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罗马帝国最后的贤君:读懂奥勒留,便知道了罗马帝国因何而亡

历史键侠客 2023-09-20 06:55:04

仔细地审视所有的事物,你会看到它们一直在凋萎和变易。也可以说,一直在腐败和离散,换一个说法,事物的一再形成一如它们之前的一再瓦解。 公元161年3月8日,马可·奥勒留等级成为罗马皇帝。这位着名的哲学家即将开启自己的皇帝生涯,他不曾知道的是,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的最后一位,很多史学家都赞颂这位皇帝治下的罗马帝国,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有很多人说罗马帝国实际上灭亡在了他的手里。

奥勒留一生都在思考着人与宇宙的终极奥义,尽管他们没有太多的哲学观点,但是他的那本《沉思录》却如明星一般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熠熠生辉。

不过,马可·奥勒留的一生却也如同其他的皇帝一般,充满了很多的悖论。他尽可能地把罗马帝国打理得井井有条,但罗马帝国却在衰落的路上渐行渐远;他一生热爱和平,却不得已进行各种的战争,以至于史书在评价他的时候都要加一笔:他的军事才能出众。

在奥勒留继位的第二年,罗马城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新皇帝为此头疼不已。有史学家认为,奥勒留的哥哥路奇乌斯·维鲁斯便去世于此。

追本溯源,这场大的瘟疫之所以会爆发,还是因为罗马帝国在东方的战事。由于此时的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往日屋大维时期的统治力,因此地方上出现任何的战事都足够让罗马帝国的皇帝头疼。

在东方,奥勒留带领罗马士兵与安息作战。尽管战争取胜,但是回到罗马的士兵却将瘟疫带到了罗马。在医疗科学都不发达的古代,瘟疫就如同死神一般,根据罗马人的记载,瘟疫最厉害的是一段时间里,每天都要有两千人去世。

奥勒留对此却莫衷一是。

更可怕的是,帝国此时还需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以防止帝国内部的任何叛乱。由于瘟疫横行,军队不得已加大了新兵的补充数量,对于老兵的安抚与新兵的征召,无疑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仅如此,帝国的采矿业因为瘟疫横行而被迫停止,压力山大的铸币行业几乎停顿,整个国家物价飞涨而地租却不断地下跌。

不知道此时的奥勒留,会不会想起屋大维曾经说过的那句:不要随便的扩张领土。

当然,奥勒留的确没想着扩张领土,但是作为帝国的皇帝,他不能够丢掉祖宗留下的基业。

但是,他确实没有生在好的时间。正当东方的战事稍微有了好转,西线上又出了很大的问题。日耳曼人的崛起在不断地侵蚀着罗马帝国的领土,尤其是马克曼尼和夸底。他们甚至度过了多瑙河,对罗马帝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

不得已,奥勒留只得御驾亲征,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奥勒留在战争初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日耳曼部族的确不是他的对手。但是,一个人终究不可能扶大厦于将倾。就在西方不断地取得胜利的同时,东方叙利亚地区又出现了新的叛乱。

皇帝的目光不得已转向了东方。

当东方叛乱平息之后,日耳曼人又慢慢地休养生息,重新崛起。

长时间的战争使得罗马帝国的军队疲态尽显,国家甚至没有太多的钱去奖赏在前线拼杀的将士。奥勒留不得已,把皇宫内的珍宝变卖去供应军队的开支。

皇帝如此,将士们尽管会感动,会在战场上拼杀,但是也足以看得出这个国家,恐怕不会太长久了。

常年的战争使得奥勒留身体状况急剧下降,最终死在了军中,临死前指定了他的儿子康茂德为继任者。

有人说这是奥勒留这辈子最大的败笔,因为之前的罗马皇帝往往都是养子继位,而康茂德是奥勒留的亲儿子。血缘关系尽管不能表现出一些实际问题,但是看日后康茂德荒淫无度的行为,奥勒留的确是所托非人。

而且,之后的罗马帝国再没有出现过贤君。

康茂德与日耳曼人达成了协议,但是这个协议却是让日耳曼人成为罗马帝国的同盟,帮助罗马帝国守卫边疆,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边境的权力,这种合约,无疑是自掘坟墓。

