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骁勇作战的忽必烈开创了大元帝国,为何当时不少蒙古人不喜欢他

细究历史 2023-09-20 02:01:14

蒙古很多传统宗亲并不喜欢忽必烈,主要是和忽必烈采取的政策有关。

忽必烈对汉地的统治。

蒙哥担任蒙古大汗后的1251年,任命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负责汉人地区的统治,主要是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

这一地区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文化也更加先进。

这一地区和蒙古其他地区不一样,统治的百姓以农耕经济为主,忽必烈管理这一地区,自然和蒙古的其他宗室不同,逐渐产生矛盾。

日后,忽必烈也是凭借着这一地区的富庶,赢得了对阿里不哥和西北诸部的胜利,最终开创大元帝国。

忽必烈重用汉臣。

很多蒙古传统实力派不支持忽必烈,很大原因是忽必烈重用汉人。

忽必烈得到蒙哥汗的任命后,先后任命汉人的儒家人士整顿吏治。

忽必烈积极结识中原地区的文人名士,主动熟悉中原汉人地区的相关情况。在忽必烈的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人为主的知识分子,为忽必烈出谋划策。

忽必烈身边的早期汉人知识分子主要有窦默和姚枢等人。窦默给忽必烈讲解中原地区的三纲五常、上下尊卑等文化;姚枢则给忽必烈讲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忽必烈在和林时结识了名为子聪的僧人(后来赐名刘秉忠),是一个博览群书、汇通天下的大才子。靠着一身才华,经常为忽必烈出谋划策,得到忽必烈的重视。

在公元1250年时,他就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了: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的谏言。

他劝忽必烈要改革当时存在的弊政,减轻赋税和差役,劝课农桑,兴办学校等等。

除此之外,忽必烈还重用了许衡、郝经、张文谦、赵璧等汉人名士。

忽必烈对汉人非常看重,自然让传统的蒙古贵族鄙夷,他们不喜欢忽必烈重用汉人的态度和行为。

忽必烈采取很多中原王朝的政策。

忽必烈奉命经略汉地,自然需要采取不同于大草原的政策,积极采用中原王朝的统治策略,这些都惹得蒙古贵胄的不高兴。

忽必烈接受蒙哥经营汉地的命令后,在原来金国的首都汴梁建立经略司,并且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等地,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忽必烈提出了“行汉法”等政治策略,加强了对汉地的管理,但这些政策不为传统的蒙古贵族所容,他们不喜欢忽必烈,这也是后来不少人支持阿里不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见,传统蒙古贵族不喜欢忽必烈,主要是忽必烈采取了“汉化”的政策,这影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自然不喜欢他。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文献:

《元史》,《中国通史》。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9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