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西游记》西天取经真相揭露:如来和玉帝操作的“三教互传”行动

追梦的记忆留痕 2023-09-20 02:21:46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很多人的直观印象都是李世民派唐僧去的,但孙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可不是李世民能调遣的。

实际上西天取经是由佛教首领如来和道教首领玉帝牵头,以观音为实际操办人,然后拉拢儒教首领李世民参与进来,进行的一场“三教互传”行动。

一 为什么要取经?

当时的格局是,道教和佛教分别在东天和西天流行,玉帝想要把道教渗透到西天去,如来也想把佛教在东天的影响力扩大。通俗点讲,就是两边加强文化交流,和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把中国的文明传到欧洲去,再把欧洲的一些产品传到中国来是一个道理。

本来双方每年都有交流,玉帝每年召开一次的蟠桃大会就是这样的交流平台,但这种平台更多只是吃吃喝喝互致友好的,如来每年派去的也都是些小字辈,比如观音菩萨。

很多人可能有一个误解认为观音很厉害,实际上她只是在《西游记》里露面比较多而已,当时如来以下的人物排名是这样的:三千诸佛、八大金刚、十八罗汉,然后才是诸多菩萨、诸多比丘。

因此观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层干部,她参加蟠桃大会就是来吃桃子的,并不能沟通一些高层面的事情。

那玉帝和如来为什么不会面谈呢?因为两教渗透传播不是小事,尽管如来和玉帝都有意向,但一来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怎样,二来双方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这个是重点,后面会详解),三来两人都是领导人不能轻易亲自去对方地盘。所以虽然有意向,这事还是暂时搁着。

这种情况随着孙悟空大闹天宫迎来了转机,玉帝一看机会来了,顺势请如来平叛,这样相当于给对方台阶下,“你到我这来不降身份,因为我搞不定了请你来帮忙的”。

如来自然也心领神会,二话不说赶过去把猴子压下去了。完事后两人接触了一下,发现双方的需求是一致的,于是一拍即合,开始谋划相关事宜。

两教互传的事看着简单,实际上困难重重。因为当时双方内部除了如来和玉帝这两个实权领导人,还有一些份量很重的保守派。代表人物是道教的精神领袖太上老君和佛教的精神领袖燃灯古佛。

这些人实力比较强,而且不太同意两教互传的事(后来取经路上很多妖怪都是这两人放出来的),所以为了掩人耳目,如来和玉帝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把儒教的首领也就是地上的皇帝拉进来。

具体操作就是让皇帝出头,以他的名义组织取经行动,但取经的人还是佛道两派的。

策略定下来以后,就让观音来操办具体的事宜。为什么是观音?因为她职位低,不太容易引起保守派们的注意,也就是说大家会认为一个中下层干部负责的事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这样就放松警惕了。

二 观音怎么操办取经事宜的?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等到事情谋划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又碰到地上混战连连,一直等到李世民做皇帝才稳定下来,于是观音开始出马干活。观音的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来看看她是如何操办的。

当时的民间普遍信儒,追求的也都是名和利,李世民做为领头人,也是一代豪杰,不是轻易能搞定的。但李世民毕竟是人,是人就会怕死,所以观音决定以此做为突破口。

于是李世民突然就生病了,魂魄被勾到地狱里去了,在那里遇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有以前被他杀死过的成千上万个士兵。这些人不投胎也不转世,都在那等着他下来。

接着地藏王很“热情”的带他参观了六道轮回和十八层地狱,并“周到”的详细介绍了十八层地狱里的各种设施和操作流程。

这下李世民被吓住了,然后地藏王又说他命不该绝,还能活二十来年,但是有一个条件,回到凡间后找一些和尚念念经超度超度这些亡魂。

李世民立马答应了,回去后先是修建了一座相国寺,接着办了一个水陆大会,规模超大,并在大会上选出了高僧玄奘法师。玄奘年纪不大但是懂的多,于是李世民封他为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可以统领天下和尚。

这时候观音“及时”现身,对李世民说西天有三藏大乘佛经,只要取回来就可以超度恶鬼。李世民立马就让玄奘去把经取回来,还和他结为兄弟。

而且作为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想要顺便宣扬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功,于是搞了一个取经文牒让玄奘带上。所以后面我们看到唐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找国王盖章,从不绕路,而且言必称“东土大唐来的和尚”。因为取完经文牒要给李世民看的,上面必须有这些章才能证明他来过这些国家,而那句“大唐来的和尚”,就是在完成李世民交待的宣传任务。

我们都知道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金蝉子是如来的弟子,所以他是如来的人,而八戒和沙僧都是玉帝的人。孙悟空则是局外人,之所以要把他搞进来,前面分析过了,要掩人耳目。他本事不错,又没什么后台,正好打消保守派们的疑心。

只不过后面孙悟空成长得很快,看懂了局势后开始从卖命转向厚黑,终于赢得一个佛位,这个是出乎如来等人所料的,这一点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解读过了。

唐僧上路后,在观音的操作下,悟空和八戒、沙僧先后入伙。于是一个以取经为名,实则为“三教互传”的行动正式展开。

三 三教互传实现了吗?

