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很多美好乃至于伟大的开始,到后来却往往显得虎头蛇尾,甚至于有的历史时期都是如此。三国前期的时候,雄主名将谋士层出不穷,为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贡献出了众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但是等到三国后期,那一些故事就多少让人觉着索然。
曾经的雄主名将都已经是风流云散,他们的继承人也基本没有到他们那一个境界,像刘备的继承人刘禅与孙权的继承人孙皓,都是在当皇帝一段时间以后就成为了亡国之君,并且后世对于他们两人的评价也都不是很高,那么这两人谁的智慧更高呢?
刘禅在民间已经基本等同于傻子的代名词,大家在提到他的时候,说的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刘阿斗”,至于“乐不思蜀”更是成为了千古笑谈,但其实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虑的话,就能够发现在懦弱昏庸的背后,其实刘禅也拥有着他的智慧。
所谓的“乐不思蜀”是蜀汉被攻破后,刘禅宣布投降后被迁到了魏国首都洛阳,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吃饭,在宴席上安排了蜀国的歌舞,特意问刘禅是否有思念蜀国,刘禅很自然地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他所回答的这6个字让司马昭以及魏国群臣全都大笑,但是也因此让曹魏从此失去了对他的戒心,于是刘禅最终以高寿富贵得善终。
相对于刘禅来说,孙皓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他是最受孙权宠爱的孙子,小的时候就被孙权赐名为“彭祖”,彭祖是历史上着名的高寿老人,可见受孙权的宠爱之深。孙皓在成年以后也确实继位称帝,不过继位以后行事颇为残暴,让晋朝的皇帝听到以后都大为害怕。
等到280年,晋朝大军南下,一路上兵不血刃就攻陷东吴众多地盘,孙皓在慌乱之下效仿刘禅的投降仪式也宣布投降,同样被迁往洛阳。不过他却显得比刘禅要“有骨气”很多,在司马炎请自己吃饭的时候,在酒席上当场写下了一首诗《尔汝歌》“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作为阶下囚的孙皓向当时的皇帝司马炎写下这么首诗,令司马炎极为不快,于是在到洛阳以后,身体一向很好的孙皓在过了四年以后就“暴病而亡”,年仅42岁。从刘禅与孙皓在洛阳的表现来看,其实刘禅更显得大智若愚,身为阶下囚自然需要给皇帝一些面子,自然也就需要装装糊涂,只是孙皓不愿意或者是没想到所以最终丧命,两人之间的智慧高低也就一目了然。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4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王者荣耀新手入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