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慈禧打击,但忠于皇帝和清廷之心始终未改。
始设于乾隆朝1762年的伊犁将军,在1844年新疆建省前一直是清廷在新疆的最高代表,总揽全疆各项军政事务。有清一代,共41位伊犁将军,辛亥革命期间被革命党所杀的志锐是最后一位。
不同于其他伊犁将军,志锐还以晚清边塞诗人着称。在今人辑录的《中华竹枝词全编》中,就收有其所着的竹枝词100首。此外,志锐还有着更令历史爱好者感兴趣的身份——光绪宠妃珍妃的堂兄。
志锐为满洲镶红旗人,祖父裕泰历任湖南巡抚、湖广总督、闽浙总督等,咸丰元年调任陕甘总督,但未及上任即病逝京师。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志锐一生也与西北边陲紧密相关,在西北为官20多年。
《万国来朝图》局部,描绘了1761年各国贡使齐聚紫禁城的场面,其中手持蓝色旗帜者为伊犁贡使。次年,清廷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志锐父亲长敬曾任四川绥定知府。1853年,志锐即出生于绥定,少年时期正赶上太平天国、捻军的勃兴。长敬为此组织了百人小队,日夜操练以自保,志锐也跟着学武练艺。《清史稿》评其“驰马放枪,发必命中,人以是奇之”。
精通武艺之外,天资聪颖的志锐对于博取科举功名的制艺也汲汲于求。但或许是老天爷有意考验,1872年,志锐19岁那年,父亲病逝于四川任上。
长敬为官清廉,家无余财,他一死,志锐一家立即陷于困顿。好在此时身为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伸出了援助之手,将他和胞弟志钧,以及后来赫赫有名的珍妃、瑾妃接到了广州。
说到珍妃、瑾妃,不少记载说她们是志锐的胞妹。但其实,珍妃、瑾妃的父亲长叙,志锐、志钧的父亲长敬,和长善是亲兄弟——都是裕泰的儿子。因此,珍妃、瑾妃与志锐之间只是堂兄妹。
广州将军为从一品,长善1868年起任此职。他官位虽隆,却子嗣艰难。他偏偏又极喜欢孩子,因此非常欢迎志锐他们的到来,特意在其将军署壶园开辟文社,并延请当地名师督导功课。1875年,因为祖父的官荫,22岁的志锐被授礼部员外郎,大体相当于从五品。
他没有到部就职,而是继续留在广州求学。《同听秋声馆图》在晚清光宣之际曾流行一时,画的就是他们兄弟二人发奋攻读之事。陈宝琛、梁鼎芬等名士,以及晚清印坛巨擘黄牧甫等,曾题咏、留印其上。梁鼎芬题咏中,盛赞志锐兄弟“有二妙、辞华无敌”。志锐、志钧兄弟果然不负众望,分别于1880年、1882年中进士、入翰林。兄弟连捷,一时传为佳话。
志锐的1888年属于一场欢喜一场愁的年份。伯父长善在这一年去世;同在这年的11月8日,两个堂妹同时被选入宫。且因生性活泼,加上在广州生活让其思想较为开放,珍妃很快成为光绪宠妃。
尽管是官宦世家出身、堂妹深得光绪宠爱,但摆在志锐面前的并非“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路,而是一条坎坷仕途。从1880年中进士到1892年春授礼部侍郎、官居二品,志锐用了12年。《清史稿》就此评论,“满洲翰林之沉滞无如公者”。
是否真的如此?可以把他和经历相同的曾国藩做比较:曾氏1838年中进士,1840年散馆(相当于翰林院毕业)后授翰林院最低一等的检讨,至1849年升授礼部侍郎,历时11年,时年37岁。反观志锐,1880年中进士,1883年散馆之后被授比检讨高一等的编修,1892年出任礼部侍郎时已39岁。也就是说,志锐仕途的起点比曾国藩高,但达到与曾平级的礼部侍郎,用时还多1年;再考虑到志锐的满族血统和官宦世家出身,应该说,他的升迁确实比较缓慢。
个中原因,多种史料都认为是志锐屡屡上疏言事,因直言不讳,得罪了朝中权贵。
目前已不可考得罪了哪位权贵,但志锐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表现让后人看到了他敢言的性格特征。11月4日,他向光绪皇帝上万言疏,力主对日开战,弹劾主和的大学士孙毓汶,并奏请亲赴热河募勇办团练保卫北京,与文廷式主战的奏疏遥相呼应。
