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武侠宗师金庸去世3周年: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

闻舞视界 2023-09-20 03:30:58

文江湖小舞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从懵懂少年时第一次爱不释手地读完了《神雕侠侣》,我就对金庸在作品最后借助一代神雕大侠杨过之口说出的这几句气势十足的告别铭记于心,只是人到中年,成为三个孩子父亲的我仍感觉还是曾经那个少年,却已与敬仰的宗师别过3年,且无再会之日。

其实,对于作家和读者而言,只要作品永流传,就永远不会就此别过,更不会相忘于江湖,就像在金庸先生去世3年后,我们还能够将先生的经典散文捧读于心,“莫若相逢于江湖”。

在这本集结了金庸从中年办报到晚年归隐写下的多篇罕见文字的《莫若相逢于江湖》扉页上有一段文字特别能够打动你我,“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我们扬鞭策马,长亭短憩,回眸驻足间,即是一场相逢。相遇不过一瞬,却一生回首,念念不忘。江湖中相逢偶遇,却注定奔向迥然不同的宿命。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最后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

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境,每一次读金庸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是一场相逢。就我个人观感来说,少年时代阅读金庸,是情义江湖的肆意恩仇,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中年再读金庸,作者已去,直叫人忍不住感慨人生太短,江湖太大,唯愿有缘江湖再见。

当读遍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愈发理解了什么叫“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并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沿着金庸在小说中的每一个叙事走在那些如雷贯耳的地名,浪迹江湖,游历人生。

这样的旅程就如同重温一遍让很多80后心心念念至今不能忘怀的单机武侠经典《金庸群侠传》,沿着长江黄河逆流而上,从姑苏燕子坞到西域雁门关,从昆仑秘境星宿海到极寒之地侠客岛,走遍金庸笔下的每一处景点。

金庸的小说在剔除了武侠元素之外,其实就是都市饮食男女的普通言情故事,也可以是名山大川盛迹导览图,抑或是是中华文化简谱,于我而言,更愿意将其当成是与作家江湖偶遇的心灵之约。

不过,在金庸先生逝世3周年之际,武侠泰斗领衔之作《莫若相逢于江湖》却让我在散文的维度,感悟到了金庸对人生、对历史、对文化的另一种叙事,相较于小说含蓄的笔触,在这些记述自己恣意人生的文字中更能感受到先生的博学多才、阅历丰富。

比如,在《旅游寄简》中他将日本东京椿山庄称之为“世界各地所到过的餐馆之中”的“第二位”,仅次于杭州西湖的“西子宾馆”;他描述的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甚至连“滋味不佳的蛋糕”都让我有去品一品的冲动……

在金庸先生逝去三周年之际,于我而言,对他的纪念就是仔细阅读完《莫若相逢于江湖》的每一个字,重新通关一次《金庸群侠传》,沉寂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体悟金庸肆意切换的笔触……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1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