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清朝最有才华的皇后,19岁被皇帝宠幸,身怀龙胎自尽身亡

电影天山 2023-09-19 18:42:46

1、状元公之女

景辉有两个儿子,后来也中了翻译举人,这兄弟二人中的哥哥名叫赛尚阿,是嘉庆二十一年的翻译解元。正是赛尚阿,使得阿鲁特氏家族真正开始崛起,这位赛尚阿便是孝哲毅皇后的祖父。

赛尚阿受到牵连的那三个儿子中的老三,名叫崇绮,他便是孝哲毅皇后的父亲。

崇绮在20岁那一年考中了举人入仕,本来已经做到了六品主事,但因受到父亲牵连而被革职,返回家中。不过,这崇绮并没有灰心,他一直在家疯狂学习,试图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

令人没想到的是,崇绮竟然做到了,他参加了同治三年的会试,在这次会试中,崇绮打破了清朝立国以来“满汉同科,满不点元”的惯例,一举夺得状元头衔,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的旗人状元,正是崇绮,使阿鲁特氏家族进入到鼎盛时期。

从这里可以看出,孝哲毅皇后的来头不小,就因为郑亲王这一点,这可不是一般家族,这可是一个实打实的铁帽子王啊。就因为这一点,孝哲毅皇后与咸丰的两位皇后都有亲戚关系,哪两位皇后呢?

她们就是孝德显皇后(咸丰原配)与孝贞显皇后(慈安)。

首先,这郑亲王端华是孝德显皇后的舅舅,也就是说,孝哲毅皇后的母亲与孝德显皇后是舅表姐妹关系,因此,孝哲毅皇后应该是孝德显皇后的表外甥女(舅表外甥女)。

其次,郑亲王端华嫡福晋是孝贞显皇后的亲姑姑,也就是说,孝哲毅皇后的母亲与孝贞显皇后是姑表姐妹关系,因此,孝哲毅皇后应该也是孝贞显皇后的表外甥女(姑表外甥女)。

能与大清两位皇后攀上亲戚,说明这孝哲毅皇后的出身确实很不一般,再加上父亲崇绮状元身份的加持,这种身份绝对是大清皇后的不二之选。

此外,孝哲毅皇后有一个兄弟名叫葆初,是崇绮的独生子,后来承袭了崇绮的公爵。孝哲毅皇后还有一个堂妹,嫁给了惇王府的贝勒载濂,这位载濂便是毓岩的祖父。毓岩是道光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的曾孙,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私定的继承人。

2、大清中宫皇后

同治十一年二月,为了给接下来的同治帝大婚挑选皇后,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下旨举行八旗选秀,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最终被指定为同治帝的皇后人选。

其实,阿鲁特氏被指定为皇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有一个人是不支持她的,这个人便是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为何呢?

因为阿鲁特氏的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外叔祖父则是咸丰宠臣大学士肃顺,这两位都是咸丰托孤指定的八大臣。据说当年肃顺曾建议咸丰效仿汉武帝行钩弋之事,这让慈禧铭记于心,后来慈禧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一举将八大臣铲除,赐令端华自尽,肃顺处斩,也就是说,这郑亲王一家可是慈禧的死对头,慈禧怎么会支持政敌家的外孙女呢?

因此,慈禧支持了名门凤秀家的女儿富察氏,但是阿鲁特氏有慈安太后支持,两宫相持不下,决定权落下了同治帝本人的手中,最终同治帝敲定了端庄大气的阿鲁特氏。

其实,阿鲁特氏确实是大清皇后的最佳人选。

据说,阿鲁特氏从小就淑静端慧,曾经接受过父亲崇绮的亲授教育,过目不忘。而且,这位名门之女还会用左手写大字,有一首赞美阿鲁特氏的清宫词:“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就是这样一位容德俱佳的才女,当然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了,这几乎成了人们的共识。

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紫禁城内,同治帝举行大婚礼,这一天的子刻,19岁的阿鲁特氏被人从大清门抬进了皇宫,成为大清帝国的中宫皇后。

“朕惟运协两仪。乾健必资夫坤顺。光昭四表。日升更颂夫月恒。观天道之周行。实邦家之肇庆。爰诹吉日。用制宏章。咨尔阿鲁特氏。乃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也。秀衍桂林。瑞徵椒殿。淑身维则。慎德有常。着端范于闺闱。早娴女训。肃庄容于宫壸。允式母仪。兹仰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勒俭居先。雍和逮下。徽音丕嗣。内治克襄。夏凊冬温。亲两宫之色笑。陈笾荐豆。佐九庙之馨香。令望式孚。蕃厘永迓。钦哉。”

