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同治帝为何年仅十九岁便早逝 且看他婚后都做了些什么事!

清风渡口 2023-09-19 23:22:42

清朝的同治皇帝登基时年仅六岁,离驭龙宾天只相隔十三年,也就是十九岁便英年早逝。尊贵的皇帝吃穿不愁,为何这般短命呢?

很多人都认为同治皇帝太过花心,寻花问柳乃是常事,最终染了天花之症,这才导致早逝的下场。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图片:年仅六岁登基的同治皇帝剧照

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已,时刻威胁着帝王的统治。历来,皇位之争都是朝中大事,稍有冲击便会血流成河。不过,同治帝却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咸丰帝的独子,不用担心有兄弟来夺皇位。

就算他年纪尚幼,这皇位也该由他继承。不过,虽没有夺位之争,但是同治帝却不得不面对夺权之争。而这个夺权之人还是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大清朝的命运也是败在她手中。

图片:幸运的同治皇帝剧照

咸丰帝去世之后,王朝变得动荡不堪,内有权势之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这样的局势,自然不是一个六岁的孩童能应对的。虽然同治已经继承了皇位,但是无法掌权。经过一番争权夺势之后,大权落到了慈禧太后的手中。

这样的局面其实是最不理想的,不管是哪一方势力执掌大权都不应该由慈禧来掌权。慈禧想效仿武则天,女性当权。可是慈禧误判了当前形势,也高估了自己的执政能力。

此时大清面临重重危机,经不起折腾,而慈禧偏偏却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大清的江山,也在她的折腾下一日不如一日。

图片:爱折腾的慈禧剧照

慈禧玩弄手段很有一套,玩出各种花样总算把大权紧握在手中。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慈禧的做法是非常无耻的,同亲生儿子争权夺势,已然半点不顾亲情了。

另外,当同治到了十七岁的年纪,慈禧还是不愿将大权交出。面对这样的形势,朝中大臣颇有争议,对慈禧霸权表示不满。如此一来,慈禧经不住舆论的冲击,只得做出一副不得不交出大权的样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狡猾的政客极其擅长表演”,慈禧就是典型的代表人。将大权归还之后,仍是用尽各种手段逼迫儿子。

同治皇帝英年早逝,与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婚后同治太过放纵,身体每况愈下。

图片:愿意交出大权的慈禧剧照

同治帝在完婚之后,处境依旧不容乐观。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解读同治的状况。

首先就是与慈禧明面上的较量。

因慈禧贪恋权势,对同治很是淡薄,所以同治对慈禧也是很不满,因而与慈安太后走得比较近,感情更好。同治对慈禧的不满,在大婚之时全都展现了出来。

慈禧太后为同治指定了人选,但是同治并不愿意,以此女太过轻浮为由给拒绝了。慈禧之所以选择这女子,很可能是因她与慈禧关系亲密,日后好控制同治有关。

最终,同治选择了慈安太后提供的人选。慈禧与慈安本就不和,而这一次同治的选择,也表示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要与慈禧太后为敌。这场短暂的较量,以同治大胜告终。

图片:同治拒绝慈禧提供的人选剧照

第二个层面就是面对现实,同治难以改变,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同治正式与生母展开了较量,并且也获得了一次大胜,但是这并能让慈禧损失什么,反而是更激起了慈禧的怒意。一直以来,慈禧长期霸占着朝政大权,虽然表示愿意归还政权,但是不见有实际行动。

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帝大婚之后就要正式执掌政权了。慈禧很精明,对外宣称已经放权,但实际上仍然把持大权不放。不仅是朝堂上同治没有话语权,就连后宫也不是他说了算。

连自己想要宠幸哪位妃子也做不了主,这一切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中。无奈之下,同治只能对慈禧的话置之不理,算是双方的冷战了。身为一国之君,却只能依靠冷战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实在是悲哀啊。

图片:执掌政权的慈禧剧照

这第三个层面就是同治在私生活上太过放纵。

同治在朝中不得志,也无法宠幸自己深爱的女人,双重打击之下终日郁闷。身旁的太监见同治这般模样,便想了一个办法,让同治外出散散心,也就是寻花问柳的意思。

就这样,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同治来到了宫外南城的污垢之地。自此,同治帝便迷恋上了这里,夜夜笙歌,欢声笑语,就是不知道这笑是否发自内心。

在这里,同治不是以一个皇帝的身份,而是一位纯粹的客人,倒也能够短暂的抛下诸多烦恼。如此纵欲,身体自然承受不住。而且风尘女子,难以保障不沾染些什么疾病。而同治也是万般不幸,惹上了祸乱。