志锐在广州期间就与文廷式相识,后曾推荐文廷式做珍妃姐妹的家庭教师。文廷式1890年参加会试中探花,据《翁同龢日记》,光绪得知后赞叹道:“此人有名,作得好”。4年后的翰林院大考,光绪特面谕将文廷式拔为1等第1名。文廷式的奏疏,不仅反对议和,还疏请取消慈禧六旬生日“庆典”、召回恭亲王奕?主持朝政、参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桩桩件件都含有要慈禧归权、让光绪亲政之意。加上后来支持戊戌变法,因此被慈禧打入另册可谓意料之中。志锐身为外戚,却不掩锋芒、倡言主战,自然而然被目为“帝党”。
很快,李鸿章授意其心腹——御史杨崇伊反参“文廷式企图支持珍妃夺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对慈禧听政,支持光绪皇帝自主朝纲”。慈禧借机下旨,以“交通宫闱,扰乱朝纲”的罪名,将文廷式革职,永不录用。珍妃因受文廷式之托向光绪进言主战而受惩,与瑾妃双双遭廷杖、从贵妃降为贵人。志锐在热河办乡团之举也被慈禧斥为“举动荒唐”,从礼部侍郎贬为乌里雅苏台(蒙古境内,距乌兰巴托正西1800里)参赞大臣,调其出京、夺其兵权。
从热河经张家口前往乌里雅苏台,途经64处台站(驿站),翰林出身的志锐将一路所见的自然景观、社会群体、风俗习惯写成《廓轩竹枝词》100首。撰写过程中,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一再强调只是客观描写,但诸如“几多忧愤一时蠲”、“澄清心事已相违”等诗句,无不透露出志锐的忧君思国情怀。今天,这些竹枝词还成为研究沿途山川地貌,以及蒙古族风土人情和宗教的重要参考。
自1894年任职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至1907年调任宁夏副都统的13年,是志锐仕宦生涯中最具色彩的一段。其间,他两度受命赴司牙孜会同俄国官员审理中俄边民纠纷积案,充分展示了才干。
司牙孜为俄文译音,即“仲裁会”或“会审法庭”。清代后期,中俄两国定期会审双方边民互控积案,被称“司牙孜会谳”。
志锐首度受命,是伊犁将军长庚的奏请,“半年中结案数百起,中外人士交口颂之”。1904年5月,经伊犁将军马亮推荐,时为伊犁索伦营领队大臣的志锐再度领命,在不到半年内将新疆建省20年来中俄积案清理完毕。
有学者评论,在大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际,志锐审理中俄边民纠纷互控积案能得到“中外人士交口颂之”,实属不易。后来的事实也表明,志锐颇得俄方的尊重。1912年1月8日志锐被伊犁起义军所杀,俄国驻伊犁领事馆还代表沙皇政府,给志锐家眷送来147卢布80戈比的吊丧礼。
尽管办案有功,但志锐非但没有被升官,反而连降两级,1899年10月由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降为伊犁索伦领队大臣。按清制,伊犁将军下辖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职,领队大臣只管带兵,不能过问地方政务,且无单独上折权。看来,虽已远离朝廷中枢,但慈禧并没有忘记志锐这位帝党的中坚力量。而就在志锐遭贬不久的1900年8月,他的堂妹珍妃被慈禧在西逃前下令推入井中。
1908年慈禧病逝。第二年年底,摄政王载沣下旨调时为宁夏副都统的志锐进京陛见。1909年12月,阔别京师已长达18年的志锐抵京,延至1910年8月才被任命为杭州将军,赋闲长达8个月。个中原因,《清故伊犁将军文贞公行状》指出是当时载洵、载涛两贝勒当权,暗中派人关说让志锐投其门下,但志锐不为所动而遭报复。
出任从一品的将军,意味着志锐完成了由文职翰林向最高武职的转变。
