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可谓是晚清最有气节的臣子之一,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能够收复新疆实属不易,要是没有左宗棠,收复新疆遥遥无期。他一方面顶住压力,另一方面抱着必死的信念和敌人战斗,为的就是保证新疆重回大清版图。
他是一位十分有勇气的大将,朝中对于他收复新疆一事普遍不看好,甚至是用迂腐的思想来衡量这件事,以至于在战争开始之后困难重重。长途行军本身就实属不易,尤其是在戈壁遍布的新疆,这对于军人的耐力是极大的挑战。然而这支军队最终战胜了敌人,成功收复新疆,流芳百世。在收复新疆中,这几个瞬间表明了左宗棠对这次战争抱着必死的决心:
抬棺出征。
左宗棠大军出征的时候,随着军队还有一副棺材,这是左宗棠的棺材,棺材涂满了黑漆,这意味着左宗棠已经做好了必死的打算了。他这么做并不是意味着真的要战死,而是鼓舞士气,一边抬着棺材,一边行军,这样的场面是很少见的。而且黑色的油漆是死人下葬时用的,可以说这次战争,左宗棠宁愿死在战场上也要收复新疆。将士们势如破竹,看到主将已经豁出性命,也都十分英勇。后来到了新疆之后,棺材被涂成了红颜色,这说明左宗棠对这次战争有很大希望,将士们见到这样,心中有了希望,面对战争也不再畏惧了。
杀鸡儆猴,立军规。
清朝军队腐败,军纪不严明已经是常态,为了立军规,左宗棠大开杀戒。而这次出征,军饷不充足也是左宗棠面临的关键问题,军中粮草不足,很多将士都饿着肚子行军。当众将士来到甘肃的酒泉境内,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位部队领兵,饿得实在是走不动路了,看到街上有卖小吃的,叫做甜黄米,卖小吃的是一位妇人,这个领兵就跑过去拿着甜黄米就吃,吃饱了之后没付钱就走了,后来这个妇人哭诉着找到军队,说有人吃了东西不给钱。左宗棠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要是纵容下去,军规军纪就没有人遵守了,于是就找来这个领兵。
看到左宗棠这般严厉,领兵知道要是承认的话就必有一死,左宗棠知道肯定是这个人干的,但是东西吃到肚子里,怎么证明?领兵估计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就在事情毫无进展之下,左宗棠居然让人把这个领兵给开膛破肚了,割开胃部,里面的甜黄米流了出来,证实了就是这个人干的。妇人也不敢相信,吓得说不出话,将士们看在眼里,也都被吓得不敢出声,之后再也没有人违抗左宗棠的命令了。可见左宗棠为了树立严格的军规,杀鸡儆猴,这一招确实很奏效。
克扣自己,带头吃红薯。
这次西征阻力很大,朝中很多人不支持,其中就有李鸿章,李鸿章认为这次西征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李鸿章是左宗棠的政敌,对于西征这件事,李鸿章是不赞成的,不仅不赞成还在慈禧面前说了很多左宗棠的坏话。慈禧是支持这次西征的,她相信年过花甲的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西征除了慈禧的支持之外,还需要军饷,这是左宗棠面临的头等大事。
当时沈葆桢负责海防,而海防需要的银子其实是向洋人借的,一年的军饷大概是一千万两,而当时朝廷根本没有这么多钱,面对一千万两的军饷,左宗棠很发愁,于是写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和慈禧说了这件事,想和沈葆桢一样向洋人借钱打仗。慈禧让众大臣商量这件事,李鸿章说现在的局势这么危机,打仗也不一定能打赢,还不如放弃战争,毕竟朝中没钱。而沈葆桢也是这种说法。
