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时元政府内部也出现内讧

爱殇历史 2023-09-20 07:01:49

古往今来哪个王朝没出现过起义?如果起义军实力强大后就会和政府分庭抗礼,这时候就看谁能熬下去了。如果有一方能发生内讧的话这一定是对方的大好时机。如果双方都出现内讧那情况就不好说了。元朝末年就是如此,在

义军

的两大势力对抗时本来是元政府消灭义军的大好时机,偏偏元朝自己也出现内讧,最后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然后挥师北伐,让

元朝

成为了历史。

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

,朱元璋全力和陈友谅决战,这个时候本来是元军南下,剿灭朱元璋、陈友谅等反元势力的大好时机。然而恰恰就在此时,元廷内部也内讧了。

简单点说,

就是元廷帝党和后党的一次摊牌式的内斗。而因为这场内斗,又连锁反应地引发了孛罗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之间的大混战,导致元朝元气大伤

奇皇后

具体地说,就是元廷的奇皇后和高丽籍宦官朴不花,联合后党成员搠思监,准备逼元顺帝退位。而要逼顺帝退位,就要扳倒在大都附近拥有强大实力的

孛罗帖木儿

。于是他们就迫使顺帝下旨,削夺孛罗军权官职,并命

扩廓帖木儿

王保保)

讨伐。由此引发元廷内讧。

这一场内讧,直接引发了元廷和拥元各派之间大战。战争打了两年时间,

最后王保保击败孛罗,成为元朝最大的军阀,拥兵几十万镇守河南。无论是顺帝党还是皇后党,都无法指挥王保保

成为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后,王保保决定吞并陕西。他以南征为名,征调割据陕甘一带的汉人拥元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人的部队去到河南。打算来个调虎离山,占据关中平原。

李思齐等人哪里会看不出王保保的诡计?于是,这帮割据陕西的地方实力派也不甘示弱,他们集合几路大军,就打算开出潼关跟王保保开战。

朱元璋

当时正好是朱元璋灭张士诚的关键时刻。如果元军不内讧,而是南下,朱元璋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灭了张士诚。但是朱元璋命中有福气。他在荡平张士诚期间,元军硬是没有南下打他。

在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后,元顺帝眼瞅着王保保不南下,反倒和李思齐斗,大为不满。就下诏给王保保,免了他的一切职务。王保保不甘示弱,元顺帝免他的职,他就带着兵马退居山西,直接杀了元朝官员,在山西明目张胆地搞割据。元顺帝大怒!下圣旨,调集天下兵马,准备讨伐王保保。

但是转过年,就是洪武元年(1368年

,朱元璋要北伐了。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常遇春率两路大军北伐。明军先攻山东,取得大胜。

就在明军初战大捷时,元朝方面的元廷、王保保、李思齐,居然还在三方混战。

后面的事情,不用多说也猜得到了。明军一路北上,直指大都,可元军内部的实力派却继续搞内讧,坐视明军取大都。

妥懽帖睦尔

最狠心的就是王保保。当明朝北伐大军渡过黄河,元顺帝向他服软,求他救驾时,他居然接了圣旨,却不附旨意,驻兵山西,坐观元廷继和明军交战。直到元军战败,徐达大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上都后,他才调集大军和明军开战。

元顺帝北逃后,

蒙古人面临了一个做三选一的抉择

:要么随元顺帝一起北逃,要么跟随王保保搞割据,要么倒向明朝。

最后,只有六万户陪元顺帝一起北上,基本上没有人跟着王保保。剩下绝大部分的蒙古人都投降明朝。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