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罗福嶂会议”学习园今日正式开园

深圳商报 2023-09-19 22:00:32

“罗福幛会议”学习园全景。 通讯员 李昌战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李克强 邢浩 通讯员 李昌战)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12月28日上午,深圳对口支援的江西省寻乌县“罗福嶂会议”学习园将正式开园。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击赣南,2月3日转战至寻乌县项山罗福嶂,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史称“罗福嶂会议”。罗福嶂会议形成的决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强化了“党指挥枪”原则,拉开了创建中央苏区的序幕。

2019年1月,在中宣部的推动下,位于东江源头的革命老区——寻乌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牵手结缘。一场深圳特区支援赣南老区的工作在两地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中持续深入推进。

在龙岗区、布吉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市三感一行爱心志愿服务队牵线,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国强捐赠3000万元进行的保护性提升“罗福嶂会议”旧址工程,成为深圳市支援寻乌县、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

2020年9月,“罗福嶂会议”旧址保护性提升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以“一根火柴、点亮中国”为核心立意展开设计、建设。整个建设范围约1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新建及修复的工程包括“罗福嶂会议”学习馆、“罗福嶂会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十大政纲旧址、议事广场、精神雕塑等。如今,各项工程已完工,面貌一新的“罗福嶂会议”主题学习园今日将开园迎客。

东固的革命根据地

东固革命根据地位于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接壤处,根据地中心东固山离各县城均有100多里。全境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北有东固岭、钟鼓山,东南有“狐狸十八歇”,南有大乌山、方石岭,西南有白云山、观音崖,西北有九寸岭、东固山,腹地有养军山。山峦重叠绵延百里,周围仅有5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外,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大米、茶油、竹木、药材等,当时极具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东固在红色史上地位显著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曾有“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根据地”一说,其中“李文林式”便是指东固革命根据地,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一批党史研究工作者提出的说法。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为此出版“江西党史资料”第10期“东固革命根据地专辑”。专辑收录了丰富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史料,并作了总结性的概述: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位于赣中南,以吉安县东固为中心(现为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形成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全盛时期面积达2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东固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9月开创至1929年11月成立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止,为期两年零三个月,经历了创建、巩固、发展三个阶段。它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公开的武装斗争和秘密割据相结合的形式,这一点尤为毛泽东赞赏,说值得井冈山根据地学习,“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2、经济建设特有的形式。如建立东固平民银行、消费合作社等。3、以农军为基础同争取教育、改造绿林武装相结合的方式创建革命武装。4、采取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是:它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和中心,是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它为红四军解了危难,给红四军东进闽西创造了条件;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铁军”“钢军”会合“第二井冈”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撤退,实行“围魏救赵”计划,挺进赣南,一路失利,处境极为险恶。2月3日,在寻乌罗福嶂会议上决定向东固进军,争取与红二、四团即李文林部队会师。此前,即1928年4月至11月间,东固革命武装便派人三上井冈与红四军取得了联系。2月17日,红四军官兵经龙冈到达东固,22日在东固螺坑河坝上举行了盛大的会师庆祝活动。“东井冈会师”,使红四军得到了自井冈山撤退以来最好的一次休整和补给,恢复了生气和战斗力,为进军赣南、闽西奠定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井冈会师”不亚于“朱毛”在井冈山(宁冈)的会师,不亚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刘志丹部队的会师。宁冈会师,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陕北会师,创建了延安革命圣地;“东井冈会师”,则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自己这样评价,东固山很好,是第二个井冈山。将来东固山和井冈山最终一定会联合起来,最后一定可以解放全中国。红四军是“铁军”,红二、四团是“钢军”。 朱德也在会师大会上说,国民党反动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越打越多,现在你们也成“朱毛”了。 实践证明毛泽东和朱德预言的正确。陈毅1929年2月有诗为证:“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此诗与朱德诗作“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东固革命根据地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但由于过去对“东井冈会师”宣传甚少,知道的人不多。 发行根据地的第一张纸币 东固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中国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史上的多个先例和第一: 东固平民银行———革命根据地历史上的第一家人民银行,并发行了我党金融史上的第一张纸币,是红色金融的先导。 消费合作社———革命根据地创办最早的消费合作社之一,同时保持了正常圩市开圩,繁荣了根据地贸易。 平民工厂(淘金坑兵工厂)——革命根据地创办最早的兵工厂之一,既修造土枪土炮弹药,又生产常用农具,是最早的平战结合的工厂。 教育委员会、平民小学———革命根据地创办最早的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之一,各村还兴办了夜校识字班,文艺演出活跃,被朱德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学习运动”。 东固赤色邮局———革命根据地创办最早的苏维埃邮政组织之一。 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革命根据地第一个无线电学习训练班,培养造就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批无线电通讯兵。 毛泽东曾六上东固山 东固地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发祥地之一。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斗都是在这一地域全面打响,并获全面胜利。毛泽东六上东固山,其中第四、五、六次都是在这里筹划、准备,指挥了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战斗结束后和东固军民共庆胜利。黄洋界战役,毛泽东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第一、二次反“围剿”战斗结束后,毛泽东诗兴大发,留下了两首“渔家傲”词,纪念、歌颂这两次战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东井冈”对于豪情壮志的毛泽东来讲,同样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对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来说,这里富有灵气、吉祥,就连枯木朽株都“帮助”红军。它是革命的山,胜利的山。 对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后来有专著作了详细总结和论述。 曾山与毛泽东主持“二七会议” 东固地区还发生过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富田事变”,误杀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李文林和其他一批革命战士,“AB”团肃反扩大化愈演愈烈;红六军军长黄公略在此壮烈牺牲;值夏罗炳辉起义,见证了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辉煌。 1930年2月,毛泽东第二次上东固山,被曾山同志接到陂头(即现在的美陂古村),共同主持召开了著名的“二七”会议,颁布了《赣西南土地法》,确立了攻打吉安的战略。九打吉安的成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武装占领一个中心城市,毛泽东亲笔写下了《吉安的占领》一文,留下了“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豪迈诗句。 毛泽东先后转战吉安、赣南、闽西一带,时间长达6年,直到红军长征离开赣南。在这里,有许多说不完的党史、军史故事,也有看不完的革命旧址和青山碧水。和井冈山一样,这里也是“历史红、山林好”,中国革命一块宝。 现在,“东井冈”已单独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青原区的组成部分。这里,还是两位历史文化名人文天祥、胡铨的故乡,它们分别是东固山下的富田镇和芗城山下的值夏镇。

