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朱元璋分封藩王,很多人总习惯把它归结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总而言之,朱元璋年轻时穷怕了,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富裕下去;再总而言之,这就是开历史倒车。
但其实呢,朱元璋作为一个最底层爬到权力巅峰的政治人物,人家的胸怀、见识、格局、谋略等,无一不是出类拔萃,咱们普通人一眼都能看明白的事情,他会看不明白吗?
换句话说,既然大家都认为分封藩王是开历史倒车,是弊大于利,那朱元璋这位从千万人中博弈出来的胜利者,为何还要这样做吗?这背后肯定还有着更复杂的思考。
事实上,就如朱元璋自己给出的理由:
“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长,宜各有封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道。”
当然,很多人对朱元璋的这个理由嗤之以鼻,觉得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其实呢,朱元璋分封,就是为了确保大明江山能够长久稳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朱元璋所分封的藩王,我之前西汉的藩王,还有西晋司马炎所分封的藩王,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西汉和西晋时期的藩王,他们的封地至少都是半个省的面积,比如西汉齐王的封地,几乎是整个山东省,囊括74个郡。
更重要的是,西汉和西晋的藩王,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是军、政、财和人事权一把抓,不仅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小朝廷,并且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赋税,甚至封地内官员的任免也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完全相当于一个独立小王国。换句话说,他们是货真价实的王。
反观明朝的藩王,他们虽然被称之为王,但他们的封地,大都局限于一座城市,比如实力最强的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和宁王,他们的封地并不是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内蒙古,而是西安、太原、开封、北京和宁城这几座城市而已。所以从实力上来说,那是不可同日而语。
更关键是,明朝的藩王,在他们自己的封地,只有统兵的权力,至于行政区、财政权和人事权,都由中央派遣来的官员来负责。在这种背景下,明朝藩王不仅没有收取赋税的权力,也没有任免官员的权力,甚至他们军队的后勤,都统一由当地政府官员来负责。
在这种背景下,明朝的藩王,本质就是一个在外统兵的将领。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外姓统兵将领,他们的地位、级别和待遇要更高一些而已。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大区别。换句话说,明朝的藩王,其实只是一个挂着藩王头衔的将军而已。
事实上,朱元璋分封诸王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作为在外统兵的将领。
因为,明帝国的北部边防,从建国开始就始终处在蒙古残余势力的威胁之下,他们时不时的会越过长城长城一线进行侵扰;与此同时,朱元璋为彻底消灭蒙古残余势力,也经常需要组织大军北伐。
问题是,明帝国的首都在遥远的南京,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重心都在千里之外的南方。这样不管是防御蒙古的侵扰,还是组织大军北伐,都会显得力不从心,至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快速和及时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朱元璋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两个有效方案:
一是直接把首都迁到北方,这样帝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重心自然也就转移到北方,这样不管是防御、还是有效打击蒙古势力时,明军都会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
第二个方案,就是单独把帝国的军事重心转移到北方,换句话说,在北方设置诸多军区,尤其是在围绕长城一线的城市驻扎重兵,这样自然也可以做到有效防御和打击蒙古势力。
现在,如果你是朱元璋,你选择怎么做呢?
如果选择迁都,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比如南京众多人口和财产的迁移,还有沿途的衣食住行、修路搭桥、新皇宫的建造等,这无一例外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时明朝才刚建国不久,一切都百废待兴,又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更何况也没有这样的财力来折腾。
至于单独把帝国的军事重心转移到北方,在北方设置诸多军区,虽然操作起来比较容易。问题是,一旦设置军区,必然涉及到要派将领来统领,这山高皇帝远的,时间一长,这些将领们很容易变成骄兵悍将。到时他们一旦有所不轨,其带来的灾难,恐怕不会比藩王逊色。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才将自己的儿子都给封王,让自己的儿子坐镇到各个军事重镇,这样朱元璋既不用迁都,也不用担心骄兵悍将的现象发生。至于藩王之乱,由于朱元璋对他们都做了各种限制,只让他们只是单纯统领军队,所以他们缺乏造反的实力。
同时,虽然这些藩王权力上只是一个统兵将领,但地位上却都享受王的待遇,爵位还可以世袭,这就相当于他们既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不是被当废物养起来;同时他们在地位和待遇上,又是仅次于皇帝的藩王,所以他们也缺乏造反的动机。
事实上,当时朱元璋的大部分儿子,都被分封在围绕长城一线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和甘肃六省。
尤其是朱元璋四个最年长且能力最突出的儿子,都坐镇在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比如老二秦王坐镇西安、老三晋王坐镇太原,老四燕王坐镇北京、老五周王坐镇开封。
只要我们了解这一点,就应该能够明白朱元璋分封诸王的良苦用心。
虽然,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没有缺陷,问题是,即便有一些缺陷,但这个权力格局,至少可以保证皇权在十年到二十年内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威胁。否则,不需要朱允炆动手,铁血的朱元璋自己就会动手削藩。
所以,朱允炆即便对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不满意,但也应该相信凭朱元璋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经验,他所留下的政治布局,肯定可以保证朱允炆的皇位在他继位前十几年不会动摇。
这样等朱允炆皇位坐稳,并积累其足够的政治经验后,再来对朱元璋的布局进行修改,结果肯定要远远好于他一上来,就全盘否朱元璋的布局。事实上,按照朱元璋的构想,就是等十几年后,大明帝国积累起来足够的财富后,就有能力实现迁都,这样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们,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历史,可惜这些朱允炆不明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开创了明朝。从一开始,他就一直盘算着如何把自己家的江山给延续下去,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分封藩王。他刚把这个消息公布,朝廷之内就沸腾了:这个乞丐出身的皇帝是不是没读过书啊?他难道不知道西汉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吗?