后来左宗棠知道朝中没钱,就和慈禧说削减开支,只要四百万两,慈禧知道这么一位花甲老人还带兵打仗很不容易,既然支持这件事,一千万两一两也不能少,可是朝中确实没有多余的钱了。此时李鸿章说左宗棠这次打仗其实是为了自己想独吞了西域,暗指他有谋反的心。虽然都是一朝臣子,政见不一真的很可怕,不过好在慈禧没有听李鸿章的话,而是询问了军机大臣文祥,文祥知道现在海防很缺钱,朝中确实没有钱给左宗棠收复新疆,不过文祥是个是非分明的人,他告诉众人,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这样的气节感动很多人,如今年过花甲,还不忘大清的江山,是为官的楷模,为了节省军饷,他不顾羸弱的身体,带头吃红薯,顿顿见不着荤腥,实属不易,这样众人的争论平息了,在朝廷的支持下,左宗棠最终收复了新疆。
晚清名将左宗棠在征服陕甘后,凯旋入关。当天晚上,驻军于某处,刚刚扎营完毕,左宗棠忽然传下将令:立即拔营,继续前进!当时全军将士都已疲惫不堪,正想好好地休息一番,因此谁也不愿再动弹了。那些将领们则相约着来到统帅的大营,请求左宗棠收回成命。左宗棠勃然大怒道:“我这就上马出发,敢违命落后者,军法从事!”左宗棠军令极严,将士们虽然怨气冲天,却也不得不装束停当,整队紧随其后,于黑夜中迤逦而行。过了两个时辰,左宗棠扭头问身边的偏将:“我们走了多少路?”偏将答道:“距离先前宿营之处已有四十多里了。”左宗棠点点头,道:“那好,就在这儿扎营吧。”
将士们重新安歇不久,忽然听到身后隐隐传来阵阵爆炸声。过了一会儿,后队巡逻兵来到帅营禀报说:“先前宿营的地方忽然被炸,已经陷成一个个巨坑。”于是全军将士无不惊骇万分,都为躲过这一劫难而庆幸不已,对统帅左宗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众将领进帐询问左宗棠是如何预测到这场灾难的,左宗棠答道:“当时刚刚驻军,我忽然想起:那些头领们虽然投降了,却是迫于我们的军威,并非个个都诚心诚意地归顺,肯定有人会挟恨报复,而我们第一晚的驻军之处也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后来,军中击打更鼓时我又凝神一听,地下似乎有回应之声,像是有地洞,于是我立即传令速速避开。现在已经可以证实,那儿不但有地洞,而且洞中藏着不少硫磺火药。可是当时由于拿不准,又怕引起慌乱,才没有明说啊。”
这个人是左宗棠。
? ? ?他是当时整个清王朝历史上最大的功臣,他收复了新疆,被梁启超评价为认为五百年来的第一伟人,甚至还算得上是中国历代的千古第一功臣。这对他的评价是极高的,收复新疆的这个功绩,从明朝以来,甚至宋元以来,都从来没有人做到过,不仅如此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朝晚期西方列强入侵,他硬生生的把新疆夺回。比之前要夺回的难度更大,所以对他的评价才如此的高。在这次收复新疆如果失败了,新疆很有可能就被西方列强夺走,消失在中国的版图上。
? ? ? 左宗棠他是一位杰出的臣子,他对国家很忠心,他的领导力也是令人钦佩,他亲自带兵收复新疆,左宗棠不仅是收复新疆这个过程的代领人,也是整个计划的谋划人。他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他对民族和国家皇帝做出极大贡献人,值得被后人歌颂,左宗棠面对列强的侵略,局势动荡腐朽的清朝,他依然在为国家着想。
? ? ?左宗棠二十来岁乡试中榜,后投身仕途,他的一生中,除了精忠报国、抵御外侮,又还有镇压农民运动的一面。即使是这样他的功远远大于过,他的贡献和他的聪明智慧,他都应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人物。他不仅是爱国英雄也是名族英雄,他值得歌颂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如果没有他,真的不敢想象是会怎么样。在清朝晚期有很多官员贪生怕死背叛朝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都不管不顾。都说乱世出英雄,在乱世中有很多的英雄他们不顾自己安危,保卫祖国奋不顾身。正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0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