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AI第一股”之争:商汤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华夏时报 2023-09-20 00:12:45

“AI第一股”之争:商汤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见习记者 闫晓寒 北京报道

递交招股书不到三个月,商汤科技上市迎来新进展。

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发布公告,AI企业商汤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11月13日,商汤科技对《华夏时报》记者确认了该消息。

商汤与旷视、云从、依图在行业内并称“AI四小龙”。四家AI企业中,依图、旷视均早于商汤成立,但从营收规模和研发投入来看,商汤走在三家企业的前头。而按照此前资本市场对商汤给出的130亿美元估值,若成功上市,商汤或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最大的IPO。

三年半研发投入近70亿

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AI软件公司,主要业务为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其中,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扛起了商汤的营收大旗,并且两者的占比逐年提升,今年上半年两大业务收入占比合计超过八成。

从收入规模和市场份额来看,商汤是“AI四小龙”中的老大哥。

2018年到2020年三年间,商汤总计营收为83.3亿元。2021年上半年,商汤营收为16.5亿元,同比增长92%。 对比其它三家,2019年商汤30.3亿元的收入,达到了同期旷视的两倍,是云从、依图的三倍多。

市场份额方面,商汤也在另外三家之前。根据商汤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0年收入计算,商汤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公司。在202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商汤科技以1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过去三年半,商汤科技的研发开支及占比不断上升,研发投入金额从2018年的8.4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4.5亿元;占比也从45.9%提升至71.3%。

横向来看,过去三年半,商汤的研发投入近70亿元,远超其它三家企业。2019年商汤近20亿元的研发投入近乎是其他三家企业投入之和;到了2020年,其24.5亿元的研发投入是其它三家企业研发投入总和的近两倍。

四小龙谁是“AI第一股”

此次商汤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距离其上交招股书仅不到三个月。

在商汤科技之前前,AI四小龙的其他三家——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已经先后启动了上市计划。作为“AI四小龙”第一个申请上市的旷视,2019年就向港股提交了招股书,不到十个月便有消息称旷视已终止赴港上市进程,随后旷视从港股转战科创板。而依图在2020年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后,在今年6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2020年,云从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

从最新进展来看,云从的IPO步伐最快,今年7月已成功过会;今年9月,旷视科创板IPO过会;而依图至今上市仍未有新进展。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企业在港交所提交申请后,通常六个月内上市,商汤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后意味着很快就能在港股上市。“对于AI企业来说,港交所上市门槛并不算高,上市选择港股比A股相对简单。”

需要提及的是,即便AI行业商业化变现不易,也并未阻碍业界对AI行业的看好。根据商汤科技引用的沙利文报告,人工智能软件预计是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商业领域之一。2025年 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218亿美元,2020到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9%。

张毅认为,“资本对于AI行业总体来说是看好的,但目前有能力说服资本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后期需要持续不断的高投入,看不到盈利的曙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6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