自古以来的经验告诉人们,所谓藩王是能为皇帝看家护院,守护边疆,但这些手握兵权,远在天边的将军们可不是轻易就能听你的指挥的,倘若有朝一日他们忽生异心,随时可以把皇帝拉下龙椅,自己坐上去。
这些极力反对皇帝分封藩王的人中就有一人态度最为坚决,他就是叶伯巨,叶伯巨专门呈书皇帝,直言藩王之弊大于利,对中央王权的威胁是如何地大。
按理说,以朱元璋的智商不难看出谁对谁错,可他偏偏就丧失了理智一样,立刻下令把这个叶伯巨投入了大牢,活活把他给饿死了。
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多年之后他的儿子,北京的藩王,朱棣取代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成了皇帝。
很多人都叹息为什么聪明了一辈子的朱元璋会犯这种错误,即使他不知道这些历史,凭他的才智也应该能从听到的谏言里听出个道理来。可朱元璋真的是没有想到藩王对中央的威胁吗?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分封藩王,为的就是把他们朱家的江山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为了朱家的江山,他不惜捏造罪名,诛杀开国功臣,仅胡惟庸一案就杀了3万人,蓝玉案又杀了1.5万人,目的难道不是让他的孙子朱允炆能在龙椅上坐稳吗?他撤销了宰相,极大地加强了皇权,这不也是为了朱家千秋万代的江山吗?
分封藩王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藩王夺取大权的例子太多了,可相比被权臣,被不姓朱的人夺了权力,分封藩王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了。即使自己后世的子孙篡了位,好歹这江山还是姓朱,这对朱元璋来说就够了。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来的如此之快。自己死了还没几年,儿子就夺取了孙子的政权,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因为当时明朝初立,边境上的威胁让朱元璋很重视;而且朱元璋分封的藩王都是自己的儿子亲戚,要放心很多;且在当时,分封藩王是一个权力的转移。我们只要提到分封藩王就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制度,很多朝代都是因为分封才导致地方权力过大而亡国的。但是,存在即合理,既然这么多皇帝都选择分封制度,就一定有它的优越之处。朱元璋分封藩王也是有理由的。
首先在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和未来的隐患相比,当然是眼下的威胁更要紧。而那时候在北方的势力强大,朱元璋不得不防。从这个角度来说,实行分封是一件很有用的方案,让各个藩王驻守在边疆,尤其是明朝北部,很有利的震慑了那些对明朝虎视眈眈的势力。同时他的分封也并不是毫无章法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分封的人都是自己的亲戚和儿子。
这也是历代皇帝分封时经常用的一个手段。血缘关系的牵绊总比其他人要来的牢靠。在朱元璋看来,让自己的儿子掌握着兵权去这些地方驻守,不仅可以磨练他们,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可以百分之百相信的人,有血缘这层关系作为保障,朱元璋不用担心他们造反。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一代又一代的血缘关系变得淡薄,而他的孙子也逼宫了自己的儿子。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是在转移权力。将那些陪着他一起打江山的重臣手中的权力转移到儿子们的手中。如果让这些大臣去驻守,万一想要造反,那皇帝岂不是瓮中之鳖,任人宰割。皇帝都是多疑的,对手下的重臣,尤其是开国皇帝手下的臣子,他们都是很忌惮的,当然不可能一直让兵权继续留在他们手中。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5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