除了阿鲁特氏,这次选秀还为同治帝遴选出了一妃二嫔一贵人,分别是慧妃、珣嫔、瑜嫔和瑨贵人,其中这位被封为珣嫔的是崇琦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就是说,珣嫔是孝哲毅皇后的亲姑姑,她比孝哲毅皇后还要小三岁。

同治帝大婚不久,两宫皇太后便撤帘归政,按理来说属于阿鲁特氏的高光时刻来临了,但实际上,阿鲁特氏这两年的宫中生活似乎并不快乐,为何呢?因为阿鲁特氏极度不被婆婆慈禧太后待见,她与慈禧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紧张的。

同治帝宠爱皇后,慈禧却希望儿子多宠爱慧妃,于是同治帝便一个人居于养心殿,甚至偷偷溜到宫外去逍遥快活。当然,这也与阿鲁特氏的本人性格有一定关系,阿鲁特氏家风淳正,且接受过正规的儒家教育,门风刚烈,并不是什么趋炎附势之辈,因此,很不合慈禧的胃口。

一些野史的说法称慈禧想废掉这位中宫皇后,但是惇亲王奕誴却说:“想要废掉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必须也要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才行。”即便阿鲁特氏与慈禧之间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恶劣,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大概是不会好的。

3、红颜薄命的大清皇后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年仅19岁的同治帝感染天花病危,仅过了不到一个月,这位刚主政两年的少年天子便离开了人世。令人想不到的是,仅过了74天,紫禁城再次传出劲爆消息,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也病亡了,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有两种说法:第一,孝哲毅皇后是被慈禧太后逼迫致死的。第二,孝哲毅皇后是自尽身亡。

据说,当时孝哲毅皇后已经有孕在身,如果诞下皇子,就是同治帝唯一的儿子,继承皇位是顺利应当的事情。但是,这样会阻碍慈禧继续执掌国政,于是乎,慈禧便下令将孝哲毅皇后给逼死了。

其实,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因为后宫妃嫔怀孕都有详细的记载,一旦有孕,就会有比较周密的保护措施。再说,当时慈安太后仍然在世,绝不会放任慈禧做出违规之举。因此,孝哲毅皇后有孕一说是子虚乌有,结合当时皇位承袭的情况,只能由近支的载字辈继承,因此,不管怎样,孝哲毅皇后对慈禧都不会有任何威胁,慈禧没有必要逼死一个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女人。

那么,第二种说法就有一定的可能性了。

同治帝殡天后,慈禧选择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继位人,载湉承袭的是文宗(咸丰)的香火,这样一来,同治帝与孝哲毅皇后在宗法上便绝嗣了,因此,孝哲毅皇后便不能成为皇太后,只能被尊封为嘉顺皇后,只是一个空名而已。

再者,阿鲁特氏一族家风刚烈,具有节妇传统,比如说后来在庚子国难时,崇琦夫人瓜尔佳氏竟然率领家人为国殉难,令人敬佩万分,崇琦本人因支持义和团,畏惧招致洋人的报复,也自缢身亡。

自觉前途无望,门风又如此刚烈,孝哲毅皇后为同治帝殉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据说,孝哲毅皇后曾求助于父亲崇琦,谁知崇琦回复的纸条只有一个“死”字,于是她便自尽身亡了。至于死法,说法就比较多了,有说吞鸦片自尽的,有说吞金身亡的,还有说绝食而死的。

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嘉顺皇后阿鲁特氏崩逝于储秀宫,年仅22岁。

阿鲁特氏去世后,两宫皇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为其上谥号为孝哲毅皇后:

“臣闻紫宸齐体。玉牀离连星之功。彤管扬芬。坤顺表安贞之德。奉明禋而有恪。令范如存。熙鸿号于无穷。崇仪告备。钦惟大行嘉顺皇后。性成孝敬。德着温恭。毓瑞高闳。文定重伣天之表。来嫔京室。含章徵应地之符。配皇极以礼肃。奉宸仪而班政。兰掖型垂。愉婉承颜。笃两宫之孝养。仁慈逮下。遇九卿以宽和。俭勤奉上。宫庭式化。恺悌赞垂裳之治。海禹腾欢。珩璜协乾化之隆。方期福履永绥。颂星轩之润饰。何意坤仪云邈遐升。路隔层霄。悲深率土。缅怀令则。长炳耀于寰区。宜受大名。备钦崇之典礼。谨奉册宝。上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于戏。勒瑶函而纪实。硕德丕昭。荐玉策以申虔。阐扬观于不远。陟降在兹。宝箓常新。与球图而并重。隆名永协。耀金石而流徽。宏启嘉符。茂昌景祚。谨言。”

