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手迹
广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从 1929 年 3 月至 1932 年 8 月,毛泽东先后五次到广昌从事革命活动。《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毛泽东第二次广昌之行于马背上哼成的。
1929 年底,古田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但此时形势依然严峻,国民党正组织赣粤闽三省对闽西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而闽西根据地经济困难,部队给养匮乏。于是,红四军前委决定,由朱德率主力第 1、3、4 纵队到连城一带筹集给养,毛泽东率前委和第 2 纵队留守古田。朱德在宁化、石城、广昌开辟新区,还打下广昌城,之后率部到宁都东韶隐蔽起来。1930 年 1 月 16 日,朱德派人通知毛泽东到东韶来会合,准备会合后相机与赣西党组织和地方红军取得联系,共同行动。此时,毛泽东因敌军“会剿”,已于 1 月 7 日率前委和第 2 纵队离开古田,经宁化、清流、归化,前来寻找朱德。
1 月 19 日,毛泽东率部到达广昌塘坊。次日一大早部队出发,日行 80里,于当晚到达广昌县城。途中,在白水寨(今赤水镇)龙井上击溃反动靖卫团,并俘获国民党县政府部分人员和靖卫团官兵。21 日,毛泽东在县城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就进军吉安争取江西全省胜利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讲。毛泽东在广昌接到朱德送来的消息,立即率领部队折向头陂,23 日与朱德在东韶胜利会师。
红军在广昌境内行军途中,大雪纷飞,但红军将士精神抖擞,勇往直前。毛泽东带领部队扬鞭策马,触景生情,吟下了光辉词章《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切 。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冻不翻 。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毛泽东此次到广昌后不久,广昌甘竹地区 9 个乡、村革命委员会在甘竹街召开了 2000 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成立甘竹区革命委员会;甘竹党组织开始酝酿土改分田地;柯树、吴坊、陈田、芦畲等地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和农民赤卫队,农民纷纷奋起与地主、土豪劣绅作斗争;尖峰源头和驿前贯桥等地农民也酝酿着打土豪。整个广昌的革命势头高涨,为红色区域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4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