唐僧师徒四人代表着三股势力,肩负着重大使命,即要平衡各个势力的宣传力度,又要对抗佛道内部的保守派,所以一路上注定不轻松。

取经路上大部分妖魔鬼怪都是佛道派出来的,这里面即有因为他们宣传不到位出来给他们敲警钟的,也有保守派放出来的。这些妖里面,又以天庭派来的最多,为什么?因为唐僧等人对道教宣传不力。

唐僧每到一处,自我介绍都是“贫僧是东土大唐贞观天子李世民驾下差往西天拜我佛如来取经的”,这句话很明显了,“我是大唐派来的,去西天取经”,有李世民有如来,就是没有玉帝。

所以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也在博弈,唐僧是如来的弟子、李世民的把兄弟,自然不稀罕玉帝,但八戒和沙僧是天庭的人,看到师父这种态度,自然就要磨洋工。悟空则不明显站队,他纯粹是为自己的利益在拼。

三教互传实际上只做到了两教互传,就是儒学西渐和佛学东传,因此天庭很恼火,动不动派人下来捣乱,此后到了接近西天如来的地盘才有所收敛。

所以西天取经虽然是由如来和玉帝牵头,但实际获益最大的是儒教,佛教也有得到传播,道教则收获不大,这也预示了后来道教的衰落。

有关西游记的故事。

西游记分集介绍第1集 在东胜神州傲来国海滨的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一日,仙石轰然迸裂,惊天动地,化出了一个石猴。这石猴灵敏聪慧,他交结群猴,在水帘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为美猴王。美猴王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漂洋过海,来到一所渔村。他拾得衣衫,偷来鞋帽,并去饭馆饮酒吃面,闹了许多笑话,也学了几分人样。猴王一路寻访,终于登上灵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见了菩提祖师。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从此悟空参禅悟道,学习武艺,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花果山上,群猴却面临危难。悟空驾云回来,与混世魔王展开了一场厮杀。

--------------------------------------------------------------------------------

西游记分集介绍第2集 美猴王战胜了混世魔王,花果山上喜气洋洋,小猴们每日操演武艺,十分快乐。悟空闯入东海龙宫,向龙王索取镇海神针——如意金箍棒。这棒虽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却大可撑天着地,小可变针,藏入耳内。悟空酒醉睡去,忽见两个阴差前来索命,悟空大闹阎罗殿,命判官取出生死簿,一笔勾去了猴类的生年死月。龙王、阎王上玉帝处告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抚猴王,请他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马温。当悟空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马夫后,大怒之下回转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称齐天大圣。玉帝不能容忍,叫托塔天王与哪吒率领天兵神将,杀向花果山。

--------------------------------------------------------------------------------

西游记分集介绍第3集 身高力大的先锋巨灵神,敌不过乖巧伶俐的孙悟空,哪吒足踏火轮赶来救援,也被打得丢盔卸甲。玉帝只得二次招悟空上天,准他为齐天大圣,并派他掌管蟠桃园。王母娘娘要开“蟠桃盛会”,七个仙女到园中采摘仙桃。大圣听说王母娘娘没有邀他参加盛会,便驾上祥云,直奔瑶池宝阁。他痛饮仙酒,偷吃仙丹,带走仙桃,回转花果山。在观音的推荐下,玉帝派二郎神收缴悟空。悟空与二郎各显神通,大战不休,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从空抛下金刚套,将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将悟空押上斩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烧,却丝毫无损。群仙献策,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兜率宫,投入八卦炉中,用三味真火烧炼,不料过了四十九日,猴王依旧活泼乱跳地蹦出丹炉,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

--------------------------------------------------------------------------------

西游记分集介绍第4集 玉帝请来西天的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斗法,悟空翻不出如来掌心。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天宫举行安天大会,欢庆收服妖猴,天下太平。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历经雨雪风霜。五百年后,观音奉旨到东土寻找取经人。他变化为老和尚,在长安酒店中了解到高僧玄奘的身世,选他去取经。玄奘姓陈,父亲得中状元,携夫人赴仕途中被强盗所害,贼人掳去陈夫人,夫人生下遗腹子,忍痛将婴儿放置木板上,投入江流中。金山寺长老救起婴儿,取名江流儿。日后,成长为高僧玄奘。玄奘立志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结为兄弟,将观音所赠袈裟赐予玄奘。玄奘只身上路,夜宿猎户茅棚,想到明天就要跨越两界山,勾起思念故国之情,辗转难寐。

--------------------------------------------------------------------------------

西游记分集介绍第5集 悟空曾经观音指点,愿皈依佛门,日夜等待取经人。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如来的压帖,救出悟空,为他取名孙行者。师徒同行,夜宿农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马消失,悟空寻到鹰愁涧,与小白龙恶战,不曾取胜。夜间,三强盗来打劫农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责他杀生,悟空赌气离开师父。在东海老龙王劝导下,悟空回心转意,并从老龙王的讲述中,明白了西海龙太子的遭遇。唐僧独自西行,路遇观音变幻的妇女,赠他织锦花帽,并教以紧箍咒。悟空回到师父身边,戴上了花帽,从此便受到了紧箍咒的制约。观音前来点化,小白龙变成了唐僧的白龙马。

《西游记》第八回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游记》第八回为: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主要内容:

如来辞别了玉帝,回到灵山大雷音宝刹,不觉已过千年。一日如来观天下,见东土贪淫乐祸,便让南海观音菩萨在东土寻一个善信到如来处求取真经,以劝人向善。如来一番吩咐并赐了袈裟、锡杖、金紧禁三个紧箍儿。

菩萨领命与徒弟惠径去,途中收了被贬下界的卷帘大将、天蓬元帅为徒、齐天大圣为徒,分别取名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并嘱咐他们各自等待取经人。菩萨与徒弟径奔东土,不多时便来到长安城。

扩展资料

结局:

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完满。于是唐僧师徒继续腾云驾雾将真经送往长安,向太宗交割了真经,随即又复转灵山,唐僧师徒在如来身边就职。

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命为八部天龙,还于龙身。孙悟空成了正果,紧箍咒也自然脱落。从此以后,唐僧师徒各回本位,西天取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9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