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侍卫在历代中的属于地位较高的职务,其侍卫制度是在清朝尚在关外时就已经确定的。侍卫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皇帝的安全,因此,当时的侍卫基本上都是从八旗中挑选的精兵强将。
1644年满人入关后,即使其他职务会增添一些汉人担任,但侍卫仍是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原因是满人入关后与汉人的冲突一直存在,即使到康熙时期仍然爆发过不少的汉人起义。
也就是说,当时的侍卫个个都是八旗中的精锐士兵,都是有真功夫的。晚清照片里的他们,个个膀大腰粗,手持各式各样的武器,面露凶光,眼神里透露着凌厉。
康熙中后期,世界逐渐趋于稳定,满族政权也开始稳定。皇帝的安全性逐渐提高,侍卫也不再局限于满人了。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颁布了:“擢武进士之擅于骑身者为侍卫,附于三旗。”
这是清朝时期,皇宫中第一次有汉人当侍卫。与此同时,侍卫的工作范围也逐渐扩大,除了保护皇帝,他们还会帮助皇帝从大臣那里收发奏折,并参加一些礼仪场合,如祭祀、出巡、阅兵等。
在这些场合,穿着黄马褂的侍卫本身也成了仪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即使他们成了仪式的某种“装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侍卫的。自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侍卫职位向汉族人开放以来,满洲其他旗人和朝廷官员也有了不同的晋升道路。
侍卫分为正三品一等侍卫,正四品二等侍卫,正五品三等侍卫和正六品蓝翎侍卫。我们知道,侍卫因为经常在皇帝身边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最快的被皇帝看到。不过,由于侍卫的身手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至少是官升一级外调的
换言之,只要你成为一名侍卫,哪怕是最小的蓝翎侍卫,出来后也会有正五品的身份。比如,和珅就曾经是蓝翎侍卫。后来,他被提升为二等侍卫。等他出去后,就被安排了户部郎中的职位,正三品。又因为侍卫和皇帝之间关系比较亲近,他慢慢得到皇帝的宠信,进而升到一品官员的地位。
因此,侍卫职位在清代非常受欢迎的,基本上都是由朝臣或皇室子弟们担任。不过,从侍卫来源增多以后,侍卫的质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嘉庆年间,就出现了多起由于侍卫的疏忽而导致的乱子。
侍卫也不全都是来自权贵子弟。以董海川高徒宫宝田为例,他是清朝最后一位大内侍卫总管,八卦连环掌的创始人,也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传闻他年轻时能立在蛋上而不破,水上漂移而衣不沾水,先后担任慈禧、光绪的贴身侍卫。
清朝灭亡后,他首先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做事,曾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军总教练,张作霖还多次在险境中被宫宝田救出。后来,在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的专列被炸毁,但不巧的是这次宫宝田却没有随行。
宫宝田为感到愧于张作霖,于是他收拾好包袱,不再接受任何人的聘用,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后,宫宝田觉得国家危在旦夕,虽然他没有能力救国家于水火中,但他可以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报效祖国的年轻人。
于是,他开始在民间组织了数十个八卦拳社,广收弟子,并将自己毕生所学悉心传授给大批武术学者,以推广和弘扬武术。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胶东军区总司令许世友都曾专程来访。宫宝田教授了我军一套适合近距离打击的技巧。
可以这么说,晚清的大内侍卫是鱼龙混杂的,既有各种各样的达官贵人将不学无术的孩子塞过去,又有像宫宝田这样真正拥有一身绝学的爱国志士。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没有清初那么强大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奥匈帝国为何存在51年就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