实际上,康茂德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结束战争了,因为此时的罗马帝国,已经破败不堪了,尽管在外人眼里还是一个庞然大物。

罗马灭亡的根源,还是在于其奴隶制度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首先来讲,奴隶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非常强的。在帝国初兴,甚至于共和国时期,伴随着国家的扩张,奴隶比比皆是。任何陌生的土地上,只要有人,便都可以掠夺为奴隶。但是,随着帝国逐渐内收,无法再开疆拓土,奴隶自然会越来越少,伴随着奴隶的减少,社会上层也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塌方。

这种塌方,渗透于帝国的各个行业。

随着奴隶的减少,女奴成为了奴隶市场上最值钱的商品。因为有了女奴,便可以生出小奴隶来,但一旦这样的话,培养奴隶的周期便会大大的拉长,同时会花费更多的钱财,尽管女奴很热销,但依旧无法解决奴隶大量缺失的问题。

军队也是如此,由于缺少了奴隶,军队人数也在下降,只能把平民拉进到队伍里面,这也就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同时,帝国的经济在此时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由于帝国幅员辽阔,这就需要有一套庞大的官僚系统来维持帝国的运转,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同时帝国的各种庆典,官员还有中饱私囊的现象,这些都使得国家的那点税收实在是入不敷出。

不得已在较早之前,帝国就已经宣布,如果某地方的税收收不齐,那就扣该地区议员的工资。这种行为,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经济问题,但终不能作为长久之计。

于是,很多城市的议员纷纷挂冠而去,曾经被人羡慕的职业落得无人问津的地步,也是不胜唏嘘。

之后,帝国选择了自杀的行为来解决经济问题。那就是发行劣币,奥勒留时期的货币成色只能是普通罗马货币的百分之二十五,如此低劣的货币,势必会在商业的各个行业当中因此非常大的争执。

税收短缺与货币贬值,使得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城市经济已然无法维持。

社会当中的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商业和手工业的萧条,导致了帝国内部农业的衰败。由于奴隶的短缺,商业的衰落,打的田庄不得已变为了小农经济,在小农经济出现的那一刻起,支撑着罗马帝国运转的经济系统也就崩溃了。

更加恶性循环的是,为了凑齐税收,官员们不得已去各个地区催收,这也就加剧了小农经济的破产的。

在奥勒留之后的帝国内部,奴隶起义、农民起义甚至包括军人起义,都将是罗马帝国皇帝萦绕多年的噩梦。

再加上奥勒留选人不当,康茂德上台后荒淫无敌,横征暴敛,导致军队哗变,康茂德也被刺杀身亡。在康茂德之后,更是很少有皇帝能够自然死亡。

一个帝国、一个王朝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的是回天乏术了。过去我们常说,哥特人洗劫了罗马,罗马帝国灭亡。

但是,如果没有帝国内部的衰败,哥特人是无法轻易地洗劫罗马城的。

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如是说。

经常思想一下往昔的古人吧。他们一心一意地为自己的怨恨和家族的世仇作报复,并且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有的声名显赫一世,有的则罹难蒙灾、创巨痛深。然后你问自己一句:似诸人等,而今安在?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一缕烟逝去。 您觉得呢?

罗马帝国为什么灭亡了????????

也许有感于古代罗马的强大,也许有感于古代罗马对中世纪欧洲
和现代西方世界的持续影响,长期萦绕在西方史学家脑际中的问题之
一就是西罗马帝国为什么在公元5世纪灭亡。
20世纪,西方学者继续探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这个千古之谜。
1916年,维兰德密·斯密科维奇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罗
马衰亡的重新考察》一文。他认为,罗马的灾难开始于共和国时期,
早在加图时代(公元前180年左右),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
落了。各个行省的耕地逐渐沙漠化,荒地无限扩大。大量土地抛荒导
致仍然耕种土地的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生
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所有这些使西罗马帝国难逃灭亡的厄运。