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与孝哲毅皇后一起被葬入惠陵地宫。地宫关闭之前,同治帝遗下的四妃入地宫与同治帝、孝哲毅皇后作了最后的告别,这四个女人,最大的19岁,最小的才只有15岁,就要面临数十年的守寡生活,想想真的让人绝望和无助,但这就是她们的宿命。

子辰说:

清朝最没福气的皇后,孝德显皇后为什么19岁就死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孝德显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生于道光十一年,与咸丰帝同岁,从家世来看,萨克达氏虽是镶蓝旗出身,但称为豪门绝不为过。首先,萨克达氏的曾祖父明山是嘉道两朝的名臣,官至刑部尚书与都统等职,父亲富泰则做到了太仆寺少卿。其次,萨克达氏的母亲乃宗室出身,她是郑亲王乌尔恭阿的女儿(铁帽子王之女)。

可以发现,萨克达氏的出身与同治帝孝哲毅皇后还是有几分相似的,萨克达氏是郑亲王乌尔恭阿的外孙女,孝哲毅皇后则是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而乌尔恭阿即是端华的父亲,两人是连着的两代郑亲王。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在经过十几年的深思熟虑后,终于在立储密旨上面写下了皇四子奕詝的名字。第二年年初,道光帝便下旨临时举行了八旗选秀,在本次选秀中,出身高贵、品貌俱佳的萨克达氏被道光帝一眼看中,于是,道光帝便将萨克达氏指给皇四子奕詝为嫡福晋。

第二年(道光二十七年)年初,奕詝奉旨与萨克达氏成婚,从此,萨克达氏便住进了南三所,成了奕詝的嫡福晋。然而,通过研究清宫的医案发现,萨克达氏的身体一直不太好,除了有湿症之外,还长期患有肝病,这也为她的早逝埋下了伏笔。不过,从后来萨克达氏的册文和谥号来看,萨克达氏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孩,深受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与道光帝的喜爱。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恭慈皇太后钮祜禄氏病逝于寿康宫,享年74岁。然而,令奕詝没想到的是,就在恭慈皇太后去世的第二天,他年仅19岁的嫡福晋萨克达氏也离开了人世。更令奕詝想不到的是,道光帝在恭慈皇太后的丧事上过于劳累,一个月后便驾崩了,随后20岁的奕詝便登上了大清皇位,是为咸丰皇帝。

咸丰帝登极后,除了料理祖母恭慈皇太后与父亲道光帝的丧事外,也没有忘掉自己的结发妻子,他追封萨克达氏为孝德皇后。

按照清朝皇室的规定,死于咸丰帝之前的孝德皇后是要与他合葬的,然而当时咸丰帝刚刚继位不久,自己的陵寝还未来得及修建,于是,萨克达氏的棺椁便暂时被放在了田村殡宫。

后来一直到同治初年,咸丰帝的定陵才修建完毕,就在同治四年这一年,萨克达氏随丈夫咸丰帝一起被葬入定陵地宫。如是,死于道光年间的萨克达氏到同治朝才被下葬,皇后历经三朝才下葬,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清朝最惨皇后是谁,剪发失宠,惨死冷宫,死后葬礼仅用200两?

这个皇后就是乾隆的皇后那拉氏。但是乾隆对于这一位皇后并不是多么的看重,可以说已经到了厌恶的程度。并且当初乾隆也并不愿意让那拉氏成为皇后,不过后来由于崇庆皇太后的举荐,也使得乾隆不得不将那拉氏升为皇后。不过后来其他的妃子看那拉氏不得乾隆的宠爱,也向乾隆诬陷那拉氏。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如果在古代得不到君主的宠爱的话,就算是身为皇后下场也会变得非常的凄惨。而那拉氏的身份其实是非常尊贵的,因为当时雍正将那拉氏指给弘历做侧福晋,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雍正对于那拉氏还是非常看重的,但是当时乾隆的年纪还非常的小,乾隆只是宠爱富察氏,而并不宠爱那拉氏。

再加上后来这位皇后也顶撞了乾隆,也使得乾隆非常的气愤,并且这当时剪发可以说是对于乾隆非常的不尊重,其实当时乾隆很有可能将那拉氏杀死,但是乾隆并没有这么做。后来这位皇后去世的时候,乾隆也并没有感到非常的伤心,因为乾隆在心底里就非常的讨厌这位皇后。而且这位皇后的葬礼也仅仅用了200两,因此这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不符合礼节的。

不过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乾隆确实非常讨厌这位皇后,但是至于为什么会讨厌这位皇后,可能就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不和。不然两个人夫妻这么长时间的话,就算是没有感情,也会有亲情的存在。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9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