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司马攸是司马师侄子兼嗣子,司马昭亲子与司马炎亲弟,很有才能与见识,也对其兄晋武帝忠心耿耿。可惜晋武帝宁愿传位给智力低下的儿子司马衷,也不传位给贤明有才的弟弟司马攸,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与西晋的迅速灭亡。那么司马攸度过了怎样的一生,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
过继伯父
司马攸
司马攸是司马昭与王元姬之子,自幼就十分聪明,长大后又喜爱读书,亲近贤人,擅长写文章,因此很得其祖父司马懿喜爱。司马攸的才能与名望都比其兄司马炎要高,因此也很得其伯父司马师喜爱。因为司马师无子,所以司马昭将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哥哥为嗣。
司马师
正元二年(255年),舞阳侯司马师病逝,弟司马昭掌握曹魏大权,嗣子司马攸则袭封舞阳侯。此后司马攸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管理军队很有章法,因此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司马昭因为权位来自于哥哥司马师,想要把大权交给司马攸。但是何曾等重臣反对司马昭废长立幼,坚决要求他立长子司马炎为嗣。司马昭考虑再三,担心死后司马炎与司马攸争位,于是立司马炎为嗣。
二,
辅佐武帝
司马昭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攸十分伤心。嵇喜便劝司马攸说:“将军是宗室近亲,担负着辅佐朝政的重任。普通人为了祖宗尚且爱惜性命,何况将军担负着天下的大业,怎么能过度悲伤呢。”司马攸于是稍微好转进食,赞叹嵇喜的忠诚。
晋武帝
不久司马炎篡魏为帝,建立西晋,封弟司马攸为齐王,让他总揽军务。司马攸处事公允,使得朝野安宁。晋武帝让藩王自行任免境内官吏,司马攸对此反对,上书说:“夏商周三代封土建国,是为了巩固统治,让子孙能够世代沿袭。现在大晋刚刚建立,制度还没有完善,况且任命各地官吏是朝廷的事,怎么能让藩王自行选择?”但晋武帝没有听从。
三,
尽心尽力
西晋
藩王的吃穿用度全由朝廷负责,司马攸对此表示反对,多次上书说:藩王的一切花销光凭封地的租税就完全可以负担,完全不需要朝廷供给,但晋武帝还是不听。
司马攸虽然没有前往自己的封地,但封地的官员他仍坚持由朝廷任免,封地的租税也完全分给当地的官吏与百姓,使得百姓对司马攸十分感激。
不久司马攸升任骠骑将军,虽然身为朝廷重臣,但依然谦虚和诚信待人。司马攸叹息朝廷用人不严,官吏做事过于苛刻,便下令让进行督查,一方面促使官吏尽心竭力的办事,一方面让朝廷重臣进行匡正。结果西晋朝廷内外安定,纷纷称赞司马攸贤德。司马攸又十分重视农业,鼓励生产,同时推崇节俭,反对奢华,使得民心依附。
四,
忧愤而亡
晋惠帝司马衷
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无力处理政事。晋武帝便找来朝廷重臣,尽心辅佐,司马攸得以担任太子太傅。司马攸对侄子司马衷也是尽心辅佐与劝谏。咸宁二年(276年),司马攸又升任司空、侍中、太傅,更加位高权重。晋武帝本来就因为父亲想立司马攸为嗣,对他心生猜忌,但是因为父母临终都告诫他要善待亲弟,而且也不想背上杀弟的恶名,所以一直待司马攸较好。
八王之乱
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此后晋武帝身体多病,太子司马衷能力低下,朝臣们都属意司马攸继承皇位。中书监荀勖因为善于溜须拍马而得晋武帝信任,但遭司马攸厌恶,所以担心司马攸即位后对他不利,便对晋武帝进言:齐王德高望重,很得民心,这会对太子产生严重威胁,不如将他赶回封地。晋武帝听从,便催促司马攸返回封地。
司马攸不想返回封地,知道是荀勖进谗,因而愤怒患病。他向武帝上书,请求留在洛阳为母亲守陵,但武帝不准。武帝多次派御医为司马攸诊病,但御医明白武帝心意,都故意谎称司马攸没病。武帝于是立即强迫司马攸返回封地,结果司马攸病情加重,于太康四年(283)病逝。
总的来说司马攸很有才能与声望,主张削弱藩王权利,是继承西晋皇位的合适人选,但也因此遭到其兄晋武帝的猜忌。晋武帝为了确保儿子司马衷能够即位,故意打压司马攸,以断绝其继承皇位的可能。最终司马攸不甘受晋武帝猜忌,忧愤而亡。若是司马攸能够即位,必定避免八王之乱,使得西晋长久延续。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山东省教科院开启“春秋巡回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