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谋臣,辅佐他统一天下,因此被朱元璋称赞为当世张良。但刘基最后遭人投毒,不得善终。那刘基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又是被何人害死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
效力元朝
刘基
刘基为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人,自小就聪明好学,被其老师郑复初称为大才。元文宗时刘基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高安县丞,后来升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刘基为人清廉正直,多次弹劾不称职的御史,结果遭到上面的阻挠,于是愤而辞官还乡。刘基回家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星相谶纬之学,因此被名士赵天泽称赞为当世之诸葛亮。
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起兵反元,多次骚扰沿海郡县。元朝江浙行省无法平定方国珍,于是任命刘基为元帅府都事,让他对付方国珍。刘基建议修筑庆元诸城来抵御方国珍,使得方国珍无可奈何,无法轻易攻克沿海郡县。
元末民变
江浙行省左丞帖里帖木儿想要招抚方国珍,刘基进谏说:“方国珍兄弟是作乱的匪首,不杀他们则无法警戒后人。”方国珍听说此事,于是派人重金贿赂刘基,希望他放自己一马,但被刘基拒绝。方国珍于是派人沿海北上,到大都贿赂朝廷重臣。朝廷于是下诏招安方国珍,授予官职,斥责刘基作威作福,将其囚禁。
方国珍见刘基被囚,于是不再畏惧元朝,更加骄横。江浙行省各地的盗贼也趁机蜂拥而起,搅得各地不得安宁。江浙行省只得释放刘基,让他与行院判石抹宜孙镇守处州,剿灭山贼。经略使李国凤向朝廷上奏刘基剿匪有功,但被方国珍买通的朝廷重臣却只授予刘基总管府判,不让他参预军事。刘基因此辞官回乡,写了《郁离子》,表达自己的志向。
二,
投靠朱元璋
朱元璋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下浙东,听闻刘基、宋濂为当世名士,于是派人邀请他们为自己效力。刘基因此投靠朱元璋,为他献上十八条计策。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于是予以厚待。
元顺帝
朱元璋向刘基询问平定天下的策略,刘基回答说:“张士诚目光短浅,只知道割据一方,没有图谋天下的大志,不足忧虑。陈友谅挟持徐寿辉来控制天完,名号不正,又在我们上流,时刻想要消灭我们,所以要先消灭他。陈友谅被消灭,那张士诚就孤立无援,可以一举荡平。然后北上夺取中原,就可以成就帝业。”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让他全力辅佐自己。
三,
相助统一
陈友谅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立陈汉。汉军沿江东下,攻克太平、采石矶等地,威胁应天。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对此十分畏惧,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只有刘基沉默不语。
朱元璋于是私下召见刘基,让他说出对策。刘基于是说:“主张投降及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
朱元璋问刘基对策,刘基回答说:“陈友谅自视甚高,为人骄纵,只要我军诱敌深入,设下埋伏,就很容易消灭他。天道后起者获胜,取得威信制服敌人以成就王业,就在此一举了。”朱元璋于是采纳刘基的建议,大败陈友谅,战后重赏了他。
朱陈争霸
陈友谅攻克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抵御,便询问刘基对策。刘基极力赞成出兵抵御,朱元璋于是出兵围攻安庆。安庆城池坚固,朱元璋久攻不下,刘基因此建议他攻打江州,直捣陈友谅老巢。朱元璋攻克江州,陈友谅只得逃回武昌。守卫龙兴的汉将胡美向朱元璋表示投降,希望能够保留他的部属。朱元璋不想答应,但在刘基的建议下同意,因此江西全境归了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苗将蒋英等人刺杀胡大海,背叛朱元璋,骚扰浙东。刘基于是前往平定叛乱,安定浙东。方国珍畏惧刘基,于是向他示好。刘基于是派人劝方国珍归降,他因此向朱元璋称臣。至
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再次大举讨伐朱元璋,围攻洪都。朱元璋于是派兵救援,采纳刘基建议,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消灭了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封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劝朱元璋制定法律,审理久拖不决的案件,纠正冤假错案,减少杀戮。朱元璋听从,因此少杀了不少人。随后朱元璋派兵消灭张士诚,一统江南。
四,
效力明朝
朱标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推翻元朝,一统天下。刘基向朱元璋建议说:“宋元两朝因为宽容放纵而丢失天下,现在应该严肃法度。”朱元璋因此让御史揭发弹劾群臣无所回避,若宫中侍卫宦官犯罪则交给皇太子朱标处理,群臣因此畏惧刘基。
李善长
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而被治罪,李善长于是为李彬而向刘基求情。刘基拒绝,把此事禀报朱元璋,然后立即在祈雨台前处死李彬。李善长因此对刘基不满,二人于是结怨。李善长在朱元璋面前告发刘基在祈雨台前擅杀大臣,是对皇帝不敬,许多怨恨刘基的人也因此诬陷刘基。刘基上书辩解,称有求雨的方法,朱元璋采纳,但是一直没有下雨。朱元璋因此对刘基有些不满。
五,试探刘基
杨宪
朱元璋对丞相李善长不满,于是下诏责备,刘基因此为李善长求情,说他立有大功。朱元璋于是问刘基说:“他几次要害你,你为何还要为他求情,不如你来做宰相。”刘基回答说:“这恐怕不行,宰相好比支撑房梁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子一定会倒塌。”
李善长告老还乡,朱元璋于是想任命杨宪为宰相。刘基虽然与杨宪交好,但却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杨宪虽有才能,但气量狭小,不适合当宰相。朱元璋于是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认为他的气量比杨宪还小,更不适合。朱元璋接着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认为胡惟庸更不行。
胡惟庸
朱元璋因此说:“恐怕只有先生才能当我的宰相。”刘基回答说:“我过于嫉恶如仇,又无法处理好繁杂的事务,恐怕会辜负陛下所托。天下人才很多,陛下留心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当宰相。”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刘基为诚意伯。不久刘基告老还乡,隐居深山,不与外人来往。