图片:宫外南城的污垢之地剧照

关于同治皇帝去世的秘密,共有五种说法。第一个是《慈德外记》中的说法,私生活太过放纵,不幸沾染上了天花,因此去世。第二种观点则是《四朝佚闻》中记载的:“穆宗之崩或云天花”。

第三种见于《桃花圣解庵日记》:“旋患痈,项腹各一,皆浓溃。”第四种则是国外医学团体的检测报告,同治帝去世四年前患上了梅毒,因没有得到根治,导致病情日益严重,最终病逝。

最后一种就是《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记载着御医为同治诊治病情的信息,根据诊断结果和所开药方来看,同治帝是因天花之症而逝。

图片来源于网络:患病的同治皇帝剧照

不过,这些说法也存在着一些可疑之处。同治患病,所有诊治方式以及用药情况都要经过慈禧的准许。从这一点来看,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这都要看慈禧对同治的态度如何,来推断用药的情况。

另外,同治乃是一国之君,身份特殊。若是真患了天花或者梅毒,又怎会公之于众?这不是丢失了皇家的颜面吗?不管如何,同治的早逝离不开两个因素。

第一个自然是慈禧的逼迫,使同治帝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从而变得自暴自弃。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同治帝本人的颓废,恋上了寻花问柳,终日混迹于烟花之地。最终因纵欲无数,才导致身体彻底垮台,早逝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19岁都算高寿!同治帝王做了什么,为何被这样说?

在古代,养尊处优的皇帝,平均年龄大概也就40岁,活得多了能活60岁。乾隆皇帝可是一个佼佼者,他足足活了89岁。而同治皇帝,年仅19岁的时候就已经驾崩了,而他能活到19岁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更是充满了血腥味,最后胜出者是雍正皇帝。但是和雍正皇帝比起来,同治皇帝已经是很幸运了,因为他是一个独生子,皇位理应是他的。而同治皇帝更是在六岁的时候就早早的登基了,但是在19岁的时候就驾崩了。

人们一直以来都对同治皇帝的驾崩感到迷惑,因为历史上没有清楚的对同治皇帝死亡原因的记载。历史上流传着两种说法:他可能是得了天花,也可能是得了梅毒,从而丧命。同治皇帝毕竟年龄尚小,所以比较贪嘴吃,同时也比较贪玩,所以就有很多大臣想方设法的讨好他,甚至有一个大臣给他送了关于男女不雅的书籍,从那时起,同治皇帝彻底沦陷了。

一方面,皇帝本来就有很多妃子,另一方面,慈禧太后不让他独宠一人,所以同治皇帝变得沉迷女色,纵欲过度。当时慈禧太后发现这个状况之后再去劝说就已经来不及了,而后来同治皇帝不幸感染了梅毒,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实在有限制,所以他19岁就驾崩了。

野史记载:同治皇帝死于梅毒,但是官方历史的记载是皇帝死于天花。所以后人们纷纷猜测,可能是因为同治皇帝得了梅毒不治身亡,但是官方认为这样的记载实在有损皇威,所以才选择说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


而这么看来,不管同治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是极其不幸的了,皇帝本身的政务就十分繁忙,再加上要对嫔妃雨露均沾,身心俱疲,同治皇帝6岁就登基,活到19岁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同治皇帝到底得了什么病 为何年纪轻轻19岁就死了

还不知道:同治之死的读者,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穆宗同治帝载淳,是清文宗咸丰帝长子,也是咸丰帝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生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同治帝6岁登基,在位13年,年仅19岁就驾崩了。

那么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年纪轻轻就死了?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于热河行宫,年仅6岁的皇太子载淳入承大统,尊嫡母慈安为“母后皇太后”,生母慈禧为“圣母皇太后”。即位之初,两宫太后便与咸丰遗命的顾命八大臣在太后是否垂帘听政事上产生激烈矛盾,最终两宫太后在恭亲王奕诉、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下,于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大学士肃顺处斩,赐死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两宫太后得以顺利夺权,开始垂帘听政。

载淳以六岁冲龄即位,其年号“同治”,有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可见,小皇帝载淳即位之初,由于年龄小还无法亲政,大权主要掌握在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手上。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利,载淳的亲政时间被以“典学未成”为由一再推迟,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载淳大婚后才开始亲政,但载淳名为亲政实则大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上。载淳还反对母后慈禧太后所定下的皇后人选富察氏,而立了自己相中的蒙古阿鲁特氏为皇后。

