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车型参数 2023-09-19 21:01:46

光绪皇帝,全名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

光绪皇帝虽与慈禧太后以“母子”相称,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其亲生。

他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他出生在醇郡王府,父亲是醇亲王奕譞,即咸丰皇帝的弟弟,母亲是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皇帝因天花驾崩了,死时年仅十九岁。

由于无子嗣,按“兄终弟及”的原则,可由其弟接任,所以在慈禧的极力推荐下,四岁的载湉在太和殿正式继位。

慈禧之所以极力推荐,也正是看上他年幼,容易摆布,不至于抢夺她的权力。

从其继位的这天起,他就注定是慈禧的傀儡。

入宫后的光绪皇帝是在孤独中长大的。他不但要忍受烦琐的宫中礼节,还要忍受慈禧接连不断的训斥。

据史料记载,光绪皇帝年幼时常常吃不饱或者是吃剩下的饭菜,就连宫里的宫女和太监也看他年幼不得宠,常常欺负他。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没有童年的欢乐,他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从而造成身体积弱,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留下了病根。

随着大婚和亲政逐渐临近,光绪皇帝像看到了曙光一样期待着自己将权力紧握在手中。

但是慈禧对他的权力还是多方限制,仍由她在暗中操纵朝政。

就连大婚,都是由她一手操办的,即让他娶了奇丑无比的隆裕皇后。

对于自己并不喜欢的隆裕皇后,光绪皇帝虽极为不满,但也无奈。

还好,除了不喜欢的隆裕皇后,他还有两位嫔妃,她们就是瑾妃和珍妃。

珍妃貌美端庄,性格开朗,活泼机敏,很受光绪皇帝的宠爱。

二人志趣相投,常常同进同出。珍妃不仅对他的志向表示支持,还向其推荐了她的老师文廷式。

文廷式对改革和政治很有见解,因此受到光绪皇帝的重用,并引发了其改革政治及摆脱束缚而有所作为的欲望。

但是慈禧却对其百般阻挠,设计陷害他身边的重臣,以便大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皇帝在一帮具有爱国思想志士的影响下,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史称“戊戌变法”。

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至此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光绪皇帝生命中仅剩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掉落了,他被囚瀛台,终日郁郁寡欢,加之身体本就赢弱,百病丛生,久治不愈,精神又受到了重创,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死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享年三十八岁。

然而无巧不成书,就在光绪皇帝死后的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病死在中南海仪鸾殿。

二人的相继离世,时间相差不到二十四小时。

据相关历史记载,光绪皇帝是病死的。

但是,从他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病死的,换句话说,就是被害死的,他并非正常死亡。

因为有人称光绪皇帝在死的前一天还好好的,所以他的死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猜测。

对于光绪皇帝病死的说法,史学界并不全都认同。

民间传说和野史对其死因也有好几种说法。

据当年接近宫廷的人回忆,光绪皇帝本身的病症不致死,他们怀疑他是被慈禧、袁世凯或他李莲英等所杀;

还有资料显示,给光绪皇帝治病的医生、内务府大臣增崇的儿子、光绪皇帝的继承人宣统皇帝和陪侍慈禧太后的德龄,也都认为他是被毒害而死的。

近年来有科学研究证明,光绪皇帝是因为砷中毒而死的。

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经与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专家研讨,征得文物部门同意,提取多根光绪的头发送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室设计所进行测试,后又与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共同合作,组成研究课题组,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最精密的仪器,对光绪皇帝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和墓内外环境进行反复的检验和缜密的分析硏究,居然发现他头发中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砒霜,仅沾染在光绪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201.5毫克,是健康人的两千多倍。

据相关研究表明,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而死。光绪皇帝体内摄入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所以他们认为光绪皇帝是砒霜中毒而死的。

那么他到底是被谁毒死的呢?

有人认为,是慈禧不愿意让他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于是派人毒死了他;也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了他,担心慈禧死后遭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一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皇帝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会毒死袁世凯和他。

但是,不管光绪皇帝究竟死于什么原因,都与他遭受的控制与打击有着直接的联系。

纵观光绪皇帝的一生,他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终日处在担惊受怕中。所以,无论他死于何种原因,其实都和慈禧及清朝的黑暗脱不了关系。

历史的尘埃落定,我们也看到了更为深层的缘由。可以说,光绪皇帝的死,也揭示了清朝走向灭亡是大势所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2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