1917年,埃尔沃斯·亨廷顿在《经济季刊》上发表“气候变化和
农业衰落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一文。他的论证方法非常奇特。美
国加里福尼亚地区有一种树龄达到3000多年甚至4000年的红杉树,这
种红杉树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年都长出一个年轮,根据年轮数可以
推断树龄,而且这种树的年轮纹理之间的距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
化的。气候有利时,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年份,年轮纹理间距比较大,
反之则较小。所以根据红杉树的年轮纹理的间距可以推断出该地区降
水量的历史。而且亨廷顿认为加里福尼亚地区的降水历史与罗马统治
时期地中海地区的降水大体一致。基于红杉树的特点和两地降水历史
大致相同的假设,所以亨廷顿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于公元4、
5、6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邓尼·弗兰克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探
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通过仔细研究许多拉丁文墓志铭,他发现这些
墓志铭上的奴隶多是希腊人的姓名。因此,他断言,罗马和拉丁西部
遇到希腊和东方奴隶的入侵:由于这些都是被释放的奴隶,所以他们
都取得了罗马的公民权,罗马公民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通过对13900个
墓志铭的研究,他推断罗马城中近90%罗马出生的居民是外族血统,
曾经建立罗马帝国的罗马人现在让位于外来种族。正因如此,罗马从
元首制过渡到君主制——这是专制主义的胜利,东方宗教的传播,拉
丁文学的衰落,曾经建立帝国的人治理国家的天赋不断降低。

尼尔森在《罗马帝国》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问题是种
族问题,因为罗马文明就是以种族为基础的。文化取决于种族的特性。
如果外来种族和蛮族被同化,那么他们必然与征服者(罗马人)互相
渗透。由于罗马世界范围广大,外来种族众多,因此罗马人的出生率
必须提高。但是罗马人的出生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罗马
人的血统变得越来越不纯洁,在帝国的罗马化地区,由于文明的互相
交流和融合导致种族的无节制混合。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不同种族
互相通婚和血统的混杂遍及各个行省。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
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失去了。

罗斯托夫采夫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一书中,也探讨了西罗
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他认为正是通过城市这个媒介,罗马统一了意大
利,当罗马帝国扩张到西欧地区时,它自然会使城市成为罗马化的中
心。但是城市的财富来自乡村,乡村农民激烈反对城市市民的剥削。
在罗马帝国的和平环境下,城市居民逐渐不能适应军营生活,公元3世
纪危机时,帝国政府只好招募农民参加罗马军队,军队中的农民与乡
村农民联合起来,反对城市的压迫。因此,贵族以及依赖贵族的古代
文明的衰落就是由于军队中的农民与乡村农民的联合反抗。

研究拜占庭历史的诺曼·H·拜恩斯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西罗马帝
国衰亡的原因。他认为西罗马帝国存在文化中断的现象,东罗马帝国
则没有。从根本上来说,文化诞生于互相交流,为了维持文化,需要
有意识地巩固对它的兴趣。罗马文明依靠互相联系,依靠从罗马城扩
散到各个行省省会,然后再返回罗马加以巩固。然而,只有在没有暴
力的地区才能保持这种自由联系。罗马帝国由城市行政官员以及驻守
边境的军队维持,城市官员和军队成为维持整个文明结构的重要力量。
而蛮族的入侵使这些相互联系的地区分裂了,蛮族王国在罗马领土上
的建立打破了帝国政府统一的行政管理。蛮族王国的建立不仅缩小了
罗马帝国的领土,而且减少了罗马帝国的财政收入来源。帝国的防御
需要金钱,因为罗马曾经为西欧地区提供了长期的和平交往,以致它
的公民再也不是战士了。要想获得战争胜利,西罗马帝国就必须依靠
蛮族雇佣军,而雇佣军是要支付巨额军费的。更加糟糕的是,西罗马
帝国面临两线作战:陆地上需要与蛮族作战,海上还要与汪达尔人的
舰队作战。因此西罗马帝国的悲剧在于它没有必要的财力资源,在维
持一支雇佣军的同时又能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80年代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西罗马帝国是由
于“铅中毒”而衰亡的。罗马城市的供水管道是用铅制作的,随着时
间的流逝,铅逐渐被锈蚀,长期使用这种铅水管的罗马人智力因此下
降,以致到公元5世纪时,他们缺乏应付帝国内外危机所必要的智力。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的
衰亡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它并不是发生在公元476年的一个单一
事件。其次,帝国仅仅是西半部灭亡,帝国的东半部则作为拜占廷帝
国而幸存下来,直到15世纪中叶。因此,没有任何单一原因足以说明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蛮族的作用,
二是精神原因,三是经济原因。

