的威胁,因此,朱允炆削藩的主要目的是削弱朱棣的权利。虽然已经失去皇位,但朱棣仍是大明王朝的王爷,如果不是朱允炆对朱棣逼迫的太紧。朱棣也不会选择起兵谋反这条道路。当朱允炆选择削藩时,各个藩王纷纷找到朱棣,向他哭诉,痛斥朱允炆的残暴统治,朱棣也早就看透了朱允炆削藩政策下的根本目的—— 打压自己。

为了维护大明朝的统治,朱棣对于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在三忍让,直到朱允炆对朱棣痛下杀手,才选择了起兵谋反的道路。在朱允炆的得寸进尺之下,朱棣知道如果自己再三忍让,将会使自己陷入僵局。于是朱棣开始请教自己手底下的能人异士,姚广孝。姚广孝表示可以借助朱元璋留下的旨意 :必要时藩王可带兵进京勤王。

正是朱元璋留下的这一旨意,让朱棣出师有名,发动了靖难之役。但在靖难之役前期,朱棣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若不是多亏了朱允炆将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朱棣很难推翻其统治。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以南京为中心进行扩建,在北平修建皇宫和城墙,并迁往北平。由此开始,明朝的经济重心开始北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朱棣还在北平城外修建了一座城池来保卫北平。

这座城池就是如今的天津城。但根据记载来说,天津的本名原叫海津镇。是朱棣行军打仗时路过此地,看此地处于南北的扼要之地,于是给他改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叫天津,意味着天子经过的地方。谁也没想到,时间流逝,天津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提起海津镇是少有人知,但天津却家喻户晓。人们见证了天津从贫穷落后到如今富裕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也正是每一代人都努力奋斗,才让天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朱棣抢了宁王8万精锐兵马,承诺事成平分天下,最后宁王下场如何?

朱棣造反,想利用宁王的大宁军和朵颜三卫,软硬兼施。一边软禁人家的家眷,一边许诺和宁王“中分天下”。之后夺位成功了,但这个承诺想想都知道是绝对不可能的,客套而已。最后不仅没有平分天下,宁王朱权连要个封地,都被屡屡驳回。


朱棣


第一次想要苏州,因为当时的首都在南京,所以朱棣没有同意,一句“畿内也”驳回。退而求其次,要杭州吧,结果又被驳回了。给了他“建宁,重庆,荆州,东昌”四选一。最后宁王的藩地封在了南昌。宁王朱权知道自己四哥的野心和手段,在藩地既没有建王府,也没有搞事情,就弹琴读书,成了闲散王爷。


朱权


好容易熬死了朱棣,朱高炽继位,结果要块封地,都触了侄子的逆鳞,就只好继续低调做事。可能一天烦心事比较少,修修道,写写书,很长寿。熬死朱棣一脉四代,71岁逝世,安享晚年,寿终正寝,也算好的结局。

朱宸濠

到了后辈。宁王一系传到朱宸濠,该有个五代。而皇位到了正德皇帝朱厚照手里,朱厚照这人挺一言难尽的,而且他无子嗣。所以旁支就惦记起皇位来,朱宸濠一直以先辈这个渊源,想到自己也有这个资格,也该讨这个债了,一心一意的造反。然而,遇上了王阳明,仅仅35天就失败了。(对这个宁王的印象还留在童年剧机灵小不懂的沈晓海男神,然而历史是残酷的,历史上的挺蠢的)

朱棣起兵,找弟弟帮忙,弟弟回复了四个字,是哪四个字?

朱棣的弟弟朱椿给朱棣回复说:“忠孝为藩”因为朱椿只想做一个藩王。这样无论是朱棣胜利,还是朱允炆胜利。朱椿都不会受到牵连。

?朱元璋为明朝打下了大明江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朱棣也是其中之一。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之后,因为缺少军队。所以他就找了自己的弟弟朱椿。朱椿回了朱棣四个字;“忠孝为藩”。


朱椿从小就喜欢读书,性格十分善良。并不擅长兵刃。常年征战的朱元璋与他恰恰相反。正是如此,朱元璋对他十分喜爱。八岁就封朱椿为蜀王。朱椿的领地有许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不服管教。然而朱椿也克服了这样的难题。在没有动用武力的情况下,有效的管理了少数民族,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


朱棣为了靖难之役,开始拉拢自己的视力。首先朱棣拉拢了谷王朱穗。朱穗能力强大。兵强马壮。因此,朱棣的势力渐渐强大起来,扭转了被动的局面。因为朱穗还有一个兄弟叫朱椿。所以朱棣写信给朱椿,希望得到帮助,一举两得。但是朱椿只想当一个藩王。


无论是支持谁,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朱椿写信说;“忠孝为藩”。这样不论谁胜利之后。朱椿都不会得到牵连。,朱椿聪慧过人。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是对自己不利的。所以后来朱棣称帝。他在房间里挂上了这四个字“忠孝为藩”。时时刻刻警醒自己。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6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