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都看到了做官的好处,就要崇尚官本位,以为做了官之后就可以不愁功名利禄,还可以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也算是实现了人生的远大理想。
古代的老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他们知道做官的好处。家里有儿子的就要让儿子学知识或武术,要“穷学文,富学武。”只要能学成做了官,就可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说不定还能为帝王师呢,那时候简直就可以光宗耀祖了。
或许老百姓的愿望过于单一,过于理想化,但又分明很现实。他们只是说了那些让说的,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而没有说不让说的,不能摆在明面上说的。书生十年寒窗苦读,一旦考不中,就要再来,有的竟然考了一辈子也没有考中举人,而范进六十岁中举之后竟然欢喜疯了,身价立刻提升百倍。功名富贵就都来了,街坊邻居开始高看他了。看来,人们还是十分喜欢做官的,就是做不了官,和官员做邻居、做朋友也是很好的,而那些官员的亲戚也是身价陡增,不可同日而语了。岂不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古训?
古代书生投资并不是很大,学成之后考入官僚体系,本身就成了官员,要享受官僚体系的优厚待遇,不但可以每年拿着朝廷发的俸禄,而且可以在收税的时候做些手脚,克扣一些钱粮,中饱私囊,毕竟各级官员都是这样,也就谁也不举报谁了,因为举报的成本非常大,皇帝也不可能把整个官僚系统大换血,更不可能去杀掉所有的贪腐官员,因为皇帝也是靠着官僚系统的运作来治理国家的,当然也要靠着官僚系统的收税来满足皇宫的巨大支出。也可以这样说,官员贪腐是一种皇帝故意让利的行为,是让官员充分享受做官的福利待遇,等于自己给自己加薪了。
而那些没考中的书生们大多湮没无闻,靠别人举荐做官一般成就不大,因为自己位卑言轻,人脉关系不发达,当然也就只能做一些享受不到什么福利的小官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绝对是功利化的历史,也是王朝政治化的历史,因为历史大多记载王朝兴衰,皇帝和朝廷以及官僚系统内部的事情,就是偶尔记载民间的事情也是在某年某月闹了饥荒,闹了匪患等等,朝廷如何应对,官僚们如何应对等等。而对于民间老百姓的记载却少之又少,对于没有考进官僚系统内部的落魄书生没有什么记载。蒲松龄和曹雪芹算是特例,但如果他们没有写出出色的作品,也就湮没无闻了。
老百姓崇尚官本位,认为做了官就什么都好了。其实,他们只是看到了官员手中权力的作用,而书生们寒窗苦读的时候还不具备“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一旦做了官就被官场的酱缸文化所熏陶,也就慢慢失掉了原来的政治理想,变得世俗起来,变得为所欲为起来。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多缺乏限制,缺乏监督,即便有人被参了一本也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比他贪腐更严重的官员有的是,只因为他站错了队,或者被当成“弃子”,要让决策者“丢卒保车”了。也就是说,做了官就要抛弃以前的书生意气,更不能犯了政治幼稚病,要学会站队,学会依靠豪强,学会官场那一套迎来送往,更要学会给上级送礼,以求有事的时候能够自保。但官员从来不缺银子,要是有清官家中没有银子,就会被同行暗暗耻笑,但表面上仍然要义正辞严地说,要像清官学习,还要提倡皇帝给他们树碑立传,评为楷模。其实,做官的心里都清楚,不贪腐的官员就不适合做官。
古代的官员大多不提自己的待遇,也不会公开财产,因为他们手中有这样的权力。从书生变身为官员,手中就会握有一定的权力,而权力确实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源源不断的好处。如果说科举考试的时候那种做文章的写法可以为做官判案提供帮助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用曲笔来写,甚至连曲笔都不用,任意杜撰案件的卷宗了。缺乏监督的权力就会泛滥开来,一个人说了算,又摆平了上级,连同上级官员都是这样,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制衡权力呢?
老百姓不敢和官员斗,民告官一般都告不赢,只能被欺负。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就不如顺从这种制度,让自己的儿子去参加考试,去做官,一旦做了官,也就可以光耀门楣了,亲戚朋友邻居都跟着沾光,飞黄腾达是在所难免的。也就是说,关键还是要考中,才能跻身到官僚队伍中去。于是就有了考到六十岁还在考的范进们,也有考不上而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的书生,或者漂泊在外,居无定所,或者选择了自尽,算是做了科举考试的牺牲品。
到现在,六十岁还参加高考的已经不多,或者说非常稀少,可能社会真的进步了。但对于官本位的崇尚却一直没有消失,有时候反而愈演愈烈,让人们不禁要拿出来批判一下,但还是要让自己的儿子考大学或者做官的,因为他们坚信权力的作用,坚信官大一级压死人,坚信官员说话管用……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帝国酒局“局中局”
下一篇: 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复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