当年出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时,志锐就多次上疏,且不改其直言秉性。比如,他在奏请实行满汉融合折中指出,京师11部,满尚书已占了9人;外省7总督,旗人占了5席。长久以往,恐怕会引起汉人心中不满,“非朝廷之幸,亦非满人之福也”。很显然,在由满族贵族统治的清廷,这是人所讳言的。也因此,“疏屡上皆留中”,被慈禧搁置不议。
出任杭州将军后,志锐仍不改其本色。按例,各地将军主要管旗兵、军务,但据《宣统政纪》,在杭州将军任上,志锐所上奏疏,显然超越了此范围。当时日本大量收购中国制钱熔铸成铜块,再运到中国销售,甚至公然违反中国法律,在天津、上海等地租界私铸铜钱。为此,1910年10月,就任杭州将军仅两个月的志锐,就上折奏请查禁,并建议规定铜圆一枚仅值铜钱四文或五文,让贩卖铜钱无利可图,从而减少和杜绝私铸。
1910年代,新疆民间武装。
此外,他还批评杭州军事新政,认为除学堂颇为可观之外,其他的巡警局、工艺厂等都难成气候。值得一提的是,出身官宦世家的志锐,秉持的仍然是传统观念,对新政持反对态度:任职索伦营领队大臣时曾据实奏报新疆新政头绪繁多,名不副实;1911年2月调任伊犁将军不久,他立即上疏“力陈新政多糜费,请省罢”。
尽管同为从一品,但从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调往苦瘠荒凉的伊犁,无论如何都算不上美差。或许为了安慰志锐,发布任命不久,清廷又赐志锐紫禁城骑马、赏尚书衔等殊荣。
好在志锐并不以为苦,降任领队大臣时,凡有闲暇,他就潜心研究当地舆图,并借打猎之机考察伊犁山川、要塞等。调任伊犁,在他看来,终于有了守边牧民、报效清廷的机会。只是,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清王朝,虽同意志锐所请赋予伊犁将军节制伊犁附近文武官员的权力,但无法完全满足他增饷、练兵之请,最终使得志锐“怅惘出都门”,走上不归路。
朝廷给伊犁的协饷,每年为五十多万两。而按照志锐的统计,伊犁练兵和办公经费等,每年需八九十万两。如此一来,每年亏空就达四十多万两。历任伊犁将军府只好向当地官钱局借款,志锐上任时已欠下160多万两。为此,志锐一面奏请朝廷拨款200万两以清前欠,一面奏请将伊犁协饷增至每年100万两。最终,户部只答应给20万两,而且还无法立即拨付;增加协饷的请求则石沉大海。他要求招募新兵重新训练,朝廷也没有完全同意,而是让他与新疆巡抚袁大化筹商。
从京师赴伊犁将军任,朝廷给的时间是8个月。志锐4月上路,据清宫档案,10月即抵乌鲁木齐、11月到伊犁。这表明,他比朝廷规定的时间至少早到了两个月。
就在志锐趱途西进的同时,国内形势发生着剧烈变化。四五月间开始的四川保路运动愈演愈烈;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新疆也正处于革命火山爆发的前夜。
新疆的革命,和前任伊犁将军长庚颇有渊源:1907年,长庚奏调南北洋新军近900名到达伊犁,作为当地编练新军的骨干;至1909年,编成陆军一协,由同盟会会员杨缵绪出任协统(相当于旅长)。与此同时,革命党人冯特民、冯大树、李辅黄等随军来到伊犁,成立了革命组织机关——伊犁同盟会,并创办了革命机关报《伊犁白话报》,号召推翻清廷。
鉴于各地响应革命的多为新编陆军,为了遏制革命,到任不久的11月,志锐先借新军士兵与伊犁武备学堂学生殴斗之机,将新军的弹药收缴入库,并撤销了武备学堂;随后,又迫使协统杨缵绪辞职,以避免冲突为借口撤销伊犁陆军混成协建制,遣散其士兵和官佐;又以“讥弹实事”的罪名,下令查封《伊犁白话报》,企图借此控制舆论、压制民众。
但在遣散士兵的同时,志锐接连犯下了多个错误。
首先是没有善待协统杨缵绪和被遣散官兵。一日杨缵绪谒见,得知杨之胞兄杨开甲为湖北军政府参谋部副部长后,志锐闻言色变,厉声“送客”,此后再也不见杨缵绪。裁撤、遣散伊犁新军之际,志锐要求士兵将所穿的皮衣皮裤全部缴回存库。此时新疆已届冬季,担心士兵途中冻毙,杨曾恳求先准士兵将皮衣皮裤穿至牧地再行缴库。志锐却暗中派人率队在士兵经过的各个要道加以阻拦,强行剥下士兵身上的皮衣皮裤,致使这些士兵挨冻而行。