刘基因为谈洋是方国珍叛乱的巢穴,因此向朝廷请求在当地设立巡检司守卫。
左丞胡惟庸与李善长要好,嫉恨刘基,因此指使手下告发刘基图谋不轨,想占有有帝王之气的谈洋。朱元璋对此半信半疑,于是下令剥夺刘基的俸禄,刘基因此入京请罪。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病重,胡惟庸派医生探望,命其暗中下毒毒害。刘基病情因此日渐加重,不久病逝。
五,
被害疑云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明史·刘基传)
明朝
刘基为明朝名臣,最后被毒杀身亡,因此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被胡惟庸毒死,有人说是被朱元璋害死,有人说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毒杀身亡,船长认为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杀害刘基的可能性较大。
首先刘基为大明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且为人低调,行事谨慎,不结党营私。朱元璋没有任何杀刘基的借口,所以不能直接动手,必须借助与其不和的淮西集团,借他们的刀除掉刘基。另外刘基为明朝立下大功,但朱元璋只封了他一个伯爵,表明朱元璋对刘基并不完全信任。
朱元璋与刘基
其次朱元璋知道刘基与李善长不和,所以重用淮西集团的胡惟庸。胡惟庸被李善长一路提拔,对其十分感激,而刘基与李善长不和,给了胡惟庸下手的动机。同时胡惟庸贪图权势,为了独揽相权,必然要铲掉浙东集团的刘基,以消除浙东集团对自己的威胁。
最后胡惟庸毒害刘基时,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正是他借胡惟庸之手除掉了刘基。目的一方面是除掉刘基这个威胁,另一方面是故意骄纵胡惟庸,使其更加嚣张,为以后废除丞相制度做准备。之所以是在胡惟庸案后才说自己知道刘基被害,完全是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
汉朝初期的张子房、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朝初期的刘伯温,都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物。他们几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足智多谋,能掐会算,甚至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都是仙风道骨、神仙一般的人物,他们辅佐着君王,创下了丰功伟绩。
在历史上,汉初辅佐刘邦的张良张子房,三国时辅佐刘备的诸葛亮诸葛孔明,明朝初期辅佐朱元璋的刘基刘伯温,都是有名的谋士,他们所辅佐的君王都是开国之君,都是在乱世之中起于萍末之人。打得江山之后,三人的结局却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刘伯温,晚景十分凄凉。
朱元璋坐了天下之后,在洪武三年大肆封赏追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名将,封了六位国公,二十八位侯爵。作为开国功臣和朱元璋看似最器重的谋士,刘伯温被封赏的爵位只是诚意伯,位列第三十六名,他的每年的俸禄只有240石。而和他一样同是朱元璋的文臣的李善长,则被封了国公,俸禄每年有4000石。
当然有人会说,朱元璋封了国公和侯爵大多都是武将,这也是一方面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这三十四位被封了公侯的人,大多都是朱元璋的同乡,他们结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淮西勋贵集团。
而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和他来往比较密切的,大多是和他有着同样经历的元朝的旧官,或者是不擅长武力却足智多谋之人,他们隐隐形成了一个以文臣为主的浙东集团,与武将较多的淮西勋贵集团相抗衡。
朱元璋也是一个非常擅长权谋之术的人,他用浙东集团的力量来牵制如日中天的淮西勋贵们,提拔了浙东集团的杨宪来制衡朝中的力量。不料杨宪是个立场不坚定的人,不愿意得罪李善长为首的勋贵们,想要两边讨好,最后却被李善长找了个破绽收拾掉了。
提到刘伯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拿他跟诸葛亮作比较,所以民间才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作为一个辅佐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的传奇人物,留下了不少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对于刘伯温的死因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基本都认为他是病死的。但在《明史·刘基传》当中有这样的记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所以不少人认为他的死跟胡惟庸案有很大的关联,极有可能是被胡惟庸毒死的。
毕竟刘伯温在辞官的时候,曾经跟朱元璋提议别让胡惟庸当丞相,但此时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有采纳他的提议,依然任用胡惟庸当丞相。虽说这件事情并没有对胡惟庸产生多大的威胁,却让其意识到了危机,产生了比较微妙的关系。
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胡惟庸派医生毒死刘伯温的相关记载,但是在其生病不久之后,胡惟庸曾跟御医一同去看望他,还让御医给他开了一个药方。根据御医药房抓药的刘伯温在吃过这个药方的药后,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没坚持多久就一命呜呼。
由于胡惟庸当时作为丞相,这件事情自然没人敢说出去。后来因为爆发了所谓的胡惟庸案,牵连了不少的朝廷大臣,作为疑似主谋的胡惟庸被朱元璋处死之后,关于刘伯温离奇死亡的事情才重新被搬上了朝廷。这时候不少朝廷官员将他的死归结到当初的丞相胡惟庸身上,认为就是被他害死的。由于当时关于胡惟庸案牵连了不少人,即便不是胡惟庸做得也大家不敢给他翻案,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他的党羽,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至于刘伯温的死因到底跟胡惟庸案有多大的关系,或许只有曾经的当事人了解,如今有的基本都是一些猜测而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3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王力宏、薇娅,一起印证了孔子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