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虞世南:初唐四家之一,没有立下任何战功,为何能成为凌烟阁功臣

军情一线 2023-09-19 22:56:50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虞世南是唐朝时的着名书法家,为初唐四家之一,也是着名的谏臣,多次向李世民进谏。虞世南是着名的文人,并非军事家,没有为唐朝立下任何战功,为何能入选凌烟阁,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

陈朝大族

虞世南

虞世南是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出身名门,少时因为其叔虞寄无子,所以过继给虞寄当了儿子。虞世南为人沉默寡言,热爱学习,自小就与哥哥虞世基跟随顾野王学习。

虞世南跟随顾野王学习十余年,孜孜不倦,成为文章大家。虞世南又随和尚智永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写得非常好,掌握书法的精髓,渐渐名声大噪。

二,

效力大隋

杨广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虞世南与虞世基因此前往长安。晋王杨广与秦王杨俊知道虞世南很有文采,于是都派人征召他担任幕僚,但虞世基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予以拒绝。杨广即位后,封虞世基为秘书郎,对他十分宠信。虞世南虽然成为当朝显贵,但却十分节俭。

隋末民变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杨广,隋朝灭亡。宇文化及又要杀内史侍郎虞世基,虞世南于是抱着哥哥大哭,想要替他去死。但宇文化及没听,最终杀了虞世基。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于是俘获虞世南,让他担任黄门侍郎。

三,

投靠唐朝

虎牢之战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在虎牢之战大败窦建德,于是俘获虞世南,让他担任秦王府参军。不久李世民开设弘文馆招纳人才,虞世南成为十八学士之一,同房玄龄共同掌管文书。李世民命虞世南书写《列女传》以装饰屏风,虞世南因此全程默写,与原文不差一字。

李世民

贞观元年(627年),虞世南因为自己年老,向李世民请求退休,但不被允许。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封虞世南为秘书监、永兴县子。

李世民因为虞世南博学多才,于是经常找他谈论历史,分析历代帝王的政治得失。虞世南则对李世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了许多建议。李世民因此对左右感慨说:“朕与虞世南谈论历史的经验教训,他非常诚恳,朕也因此对他十分赞许。如果群臣都能像他一样,天下何愁治理不好。”

四,

劝谏太宗

大唐

贞观八年(634年),陇右山崩,江淮与山东又发生大水。李世民于是向虞世南征求意见,虞世南回答说:“以前也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应该是上天警示陛下,冤狱过多,应该予以处理。只要陛下勤修德政就可以避免灾祸。”李世民觉得他说得对,于是派使者赈济灾民,审理冤案。

彗星在天上出现一百多天,李世民便问群臣说:“天空出现彗星,这是要发生什么?”虞世南回答说:“齐景公时也出现过这种事,晏婴劝他修德政,彗星就隐去了。臣听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君主不修德政,即使获得麒麟凤凰也没有用。只要政事没有失误,即使出现灾星,也没有什么损害。希望陛下不要因为自己劳苦功高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太平日久而放松懈怠,始终小心谨慎。”

李世民听了说:“我二十起兵反隋,二十四平定天下,不到三十登基称帝。自以为从古至今,没有帝王能像我一样厉害,确实有点骄傲自满。秦隋两朝都是因为骄奢淫逸,二世而亡。每每想到这,我都感到害怕。”

李渊

贞观九年(635年),唐高祖李渊去世,李世民于是下令仿照汉朝的旧例修建皇陵,一定要奢华隆重。但皇帝给的工期十分短,工匠们因此十分劳累。虞世南于是上奏,反对厚葬,提倡薄葬。李世民不予理睬,虞世南于是再次上奏进谏。后来许多大臣上书,要求遵从唐高祖遗诏,务从节俭。李世民于是下令把这事交给有关部门讨论,最终比原来节俭很多。

李世民又喜好游猎,虞世南因此进谏,要他少打猎,注重政务。李世民因此称赞虞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请求辞职,获得准许,不久病逝。李世民大为哀伤,认为自己失去了一位贤臣。

总的来说虞世南为大唐名臣,虽然没有立下任何战功,但是为人博学多才,直言敢谏,多次使李世民感到警醒,得以入选凌烟阁,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蝉》虞世南 唐

《蝉》唐·虞世南,具体内容如下: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得唐太宗器重,赐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

唐太宗称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垂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冠缨,故说垂绥。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诗,作者借咏蝉表达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表面上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实际上处处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结尾两句是全篇的重点,诗人直抒胸臆,指出蝉声远播并非借助秋风之力,揭示了全文主旨:人若具有高贵的品格,无须借助外力也能够名扬天下。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托物比兴,诗人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形象完整丰满,韵味含蓄深长,描写动静结合,细致入微。

徐世勣没参与玄武门变,那他为何还能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徐世勣一开始跟随翟让起兵,共同占据瓦岗寨一同抗击隋朝的暴政,而徐世勣毫无疑问军事才能,军事谋略在瓦岗寨都是数一数二的。

