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的王后及四个儿子之死隐秘着一桩血腥的历史谜案——权力将人性泯灭。
代王刘恒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他被倒吕成功的功臣集团选中继承皇位。这话说来长了,泗水亭长刘邦在秦末时期开始了自主创业,经过几年的奋斗,一穷二白的他居然推翻暴秦,打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真的是靠自己白手起家吗?不要被毒鸡汤所迷惑了,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励志故事。刘邦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捡到了一个好老婆——吕雉。吕雉嫁给刘邦其实是下嫁,吕家的势力其实非常的强大,她的两个哥哥吕泽、吕释之在当地算是数一数二的豪强,不但有钱,而且还有私兵。
吕雉的娘家很强势,造就了吕雉也是相当强势,刘邦倚杖吕氏家族的势力打下了天下,皇后的位置自然是吕雉的,谁也动摇不了,连刘邦想废吕雉的亲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也只能想想,不敢动真格儿的。
刘邦在位期间相当的忌惮吕后,刘邦死后,吕后及其吕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就更加强大,强大到他们没有任何忌惮的人。吕氏掌权,无论是刘氏宗亲,还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丰沛功臣集团都只能是敢怒不敢言。论手段,这些人捆在一起都不是吕后的对手。
大汉王朝终于等待了绝佳的机会——吕后死了。整个吕氏集团的主心骨一死,其他的吕氏子孙就群龙无首,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当机立断,迅速地发动了政变,将吕氏集团的所有成员一网打尽,甚至将刘邦的嫡孙,汉惠帝刘盈的6个儿子杀了5个(其中一个前少帝刘弘是自己的亲奶奶吕后杀的)。
功臣集团要杀光所有具有吕后血脉的子孙后代,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太忌惮吕氏宗族了。功臣集团都是一群老谋深算,残酷无情的家伙,他们倒吕的目的难道真的是为了还政于刘氏吗?功臣集团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万世永传。
灭了吕氏集团,甚至连当时的皇帝后少帝刘恭都杀了,这下麻烦就出来了——谁来当皇帝?总不能让陈平、周勃等人来做皇帝吧,那可是造反;更不能让齐王刘肥之子刘襄、刘章来做皇帝,他们做了皇帝还是会重用外戚,朝中权力、地位依然没有功臣集团的份儿。
选一个没有外戚根基,又便于控制的刘氏子孙来当这个皇帝。
陈平、周勃等人选来选去,认为代王刘恒最为适合。刘恒其实为人软弱,朝中没有任何根基(不像刘章、刘襄兄弟朝中遍地爪牙),他虽然也有外戚势力,但是很好铲除。
刘恒的外戚就是吕氏集团,而且是唯一的势力依靠。刘恒的母亲是刘邦从魏王豹那里抢来的薄姬,一个落魄的王妃能有什么势力背景呢?但是,刘恒娶的老婆却是吕后的侄女,吕氏宗族的直系女子。史书上并没有写明刘恒娶的是吕氏哪位权贵的女子,我们只要看看刘邦的儿子娶的老婆都是吕氏宗族的女子就能确定这一点。
吕后为了加强刘氏宗亲与吕后宗族的政治婚姻联盟,一直插手安排刘氏直系子孙与吕氏宗族进行联姻。代王刘恒也不例外。功臣集团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刘恒的外戚势力很单纯,而且好铲除,所以才决定让刘恒来继承皇位。
如果刘恒继承了皇位,功臣集团就不怕他的王后及未来的太子成年后清算他们吗?陈平、周勃是老狐狸,他们怎么会让王后当上皇后,怎么会让刘恒的嫡子当上太子呢?必须杀掉他们!这是功臣集团给代王刘恒给出的唯一条件。
前面说了,代王刘恒其实是个软弱的人,甚至当长安来的使臣来告知他前往长安继承皇帝位,他不但不相信,还战战兢兢,根本不敢出封地。直到接到朝廷的多次催促,以及刘恒下属去长安打探消息后,刘恒才确定功臣集团真的是将皇帝位子交给他。
刘恒如履薄冰地进入了长安,继承了皇位,此时的功臣集团已经开出了价码——杀掉自己的正妻和四个嫡子。按照刘恒软弱的性格,他不应该作出这种铁石心肠的决定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做出这么残忍的决定。
但是,刘恒同意了,相当于皇位和皇帝的权力来说,一个女人和四个儿子又算什么呢?于是史书上就记载了短短的三十多个字: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当极大的权力遇到亲情的时候,血缘几乎不堪一击,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如此。刘恒遇到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机会,他要么一步登天,要么默默无闻,在血缘至亲与至高权力面前,刘恒毫不犹豫地作出了泯灭人性的选择。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这首词出自央视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每当听到这首词,都有一种历史的苍茫之感,那些逝去的历史人物,就像涛涛江水一般随波而去,有的只留下只言片语,让我们在历史书中苦苦探寻关于人物的历史真相,而古人又擅长用春秋笔法,简练而隐晦的表达人和事,以至于历史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味同嚼蜡,但是对于那些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来说,历史对他们的趣味远胜于娱乐八卦,因为有一些讳莫如深的历史故事,会让他们产生对历史的探索欲,在这种探索欲望的指引下,他们就会找到思维的乐趣,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书中,《史记》是最出名的一本,它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书中就用了春秋笔法,语言简练生动,比如我记得最清楚的便是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短短的数十字,就将黄帝的出身,经历,性格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颇有古文的韵律,但是《史记》中的有些文字表达很精确,但是有些文字却让人十分疑惑,因为这些文字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人如堕云里雾里,比如下面这句: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以上出自《史记?外戚列传》,文中的代王指的是刘恒,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意思是说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代王还没称帝的时候王后就死了,代王做了皇帝之后,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相继病死了。
看了这段话后,你一定会认为,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皇后死了,然后她的皇子病死了嘛,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对于有历史考据癖的人来说,这段文字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团,因为文中的一些记录实在太过蹊跷,主要谜团有两个,一是这个代王王后在《史记》中并没有记录人名,出身,还有生卒年,他是刘恒的正妻,按照史记的写法,上面这些内容都应该大写特写,即使不写生前,至少也应该写死后的谥号,但是司马迁却一笔带过了。二是刘恒当上皇帝之后,王后的四个儿子本有机会继承父亲的江山,但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却相继全部病死了,世上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吗?
