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地提高。出门都是以车代步,要出远门可以坐飞机也可以坐高铁,基本上不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到想要到达的任何地方。这在古代的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古人的智慧依旧不容小瞧,甚至有些东西连现在都复制不出来。
比如说隋朝出土的一座大粮仓,隋朝虽然是一个比较短命的王朝,仅仅维持了38年。但是却干出了不少惊动一时的大事。尤其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隋炀帝杨广本名为杨英,出生于公元569年。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次子,根据史料记载,杨广年少时便十分的聪慧,且长相俊美。公元581年,杨广被册立为晋王,并参与灭陈朝之战。公元600年因功被册立为了皇太子,4年后继位登基。
杨广继位之后,干了很多堪称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但却有好有淮。比如说开创并实习了科举制度,正因为有了科举制的出现。穷苦人家的孩子才有了飞升一跃成高官的希望,在此之前官职几乎被世袭贵族所垄断。
然而隋炀帝杨广却又将大好的江山都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上,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贯穿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使得南北运粮更加方便,水路运输的成本大大下降。然而为开凿这道运河,不知道多少奴役了多少无辜百姓,使得民间怨声四起。
除了开凿这道隋唐大运河外,在当时还有一项大工程也是受到了全国的瞩目。甚至于建造技术连现代都无法超越,这道工程便是隋朝时期的含嘉仓。之所以说无法超越便是因为如今储存粮食的方式已经和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古代大多都是地下储粮,隋代是古代地下储粮技术发展的顶峰时期。隋文帝时设仓分为两种,官仓和义仓,前者发放给官员,后者则供灾区所用。根据史料记载,文帝末年的存粮可供政府5,60年之用。到了隋炀帝,粮仓规模就更大了,其中着名的便是含嘉仓。
含嘉仓始建于隋炀帝即位后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含嘉仓的面积东西宽约 600 米,南北长约 700 米,总占地面积 42 万平方米,在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仓”。到了唐玄宗年间,含嘉仓储粮为583万石,占了将近全国储粮量的一半,换算过来大概相当于1亿斤左右。
含嘉仓的管理制度极为严格,《旧唐书》记载:“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粮仓还分为里仓和外仓,这样便保证了粮食不会潮湿,而且也不会塌下来。
根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所建造的这个含嘉仓,里面储存的粮食。一直到隋朝灭国后唐朝时期都还没有吃完。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近代考古学家重新挖开粮仓之时,在粮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的谷子样颗粒。取出去第二天之后还发芽了。这算得上是一个工程奇迹了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2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东汉末年的卖官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