菲里普·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
亡主要是由于内部问题。第一,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确的继承法,
结果元首一去世,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
使足够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
沉重的税收常常使他们对帝国心怀仇恨。第二,经济上,罗马最严重
的经济问题是由奴隶制度和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罗马城市主要依靠
奴隶生产的剩余产品,但是奴隶承担的劳动过于繁重,以致无法通过
繁衍后代来补充奴隶队伍,随着对外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
源断绝了,结果乡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奴隶制度使罗马的奴
隶主不关心发展生产技术。第三,缺乏公民理想。公元3世纪,罗马帝
国不能依靠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沉重
的赋税负担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分
层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西罗马帝国是伴随着人
们的普遍冷漠而走向历史的尽头的。

罗马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动摇了帝国的政权。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

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古罗马从诞生到覆灭,历经千余年之久,期间其统一意大利半岛,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先后发生三次布匿战争,夺取西地中海海上霸权,东征希腊马其顿王国、埃及、小亚细亚等地区,统一整个地中海地区,为其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安顿尼王朝时期,罗马进入全盛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其疆域版图也扩张到了极点,成为历史上继马其顿王国之后第二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国家,然其依然无法摆脱盛极必衰的历史命运,自三世纪开始,帝国陷入危机,帝国分裂,人民起义,外族入侵,昔日强大的帝国一步步走向历史的坟墓。

扩展资料

原因:

1、奴隶制经济危机导致了帝国经济的崩溃

布匿战争之后形成的奴隶制庄园不仅导致了共和国基础的瓦解,而且为帝国时期的3世纪危机埋下了隐患。这场危机使以后的罗马经济出现了很多变化:货币从流通领域的消失与向自然经济的倒退。

工商业的萎缩;隶农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和不受法律约束的封建主义的兴起;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这一系列的变化造成了罗马中央政府的财政枯竭和地方封建势力的形成,终使帝国衰落。

2、罗马帝国主义的征服政策使罗马制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危机四伏的环境

罗马大量财力、人力的耗费皆与这种政策有关。维持大的军事机器耗尽了国家的资财,并且连续的征服胜利使其统治集团变得更加贪得无厌,外来的腐蚀和与其他民族,尤其是蛮族的冲突,都是帝国的致命隐患。

3、道德的沦丧历来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之一

据说图拉真统治期间,罗马城有32000名娼妓。假如我们相信一些古典作家的说法,同性恋在当时是极其普遍的,甚至是时髦的现象。当时的罗马街头整日整夜游荡着大批的流氓无产者。

3-4世纪,罗马的流氓既无收入又鄙视劳动,终日的兴趣只在于出卖自己的选票和观看野蛮的角斗。这时的角斗比以前规模更大,更加血腥,狮子、老虎等猛兽也被引进剧场,与赤手空拳的角斗士进行生死决斗。参观角斗的既有愚味无知的下层民众,也有富裕的达官贵族。

各种宴会通宵达旦,为追求美味珍馐入口时的美妙感受,他们在饱餐之后吃催吐的药物,以便再吃。呕吐物把台伯河水弄得污秽不堪。

4、以蛮制蛮政策直接促成了帝国的灭亡

西罗马帝国最后的皇帝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导致罗马帝国灭亡。这种蛮族雇佣军的出现源自于戴克里先开始的以蛮制蛮的自杀性政策。军队的蛮族化使其在抵御蛮族入侵的过程中毫无建树,最终给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5、公元166年和252年,发生了源起亚洲的可怕的瘟疫,结果使意大利的人口锐减,从而导致兵源短缺,不得不吸收大量蛮族加入罗马军队,为蛮族入侵大开了方便之门。

-罗马帝国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