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金庸年谱简编》:金庸的第一部年谱

济南日报 2023-09-20 00:43:11

□本报记者 赵晓林

年谱,是用编年体裁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着作。大多是后人就其着述及史籍所载事实考订编次而成。

一部惹人注目的名人年谱近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说其引人注目,是因为这部年谱的“主人公”——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这部年谱就是《金庸年谱简编》。

这部书的作者严晓星是江苏南通人,媒体编辑。业余从事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着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金庸识小录》《金庸年谱简编》《条畅小集》《舟榻编》等,执笔《秋籁居忆旧》,辑订《庄剑丞古琴文稿》,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大家国学·金克木》《孙子二十讲》《唐诗之美日历2017》等,主编《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10册)、《现代琴学丛刊》(已出15种),执行主编《掌故》(已出8集)。

编着《金庸年谱简编》,源头要从2012年出版的《金庸识小录》说起。在该书的最后刊有“附录”,内容就是《金庸年谱简编》。但是,那个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和条件所限,材料并不充足,这部“年谱”非常“简编”。

自那之后,近20年的时间里,有关金庸生平的材料大量出现,作者除了细心搜集外,还曾面询金庸先生本人,亦多方寻访其故交,在那本“简编”的基础上披沙拣金,扩充四倍,更用珍贵图片数十张进行了展现,从而形成了目前最为翔实的金庸的生平经历及点滴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本部年谱没有作者个人情绪掺杂,不注出处,不作考订,只限于最扼要地交代谱主的言行和创造,在体裁上是更纯粹的年谱。

金庸的一生,就是近七十年来的香港史,而近七十年来的香港史,又是中国史的一面镜子。他是当得起“在这里读懂中国”这句话的,不止“有华人处皆有金庸”而已。《金庸年谱简编》的价值因此而愈加凸显。

金庸先生逝世于2018年10月30日,至今已经3周年,《金庸年谱简编》此时出版,当是一份最好、最真挚的纪念。

另外,《金庸识小录(增订本)》和《金庸年谱简编》此次同时出版。

作者酷爱乱读书,尤好金庸小说,阅读中随手考掘故实,索隐发微,出入于文学、历史、风俗、博物、西学之间,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而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

作者写金庸,小处着手,循旧有体例,就金庸着作进行解读,数百至千余字一篇,道出金庸小说中种种人物的原型、情节的蓝本及典故出处。虽是附着在金庸小说而进行的阐释,但旁征博引,涉及种种器物、名号、典故、引语等,有出于小说之外的价值。

本书内容大致分为议论与考证两部分,有理有据,翔实可信,是不可多得的小品文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7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