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
孔子之名,流芳百世,其后人也得借孔子之名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殊遇。孔氏族谱完整,又加之孔子盛名,所以孔氏有着“天下第一家”,“儒家第一姓”的美称。提起孔子的后人,就不得不说一说衍圣公这个称号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嫡系长孙便有了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也变了许多,直到1055年,宋朝皇帝封衍圣公,后世才一直沿袭封号。孔子美名,天下皆知,那他的后人又如何呢,又是如何做到历经多朝而不衰呢?
虽说“龙生龙、凤生凤”,但是时过境迁,孔子的众多后人中也并不全是刚正不阿的爱国之辈,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审时度势、见风使舵之人。在靖康之变中,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弃宗庙南逃,推进了南宋的诞生。
据说当时的衍圣公为了自己的地位和特权,一方面私下里笼络人心、一个方面去争先恐后的讨好忽必烈,希望能够谋求一官半职。而自古在草原上长大的忽必烈信奉的则是马背上夺天下,便告诉他们,要回去好好读书,有了才能,才可能获得一官半职。时间静静的走着,来到了明末清初,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节。
当时多尔衮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北京城,满人入关,作为当时的衍圣公孔衍植还写了篇文章来讨好满清的君王,丝毫没有表现出孔圣人后代的“名族气节”。而在一番称颂之后,孔府也迎来了回报,让他们仍然可以享受到朝廷给予的优待,清廷承认了孔子后人在明朝时的一切地位和特权,也允许他们仍然沿用衍圣公这个称号。
几千年以来,华夏大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进步的需要。而孔子的后人,衍圣公们却能一直延续,到也是令人惊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孔子巨大的影响力,在宋朝时期,还曾经出现了二宗并立的局 面。
每当改朝换代,外族入侵之时,衍圣公的俯首称臣和外族首领的欣然接受,又何尝不是一种相互利用呢,衍圣公们想保全自己的特权和优待,而外族首领则需要孔子之名的支持,两者各需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