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凰浦”还是“黄埔” 这个地名居然与蒋介石相关

黄埔文化遗产 2023-09-20 04:41:09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广州有“黄埔军校”、“黄埔大道”、“黄埔古港”...这里许多事物都能与“黄埔”这两个字扯上联系。“黄埔”二字不仅珠三角地区人人都知道,放眼全国,也称得上是我国人民最耳熟能详地名之一啦!

说到这你是否也好奇如此闻名遐迩的“黄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新奇的故事隐藏在背后?

“凤浦、凰洲”还是“凰浦”(Wanpooh)

“黄埔”的来历据说与一种神鸟有关,此鸟名曰凤凰。大约在南宋时期,岭南黄木河南岸有一个小村庄,该村面向珠江,呈椭圆形,开村时仅有有黄、关、卫3个姓氏的人,一直到了宋朝末年才先后又来了罗、冯、胡、梁4姓居民。

这个村子风光秀丽、鱼虾成群、树木葱郁。一日,一只凤凰翩翩飞来,五彩羽毛在空中飞舞,它到河浦边喝水歇脚,用河水梳洗毛发,被村里的人们发现。 村民认为,这是吉祥之兆,纷纷聚集到河边居住,之后从这里出海捕鱼,通常能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又因为古时该村外便是江边泥滩,称为“浦”,凤凰来访后村子便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所以这条村庄从此被命名为“凤浦” “凰洲”。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成为了最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清朝时外国船员逐渐增多,这些西方人为了适应他们的发音习惯,把“凤浦、凰洲”读为“凰浦”(Wanpooh),久而久之,“凰浦”之名日着,“凤浦、凰洲”称谓反而被人淡忘。

后因这里黄姓居民较多,且是开村人,故改为黄埔(取“浦”字谐音“埔”)。但是现在在黄埔村的牌坊上,依然有“凤浦、凰洲”这两个词。

清道光年间,文人冯翔曾这样描写黄埔古港:

杰阁嵯峨凤浦中,海帆层出虎门东。

朅来喜阅梯航遍,一统车书万国同。

由此可见黄埔古港当年万舶争先,云帆幢幢的贸易盛景。

黄埔古村的称谓并没有消失,“凤浦”和“凰洲”一直被传承下来。村内天后宫还有一副出现于同治二年的对联,曰:

迹着莆田恩流凤浦,

德敷海国泽被凰洲。

居然与蒋介石有关?

关于“黄埔”地名的由来,还有另一个说法。

南海神庙前的珠江河段古称为“黄木之湾”,整个河段称为“黄木湾”,沿河两岸都称为“黄木”,由于广州当地乡音的关系,“黄木”遂慢慢转变成“黄埔”。

另外,“埔”用于地名时,原本通读为“[bù]”。“黄埔”即应读为“[huángbù]”。而因后来的“陆军军官学校”建校于此,据说是蒋介石后来将其称为“黄埔军校”。

蒋介石方言很重,他误将上海黄浦江之“黄浦”与“黄埔”混淆,而将“黄埔”读为“[huángpǔ]”,世人不知,因而皆有此误读,现却已成为黄埔的正规读法。词典中“埔”字读为“[pǔ]”的也唯有“黄埔”而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3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