在张须陀带领大军前来讨伐瓦岗寨的时候,翟让听说过张须陀的威名,想要逃跑,但是徐世勣阻止了他,并且率领大军诱张须陀深入,最后大破张须陀,并杀死了张须陀。

之后瓦岗寨的君主变成了李密,而李密为了自己的地位也是杀害翟让并且还砍了徐世勣一刀。

但是在李密失败的时候,徐世勣却对李密保持了一份忠义,将自己的地盘与土地敬献给李密而后让李密献给了李渊,而非自己是个小人抢先献功,抢先夺取李唐王朝的好感。

这一行为让李渊大为赞赏,大为赞赏他的忠义行为,还赐姓他为李,所以他之后也叫李世勣。

这之后就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李世民因为受太子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压迫,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尉迟恭,张公瑾是立了大功的,为秦王李世民效力,诛杀了李元吉,李建成。

而徐世勣恰恰没有动,更没有参与。但是这点行为让非常英明的李世民并不在意,还非常称许他的这种行为。认为他这是一种非常忠义的行为,是一种大忠义,忠于李唐王朝,而非仅仅是他李世民。

这点唐太宗李世民是非常清楚,也很明白的,所以对于徐世勣是没有一点嫌弃之心的,反而是称许之心更多的。

而徐世勣在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建立的更大功勋就是北伐突厥,从此减少了唐朝的许多边患,而且镇守边疆几十年,突厥人不敢犯雷霆一步,也被李世民夸为真正的万里长城。

所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没有徐世勣才是不对的,有他才恰恰说明李世民的英明神武与雄才伟略。

信行禅师碑,初唐四家及他们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家及他们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

欧阳询(公元557-641)初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由陈、隋入唐,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和器重。历任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博通经史,编撰《艺文类聚》100卷。书法初学二王,后遍学秦汉篆隶、魏碑,各体俱精,楷法独尊。楷书劲险刻厉、法度森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世称“欧体”、“率更体”。清代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评:“千门万户,规矩方圆之至者矣,斯所以范围诸家,程序百代也。”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楷书碑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姚辩墓志铭》、《温彦博碑》等,隶书碑有《房彦谦碑》、《唐宗圣观记》等,行书帖有《张翰思鲈帖》、《梦奠帖》、《卜商帖》、《千字文》等,草书有《千字文》残本。书法理论有《用笔论》、《三十六法》、《八诀》等。《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皆有传。 虞世南(公元558-638) 初唐书法家。字伯施,浙江余姚人。最在陈国当官,隋朝,任秘书郎,入唐后由太宗引为秦王府参军,后任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性格沉静寡言,容貌柔弱,志性则刚烈。唐太宗称虞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五绝。他编撰我国第一部类书《北堂书钞》,集古籍160卷。他的书法学二王,圆融遒逸、外柔内刚。流传的书法作品以《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为最著名,行书墨迹有《汝南公主墓志》(疑是宋人摹本);书法理论有《书旨述》、《观学篇》、《笔髓论》。明项穆《书法雅言》评:“世南传之智永,内含刚柔,立意沉粹,及其行草,遒媚不凡,然其筋力稍宽骳耳。”《旧唐书》卷七十二、《新唐书》卷一百零二皆有传。 褚遂良(公元596-658) 初唐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贞观末年,与长孙无忌受唐太宗遗命辅政,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后因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贬到爰州(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当刺史,一年后逝世。书法学欧阳询、智永、二王,融会汉隶,对《礼器碑》的学习最深,此碑书法精妙俊逸,有纤而厚之赞,褚氏变隶书为楷书,使书法方圆俱备、婉美华丽,世称“青琐婵娟、不胜罗绮”。他又精于鉴定二王真迹,是当时的权威。流传书法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千字文》、《房玄龄碑》、《枯树赋》、《太宗哀册》、《倪宽赞》、《清娱墓志》等。清梁巘《评书》说他:“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之议。”《旧唐书》卷八十、《新唐书》卷一百五有传。 薛稷(公元649-713) 初唐书画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是魏征的外甥,景龙中,出任昭文馆学士,睿宗立,拜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历太子少保,以翊赞功封晋国公,世称“薛少保”。后因预知窦怀贞谋害玄宗事,被赐死于狱中。书法学虞世南、褚遂良,是褚遂良的得意门生,当时的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足见他“锐精临仿”。《广川书跋》说他“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用笔纤瘦,正是宋徽宗“瘦金书”所效法。薛稷能画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以画鹤著名。他当时在长安、洛阳及四川等地留下不少画迹,他所创屏风六扇鹤也为人传摹效仿,到五代黄筌出现以前,薛稷画鹤一直被人公认为是难以超越的精湛技艺,可惜作品未流传下来。书法有《信行禅师碑》。 初唐四大家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 是楷书的风格都是“清秀瘦劲”,其中欧阳询楷书更为突出,贡献也最大,并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九成宫》,历来被奉为学习楷书的楷模。初唐三大书法家是四大,分别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2、虞世南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河东薛氏西支)。唐朝大臣、书画家。

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封晋国公。唐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薛稷因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五岁。

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有《信行禅师碑》等少数作品传世。

3、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追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谥号“文忠”。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4、薛稷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

他们的(22)初唐(3)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