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在位十几年间,把老爹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家底全部败光,这“开皇之治”的光辉还没照亮整片中华大地便告一段落,实在是令人痛心。
连年的战乱,沉重不堪的徭役,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全国人口骤减三分之二,甚至杨氏皇族也被屠戮殆尽,种种迹象表明杨广绝对不是一个贤君,说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也不为过。
但是他普遍被人诟病的出征西域、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开凿运河、征伐高句丽这些事,似乎在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帝王都做过,也没啥毛病,那么他的问题出在哪里?既然是昏君,为什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坚持把运河挖完?
图片:老百姓挖凿运河剧照
一、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1、最大的挑战
在大慧看来,杨广最大的问题是把很多事情看的太简单,又付诸了错误的行动,虽然出发点不一定坏,但结果却不尽人意,那么他为什么要挖运河呢?这就牵扯到了隋王朝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
我们都知道,隋朝和秦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结束长期的动乱政局,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新时代。
要知道从五胡乱华到隋朝统一,这期间历经了近3个世纪之久,中国南北方、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都是割裂的状态,既然统一了,势必就要重新整合,这就是隋王朝一直面临的最大问题。图片:隋朝疆域资料截图
2、问题所在
虽然隋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四海升平,国力倍增,但事实上也是暗流涌动,问题不断,大慧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关中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中原腹地,也是中原王朝的核心大本营所在,经过数百年的经营,这里不管是人口、土地都达到了鼎盛,加上隋朝建立后与民生息,关中人口暴增。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出现了地少人多,甚至口粮、衣物等必需品也开始紧张起来,这就急需大量的物资进行补充,虽然杨坚和杨广都推行了均田制,最终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务之急就是需要从其他地区紧急“输血”。图片:杨广上朝剧照
其次,关中和中原的自然灾害一直不少,隋文帝在位的时候关中就有多次大旱出现,而中原黄河流域则是水灾不断,换言之,全国大多数老百姓都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两位皇帝虽然竭力应对,结果却差强人意。
最后一点,隋朝的统治阶级起家于关中,中原地区原来是北齐政权的地界,江南更是脱离中原统治数百年,虽然武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管理上,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费心费力。
比如在隋朝灭南陈后,就在江南推行了隋朝制定的行政制度和律法,结果引发当地百姓的不适和不满,竟然爆发了民众起义事件。
从以上这三点就不难看出,关中急需缓解物资上的压力,北方也需要克服自然灾害,另外,庞大的疆域需要有效的统治,这都迫切要求隋王朝要提升人力和物力的运输能力。图片:爆发农民起义剧照
二、到底应该怎么做?
1、杨坚的做法
毫无疑问,不管是杨坚还是杨广,都对这些问题心知肚明,也着手去解决了,只不过老子是循序渐进的,儿子是用力过猛。先来看看杨坚的做法,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主要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是加大现有的运力。
公元583年,杨坚从各州招募百姓往关中运送物资,不过不是强迫,而是用奖赏的方式,不仅免税,还能免徭役,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干劲自然很足。
长安是战略要地,周边有发达的水系,不过包括渭水在内,多年泥沙沉积已经不能行船,于是杨坚沿着汉代的沟渠开挖了广通渠,引渭水抵潼关,与黄河相连,成功提升了关中和中原之间的运力。图片来源于网络:隋朝时期的运河
第二,设立粮仓,比如历史上着名的黎阳仓、河阳仓、广通仓等等,都是隋文帝杨坚的手笔,公元585年,他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义仓”,每年秋收之后大家按照家庭条件向上缴纳粮食进行储备,并且派专人管理。
所以开皇年间虽然天灾不断,但老百姓还不至于饿肚子,不过这只能缓解一时的问题,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问题并没有解决。图片来源于网络:隋朝粮仓
2、杨广的做法
就这样杨广接盘了,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营建东都洛阳,前后征调民工多达200余万,在杨广看来洛阳是战略要地,交通方便,往北可以连接中原,往南可以和江南互动,现在国家也不穷,那还不干?
其实这件事大慧认为没什么毛病,于情于理都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问题这只是杨广伟大设想的第一步,作为古代主要的运力保障,有了东都,你就必须要开挖全新的水路系统,这就是开凿大运河的主要原因。
从洛阳开始,抵达山阳,连通黄河与淮河,渠宽40步,沿岸修有驰道,还做好了绿化和配套设置,想想这工程都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杨广整出来的通济渠,从此中原和淮河流域被成功打通。
但这只是杨广计划的一部分,第二年他在洛阳东南方圆20多里地中设置了多达3000座粮仓,每一个的容量为8000石。此后5年时间里,他又疏通了山阳到扬州的邗沟、洛阳联通涿郡的永济渠、疏通了扬州连接杭州的江南河。
就这样,隋朝以洛阳为中心,从南到北的水路全部被打通,长达2700多公里,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生态彻底被改变。图片来源于网络:京杭大运河
但是帝王的千秋伟业注定是建立在百姓血泪之上的,开凿运河工程巨大,人力物力消耗夸张,每年都征调百姓民工超百万人,甚至有时候老人、妇女、孩童都要上阵,这自然也就加速了隋王朝的覆灭。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