作为皇帝,同治帝载淳的一生既是幸运又是不幸的,他六岁丧父,作为咸丰帝唯一在世的儿子,没有储位之争,从小过着锦衣玉食,钟鸣鼎盛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过早的入承大统,也使他彻底的失去了通真之乐。他不仅与母后慈禧太后关系长期比较紧张,而且婚姻生活也堪称不幸,载淳还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在位虽然也有13年,却在19岁的大好年华就殡天了,关于同治帝的死因,至今存在着多种的说法。

由于与母后慈禧太后关系并不融洽,而慈禧又久恋权利而疏于对同治帝关心教导,使得同治帝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扭曲,民间关于他的野史传说很多。同治帝的死因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花柳病),也有的说他死于疥疮,那到底哪一种才是同治帝真正的死因呢。

持花柳病之说的,是指同治帝私生活方面比较混乱,《清朝野史大观》里记载过有一个叫王庆祺的人,给同治帝提供了不少的不堪入目的画册,载淳看得乐此不彼此,“心神不宁”,性观念竟然大为改变,有了龙阳之好,与王庆祺产生了“断背之情”。由于皇后阿鲁特氏不受慈禧太后喜欢而得到慈安太后支持,她在宫内顶着两宫太后的压力,与同治帝的关系也难说有多好,同治帝在宫中由于长期受到母后的控制,大权旁落,无所事事,皇权的失去和婚姻上的不幸,使得小皇帝开始放纵自己,出宫寻花问柳,不幸染上花柳病而死去。《四朝佚闻》有一段记载说:“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

而更多人,则通过清朝宫廷档案,找出了同治帝最确切的死因,那就是“天花”。据宫中所藏《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中御医对同治帝临死前脉案记录及处方的研究,包括脉案记录,用药处方等都无不证明同治帝是死于天花,而且此病来势汹汹,御医虽竭尽全力但依然没能挽回小皇帝的性命。这份《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中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都符合死因天花,实际上与花柳病这种荒唐的死因完全不存在关系。

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同治皇帝,为何年仅19岁就暴毙?

同治皇帝,6岁登记,是清朝历史上,及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之后,第三位幼年登基的皇帝。相比于顺治帝,康熙帝,慈禧太后,对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抱有无限的期望,慈禧为他选择了当时中国最有学问老师,委派礼部尚书祁??(jùn)藻、管理工部事务前大学士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均、编修李鸿藻教授汉文,礼部尚书倭拾珲部、左侍郎伊精阿臣、兵部尚书爱仁均教授满文。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在咸丰朝获状元,同治朝担任詹事府右中允的翁同??受命教皇帝读书。此外,刘昆也教过一段时间,慈禧总是希望同治皇帝也能成为像康熙帝一样的一代英主。

此后十年间,慈禧太后极力的维持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她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积极支持洋务派,把自己的心思全部用在政务上,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成年亲政时,交给他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盛世帝国。不幸的是,同治17岁的时候竟然还看不懂奏章,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他放着后宫佳丽三千不顾,竟然和一群纨绔子弟出入花柳巷,这就是他的堂弟,恭亲王的儿子载澄。虽然小同治皇帝两岁,但这个纨裤少年很小的时候就浪迹于京城各大花柳巷,有这样一对浪荡兄弟相伴,且有一群轻薄太监跟随左右,同治皇帝的未来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同治皇帝19岁时就暴毙身亡。关于他的死因很多传说,因为曾经很长时间地在花柳巷厮混,他生前就有好事之人杜撰他的花边新闻,而到了民国时期,没有了对皇帝的敬畏,更是肆无忌惮的瞎编,他死于梅毒的说法正是在当时开始盛传开来。

而根据官方记载,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学者们也曾考证过这位皇帝的真正死因,他们在清宫档案中找到了一份名为“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的文件,这是御医诊治同治皇帝病情的档案,包括用药处方,脉相等的情况记录,专家认为同治皇帝的死,确实是死于天花。但也有人提出来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古人改写簿册,改历书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本册子上的记录并不能说明说明,所以同治皇帝的死因还是悬而未决的疑团。

总之,同治皇帝虽然是慈禧太后生的,但是,他和他的母亲似乎天然有隔阂,两人很难交流,感情上也很难融洽。在同治皇帝的心中,慈禧太后不像是他的亲生母亲,更像是一个先帝的皇后,也就是母后皇太后。在慈禧太后的心中,这个儿子载淳,根本不像是自己所生的,到像是慈安太后生的!这个小鬼东西,见到生母,像是见到鬼一样!可他见到慈安,反而感觉十分亲切,说话的神态就像是见到了自己的亲娘一样。慈禧太后对于同治皇帝,也真正的是呕心沥血,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感叹和思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5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