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郁郁而不得志的时候,就要去修养自身的高尚品德,而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就应当为天下的百姓谋福利。
2.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良好的品德可以影响身边的人,要做公众的领头人,其道德水准就应该高于社会平均水准,事事处处皆应垂范在先,作出榜样。
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关爱别人,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敬爱他人,同样也能够同样的尊敬。
4.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出自《孟子·离娄上》。皇帝如果没有仁义,便不能够保全四海的疆土。如果诸侯不仁义,便无法保全其国家。
5.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此句为孟子赞美伯夷、伊尹、孔子所说。如果为了去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情,去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因此而得到天下,他们都是不会去做的。
6.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仁,是人类最安全的居所;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途径。
7.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制度一旦确立,领导者就要坚决执行,绝不能超越于制度之外,一旦领导者的行为达到了表率的作用,那么下属就会纷纷效仿,并能心悦诚服地严格要求自己。
8.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出自《孟子·尽心上》。古代的人们,在得意之时,便会恩济人民。在不得志的时候,就会修养自身的高尚品德,而显现于世。
9.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出自《孟子·离娄上》。官吏们如果不仁义,就不能够保全他们自身的地位。平民百姓如果不仁义,就无法保全其生命。
10.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则典故是成语“拔苗助长”的由来,是指做出了一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急于求成,反而将事情弄糟糕。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8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