其次是迟迟未给遣散的官兵发旅费。由于跟志锐不和,杨缵绪决然辞职,料理东归,可亏欠官兵的三千两饷银迟迟没能发放,因此不得离去。最终强行遣散新军、剥下皮衣皮裤、拖欠饷银成了点燃伊犁革命的导火索。
不仅如此,志锐还误判了伊犁革命形势,过于托大、疏于防备。起义爆发之前,伊犁武备学堂教师崇行铭曾向志锐告密。但志锐认为城内外忠于清廷和他的满、蒙军等兵力不下数万,杨缵绪只有一协人马且枪弹不足,非但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自己正可借机加以全歼,故并未严加防范。
1912年1月7日夜,伊犁革命爆发,志锐次日被杀。据仍留在伊犁的新任杭州将军广福事后报告,兵变的原因是“伊犁陆军因志锐到任后久未发饷,又纷纷裁撤,边地天寒,窘迫无计”;兵变的结果,是“两方伤毙三十人,志锐被戕,印信遗失”。
综合亲历者的回忆,当起义军攻打伊犁将军署时,志锐才发现手下的部队分散驻防、调集不易,且部分官兵多系哥老会人、同情革命,调集时迟迟不来。仓皇之下,志锐从将军署后门逃出,躲进老满营右翼协领乌尔格春的衙门里暂避,8日早被寻获。
一开始,众议推举其为都督,但志锐以不能“背朝廷、辱祖宗”为由,只求速死。于是,众人将他押往商务会,准备公开处决。走到鼓楼旁的官钱局门口,志锐装死卖活不肯走,革命党人冯特民担心夜长梦多,掏枪将其杀死在大街上。有现场目击者回忆,“地上躺着一个头朝南,年约五十开外,身穿天蓝绸棉衣的人,没有穿鞋的白布袜底上沾满了泥雪,脸上两道刀伤,光着头一动不动。人们指着他说,这就是志将军”。
志锐文武全才,既点翰林,又事武职。他工于诗词,且为官清廉,自号“穷塞主”;虽屡遭慈禧打击,但忠于皇帝和清廷之心始终未改。《清史稿》记载,志锐“抵新疆,闻武昌变,或劝少留”,但他没有答应,慨然赴任。在给友人的信函中,即有“以身许国,不作生入玉门想”等语句。
还有一种说法是,志锐西进途中,曾分别与陕甘总督长庚、新疆巡抚袁大化及已革辅国公载澜等人密谋,计划迎宣统帝西迁,在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或者阿勒泰建都,联合蒙、甘、新各族封建王公,割据西北,偏安以观其变。解密的清宫档案表明,从1911年11月25日到1912年1月初,为了要3万两银给士兵发饷,官居从一品的志锐不惜放下身段,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额勒浑、科布多办事大臣忠瑞这两位二品大员交章争夺。但最终,捉襟见肘的清廷连区区3万两银子都未能拨付,致使志锐被戕。
志锐重信守诺。父亲长敬的一位年近17岁的小妾在长敬去世后绝食殉葬。志锐感动之下,当时曾想将其灵柩运送回京城,安葬于祖坟之内。但四川至京师,路途遥远,灵柩运送费用约需千两。当时没钱的志锐只好作罢。20年后,志锐官至礼部侍郎,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年的诺言,并利用在礼部就职的便利,为该小妾上折请旌表,还亲自撰文记载此事。
王双寿与志锐家是世交,宣统初年,王双寿领其父自湖北进京投靠。王父甚至在志锐府终老,其时赋闲京师的志锐亲自为其料理后事。武昌起义爆发后,远在西北的志锐还多次去电询问王双寿的情况,并准备寄钱加以周济。《清故伊犁将军文贞公行状》因此评价,“其笃于故旧多类此”。
珍妃被沉井11年之后,志锐被杀。除去被暗杀的广州将军孚琦,志锐、福州将军朴寿、西安将军文瑞是辛亥革命期间殉难的三位将军。时年59岁的志锐之死,也标志着清王朝在伊犁军府100多年统治的终结。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4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