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时有很多名将,比如王翦、王贲父子,比如蒙恬、蒙毅兄弟等等,而秦末与项羽对决的却是章邯,只因秦朝开国名将大多已经不在。
秦灭六国时的名将。
秦灭六国时名将辈出,比如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参与了灭赵、灭楚、灭燕的战争,他的儿子王贲则参与了灭赵(赵国残余势力代王嘉)、灭燕(逃往辽东的燕国残余势力)、灭魏、灭齐的战争;灭韩的战争则由内史腾指挥,曾在灭楚之战中战败的李信则参与了灭燕的战争。
除此之外,还有参加灭赵的杨端和,参加灭楚之战、逐匈奴七百余里的名将蒙恬,蒙恬父亲蒙武则随王翦参加了灭楚之战等。
秦亡时“消失”的名将。
在秦朝末年战乱四起时,蒙武已经在公元前219年前后去世,蒙恬和蒙毅也在公元前210年分别被秦二世逼迫自杀和囚杀。
王翦生卒年不详,但在秦国灭楚时王翦已经是老将,秦朝战乱四起时王翦很可能亡故,他的儿子王贲最后出现在史料上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之后并无记载,很可能去世。
而其他的比较逊色的将领李信等,生卒年同样不详,很可能已经死去,参加灭韩的将领内史腾,连姓氏都没有详细记载,可见并不是特别有名。
秦始皇统一六国损失并不是特别大,但在攻取百越时却损兵折将,可见攻取百越更难,而当时秦始皇攻取百越的主要将领分别是屠睢、任嚣、赵佗等,这些将领并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名将,可见当时很多名将已经去世,而蒙恬军团则在北方与匈奴作战,秦始皇已经没有多少名将可用,不得不启用新的将领担任攻取百越的主帅。
所以,在秦朝末年战乱四起时,当年随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名将大多已经不在,秦二世不得不启用章邯等原本没有太大名气的人担任主帅。
名将缺失的原因。
秦国奖励耕战,在秦的历史上名将辈出,为何在秦朝统一六国后不再有名将?
其实,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秦统一后,不再有大量的战争锻造将领,有潜力为大将的人不被发现;另一方面,秦统一六国后,山东六国的人才已经纳入大秦帝国,他们或者入仕秦,或者成为怀念旧国不肯为朝廷卖命的人(比如项羽等)。如果能得到足够的战争历练,名将也会出现。
比如,秦朝任用章邯为平叛主帅,而名不见经传的章邯并不是无能之将,他率领秦军打败势头正盛的张楚政权周文大军,击杀楚军项梁,围攻复国不久的赵军势力,可见,章邯也并非泛泛之辈,如果不是遇到了项羽,如果不是秦朝行将就木,如果不是后世学者凸显项羽,章邯也许就是那个时段秦朝的名将。
对此,大家认为呢?
参考文献:
?《史记》,《中国通史》。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28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