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32岁成哈佛教授,直言:“科学无国界”

浅陌初心 2023-09-19 19:41:26

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留学这个话题越来越多的被人提及。每每说到留学这个话题的时候,总能引发热议。

一方面是激进的自由派,他们主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利选择留在哪个国家;另一方面是同样激进的爱国派,他们主张每个国人体内都流淌着同样的血液,国家是我们的根,不管外国给我们什么条件,不管你的任何理想,一定要回到祖国发展才是爱国的表现。这两种观点都未免太过于偏激。

出国留学追寻自己的学术理想,想要拓展自己的眼界,这是无可厚非的,即使你选择留在国外,也不一定代表你就不爱国;但是,如果你在祖国最需要你的时候,不但不选择回来帮助祖国,反而是选择为了别国而落井下石,那肯定是要遭到别人唾弃的。

曾经有一位神童,在他小的时候十分出名,国外的十多个名校向他伸出橄榄枝,他选择去哈佛攻读学业并最终留在哈佛,哈佛甚至为了留他在学校任教,破天荒的改变校规,他在国际上代表哈佛,拿了很多奖项。

但是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为了美国国籍留在美国,甚至用“科学无国界”来为自己洗白,他就是尹希。

从小聪慧的他十分叛逆

尹希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智,和同年龄段的小孩相比,格格不入。也许是受家庭影响,从小尹希就很喜欢看书,和一般爱看动画书的小朋友不同,他喜欢看艰涩难懂的微积分。

好在他的父母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父母都是地质大学的高材生,对于尹希这种异于常人的表现,他们并没有太过于惊讶,只是担心孩子过于迷恋书本,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因此她会经常鼓励尹希多出去走走,她并不想孩子过早的就被学习困住,希望他能好好的享受童年。

对于尹希而言,书本远比和小朋友玩有意思多了,而且那些和他同龄的小朋友,他觉得幼稚极了,根本不想和他们沟通;更要命的是,学校教授的课程太没有意思了,所以他更愿意去看《微积分》这样的书籍,可以启发他的思维,所以他总是看的津津有味。

尹希的母亲发觉他对于书本的喜爱,也了解到他对现有的课程不满意,感觉进度太慢后,就和学校商量好让他跳级。北京八中有一个智力超常实验班,接受了全国各地智力超群的孩子,尹希的母亲就把他送到这个学校来了。

这件事很快就被传开了,大家纷纷称赞尹希是一个“神童”,但尹希自己对这个外号却十分反感。

在他看来这种称呼是对他能力的诽谤和不尊重,因为他觉得,他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事情和外界是无关的。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尹希本质上就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只是被他的超常智慧掩盖了他的性格缺陷而言。

进入到八中的这个智力超常实验班后,尹希如鱼得水。尽管他的年纪在班里是第二小的,但是,他的多次成绩都是是排在首位的,其中的物理和数学这两门课,更是经常满分,要知道这可是在特长班,班中可都是智力超群的孩子。

不过学习成绩突出的他,却并不讨老师喜欢,老师也多次找到家长,告诉家长尹希太过于傲慢,在上课时从来都不记笔记,也总是喜欢和老师顶嘴。

当家长问尹希的时候,他的回答竟然是太简单了,没啥可以记的,都记在脑子里的,学习成绩就是证明。尹希的家长知道,又要跳级了。

于是,13岁的尹希参加了中科院少年班的考核,不出所料的是他又一次通过了考核。在中科院的少年班中的,汇聚的是全国顶尖的天才,里面的竞争更是十分激烈。而这种激烈的竞争,正是尹希所追求的。

所以在一开始,尹希还很享受这个学习氛围,但是他超常的智商让他很快就适应了少年班的学习,他的成绩又开始霸占榜首位置,渐渐的,他又开始感到腻烦了,他开始想要去国外接触新鲜的知识。

国外的橄榄枝,他欣然接受

尹希是一个目的很明确的人,他选择学校的方向就是全美最好的十所大学,不出所料的是,这十所大学都予以回复,非常愿意接纳这位物理天才去他们那里学习,最终,尹希选择了物理专业更加出名的哈佛。自从,尹希就开始了他的哈佛读博之旅。

在哈佛的尹希过得是顺风顺水,因为他过人的才华让哈佛看到他未来的无限可能,所以哈佛开始了360度无死角的攻克,试图将他留下来。

为了让尹希留下来。哈佛改变了他们留存数百年的校规,更改了教授的任教年龄,在尹希毕业后,给他提出了丰厚的,不容拒绝的条件,而尹希没有思考太久也就顺利答应了,那一年,他32岁。

不顾国家的培养,他留在美国

在尹希的心目中,他自己是自由的,他是凭借自己的才华留下来的,而国家之前对他的培养,中科院这些年的培养,在他看来都是一文不值的。

尹希在随后的科研中为哈佛创造了很多价值,在数个含金量颇高的奖项中都代表哈佛获得奖项,其实科学家想要好的科研环境,愿意在国外完成科学研究也无不可。

但是,尹希他毕竟是在国家经历过数年培养的,在如今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回归,反而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表示他喜欢哈佛的科研环境,科学是无国界的,他是自由的。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

曾经数名科学家都表示过“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有”这句话表述的十分清楚,而随着国家的发展,科学家们总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美国才会不惜一切代价的留住科学家,甚至会有“我得不到,也要毁掉”的疯狂想法。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很多科学家看到新中国的成立需要人才建设,所以纷纷选择回归祖国。

其中钱学森的回归之路尤其艰难,作为着名的航天人才,空气动力学家的钱学森教授,因为一心回国被美国无端迫害,在国家的积极努力之下才得以回国,而钱学森教授回国后也不负众望,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同样是科学家,同样是被美国以丰厚条件诱惑,不同的科学家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尹希虽然智慧过人,在物理学方面有极高的天赋,但是他这种极致的利己主义,和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并不匹配。

尽管他13岁就考上中科大,32岁就成为哈佛教授,但他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回归,这样的人终究也只是美国的工具人而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