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安天下,数语逆人心。
在古代,有许多人都具有远大的抱负,他们或是希望自己坐上最高的位置,闻名于世,或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贤明的君主,尽心辅佐。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以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如果抛开立场,单看史册,并不能分辨出一个人究竟是好还是坏。
历史靠这些能人志士来推动,无论立场如何,他们的才能都被我们看在眼里,朝代更迭时将领们能够展现文韬武略,而权势平衡后的皇权争夺能够展现出谋士的运筹帷幄。
元末明初就有这样一位谋士,运用自己的能力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莫大的帮助,让他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取得了胜利,而这位谋士很有个性,在朱棣称帝后,曾送此人一群宫女,可他却跑到寺庙中睡觉。其中有何故事呢?
姚广孝其人
姚广孝,1335年出生,长洲人。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中,在14岁这一年,他剃度出家,法号道衍。他虽然修行的是佛教,但对阴阳术数也很有兴趣,后来,他拜了席应真为师,专门学习此道。
当然,他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佛门弟子,所以在学习阴阳之术的同时,从来都没有落下过对佛法的钻研。年少时的努力让他成为了一个精通佛教和道教的人,而他对知识的渴望又不仅仅止步于此。
在掌握佛、道两教的同时,他又对儒家传统思想很感兴趣。基于此点,他私下对儒家思想也有很深的研究,对于普通文人来说,精通一教已是难得,而姚广孝作为一个出家之人,竟然同时精通三教,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理想抱负,姚广孝都可以算是当时的佼佼者。
在当时,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之后绝对不会是池中物,而姚广孝本人也有着雄心壮志,希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人才之后能够有所建树。他年轻的时候,正值元朝末年,他并没有什么机会施展才华,于是,他便一直养精蓄锐,等待最好的时机。
经过多年的沉淀,他终于在中年的时候有了进宫的机会。那个时候马皇后病重,朱元璋下令让通儒僧们进宫,这个身份对姚广孝来说正合适,所以他成功进入了皇宫,但他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获得朱元璋的青眼,而是以一个普通僧人的身份在宫中住了两年。
姚广孝就这样在宫中继续韬光养晦,一直到两年以后,马皇后去世,他被朱元璋选中,作为高僧,随侍在朱棣身边。姚广孝抓住了这个机会,和朱棣建立了密切
地
联系,成为了至交好友,并且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争得了皇位。
帮助朱棣称帝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朱元璋还在殚精竭虑地打天下,朱棣很少能够看到自己的父亲,甚至在七岁的时候才等到了朱元璋给他取名字。
朱元璋称帝后,朱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子,他开始接受身为皇子的一系列培养,在13岁时就被放置到了军营里接受严格的训练,16岁时又被放到了民间体验百姓们的疾苦。
朱棣是个悟性很高的人,这一系列的培养让他的能力和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他20岁这一年,他被封为了燕王,有了自己的封地,由于之前体验过平民百姓的生活,所以他很懂得如何治理一方土地,此外,因为他从小就被锻炼出极高的军事才能,所以十分擅长行军打仗,经常被朱元璋任命为将军挂帅出征。
由于他做出了很多功绩,所以在百姓和朝臣的心中都有很高的威望,人们希望他成为太子的呼声也很高。可惜朱元璋却不这么想,他坚定地立了朱标,也就是他的长子作为太子。
朱棣对此虽然朱元璋的决定有所怨言,但是这种怨从来都没有迁怒到朱标本人身上。因为朱标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不仅一心为善,而且对兄弟们一直很好,所以如果他将来成为皇帝,朱棣心甘情愿做一个臣子。
可惜,朱标在被立为太子后没几年,就因为生病而去世了。朱棣本以为,自己这下可以有机会了,没想到朱元璋一点余地都没有留,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了朱标的儿子。
若是让朱标来当皇帝,朱棣勉强还能忍一忍,可是皇位传来传去,竟然传到了自己的侄子手中,这让朱棣如何甘心?所以他和姚广孝说了自己的想法,而姚广孝在对如今的局势整理一番过后,开始劝说朱棣谋反。
姚广孝帮助朱棣找到了很多谋士,而朱棣也按照计划在朝中不断拉拢人心,眼看着他们就要做好准备的时候,一个侍卫突然背叛了他们,向朝中通风报信,朱棣无奈之下,只好提前起兵,在击退朝廷的军队后,乘胜追击,一路杀进了京城,成功夺得了帝位。
送姚广孝一群宫女
朱棣成功登上了帝位,姚广孝也作为开国功臣受到了重用,让自己的一腔才华有了施展的平台。
在二人共同励精图治的过程中,姚广孝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所以朱棣就多次劝说他还俗,结婚生子。朱棣称帝后,曾送给姚广孝一群宫女,可姚广孝却跑到寺庙中睡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实在没有还俗这个想法,并且如果他真的没有抵御住皇帝的诱惑,那么未来他在皇帝面前的可信度就会大大下降,甚至会让皇帝追本溯源,怀疑起他当初出家的真正原因。
姚广孝始终是聪明且清醒的,他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又是应当舍弃的,所以他才能够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堂之中始终受到重用,成为了一个皇帝眼中忠君爱国的好臣子,在千年之后依旧博得美名。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3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