寻乌一日游必去景点

寻乌一日游必去景点:

1、圳下革命旧址群

圳下革命旧址群(含圳下战斗旧址,圳下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罗福嶂会议旧址),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石崆寨风景区

石崆寨风景区北到雁洋村通信塔,西临留龙公路,东至伯公坳,南临果园运输便道,是以休闲、健康、生态为基调,将山水风光、漂流探险,古山寨文化与历史遗迹资源相结合,打造的特色文化景区。

3、寻乌革命烈士陵园

寻乌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城西镇山路17号,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赣州市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内有著名古柏烈士纪念碑和“三.二五”暴-动浮雕,烈士纪念馆陈列3256名烈士事迹,形成馆、碑、园、林连成一体的瞻仰圣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每年接待县内和外地前来瞻仰人数3.5万人次。

4、上车潘氏宗祠

上车潘氏宗祠位于寻乌县吉潭镇上车村,年代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寻乌吉潭镇上车村的潘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1993年第二次重修(第一次重修在乾隆年间),占地面积1233平方米。祠堂前一泓清澈的月池,既纳风水,又是消防水源。

5、寻乌青龙岩风景区

寻乌青龙岩风景区的岩洞发育于山体东部,由上、下二洞组成:二者洞道相隔,而又可人工沟通。下洞位于校园后,洞口面南,与地表高差仅数米,额雇刻“青龙岩”,前有30X15平方米的平台入内为“Y”状洞室,洞眷道单一,主厅进深25米,高宽各10米,现辟建寺庙:东叉洞走高80。

古田会议中心思想是什么?

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古田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批示,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

会议议程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会上,毛泽东根据中央来信的精神和红四军具体情况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批示信并作反对枪毙逃兵的报告。

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多种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这些决议案系统地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在军队建设方面,决议案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

这个规定,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决议案阐明了军队同党的关系,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批评了那种认为军事和政治是对立的,军事不要服从政治,或者以军事来指挥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

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案着重地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并从红四军党组织的实际出发,全面地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办法。

决议案在着重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又指出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等错误倾向;并且提出了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等要求。

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古田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批示,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

背景

井冈山会师之后,红四军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最强的一支武装队伍,也招致了国民革命军的大力围剿。

1929年初,红四军在巨大压力下撤出湘赣苏区,转而转战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在此期间,作为南昌起义余部代表的朱德和秋收起义部队代表的毛泽东,对许多问题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形成了“朱毛之争”。

当时,中共对红四军进行领导的三个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前委、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前两个均是毛泽东任书记,后一个先后由陈毅、朱德任书记。1929年2月3日,红四军召开罗福嶂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成功地取消了红四军军委,将其改为政治部,毛兼任政治部主任。

1929年6月,在福建龙岩县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军党委和军委书记,大多数代表都投票陈毅为军委书记,只有林彪少数几个人投票毛泽东为军委书记。随后,毛泽东根据前委决定,到闽西蛟洋(今上杭县蛟洋镇)养病。

1929年9月,陈毅化装绕道香港去上海,参加党中央召开的军事联席会议,向中央军委汇报红四军七大的情况。根据联席会议精神和周恩来的指示,陈毅代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中央九月来信”;

来信强调红四军全体指战员要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并指定毛泽东仍为红四军前委书记。

1929年9月召开过红四军八大。

以上内容参考?-古田会议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4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