我们上文说到,司马迁擅用春秋笔法,写一些讳莫如深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抽丝剥茧,寻找答案。
虽然司马迁只写了短短数句,但是其中的信息量却大的惊人,因为写史书的人,都有宏大的历史格局,只有将文中的故事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才能真正明白文字其中的用意。
代王刘恒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是在干什么呢?他在公元前163年被册封为代王,管理晋阳(今山西太原)的一大片土地,他本来也没想过要当皇帝,因为论出身,他比不上刘长,论能力,他比不上刘襄,在他心里,和沉默的大多数一样,守着一点点家业,不求成为九五之尊,只求过安生日子就知足了,他在自己的封地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恢复的很快,正当他准备就此度过余生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公元前195年,刘邦于长乐宫病逝,他的儿子刘盈继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汉惠帝生性懦弱,胆小怕事,所以朝中大权由吕后把控,吕后意图让刘家天下变成吕家天下,先是诛杀刘邦的儿子赵王刘友,后来满足不了野心,又封自己的族人吕台、吕产、吕禄及吕通为各地的藩王,不但排挤打击刘邦的后裔,连朝中的大臣都不放过,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恶劣,令人胆寒,但是因为吕后大权在握,刘氏子孙和大臣们大多敢怒不敢言。
后来吕后去世,吕氏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吕禄家里密谋造反,要完全夺取刘氏的江山,但是这个消息被齐王刘襄知道了,于是刘襄便联合开国功臣陈平,周勃等人一起讨伐吕氏集团,将吕氏集团的所有人等通通抓起来处死,为后面的文景之治,埋下了伏笔。
《美人心计》中的窦漪房,历史上的窦太后,汉文帝刘恒当真将她宠上了天吗?
剧中的窦漪房是吕后派去代国的奸细,意在监视刘恒的一举一动,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除掉刘恒。而历史上的窦太后其实是一位无依无靠的宫女,阴差阳错之下才到了代国,受到时为代王的刘恒的宠爱,等刘恒当上皇帝以后,她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她自己则被册封为皇后。真实的窦氏是历代封建王朝中第一个麻雀变凤凰的皇后。
窦氏本是普通的农家女,出生于西汉清河郡观津县,幼年时期窦氏的父亲在垂钓时坠河而亡,窦家仅剩下窦长君、窦氏以及窦广国三兄妹。
窦氏家贫,全靠长兄窦长君支撑起来。后来,汉惠帝刘盈登基,吕后当政,窦氏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成为了吕后身边的宫女,深得吕后宠信。
吕后是个政治女强人,她打算放一批宫女出宫,将她们赏赐给诸侯王,窦氏就在这批宫女当中。吕后本意是让这些宫女去迷惑诸侯王,或者说监视他们,窦氏倒没想那么多,她只希望自己能被分到距离家乡较近的赵国,这样一来她就离她的窦漪房是如何受到刘恒宠爱的?兄弟更近了。
窦氏请求负责遣送的宦官务必将自己放到送入赵国的名单中,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宦官忘记了这件事,最终将窦氏划入代国名单,窦氏不敢抗旨,只能失望大哭一阵之后,老老实实去了代国。
与窦氏同入代国的一共有四位宫女,但是只有窦氏一人获得了刘恒的宠爱,很快窦氏就生下一女,即馆陶公主刘嫖,之后窦氏又接连生下了刘启和刘武。从窦氏的生子情况来看,刘恒的确十分宠爱她,因为除去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以外,刘恒剩下的四子一女有一大半都是窦氏所生。
后来,刘恒登基为帝,他的代王王后早逝,而王后所生的四子在他登基的两个月内也先后死亡。最后窦氏所生的刘启便成为了刘恒的“长子”,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子,窦氏母凭子贵,朝臣皆请旨立她为后,刘恒也同意了。
刘恒不是重女色的皇帝,他的后妃极少,然而窦氏却一直受到他的宠爱,除了从生子数量可以看出以外,还可以从另一件事上得到佐证,那就是刘恒替窦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弟弟窦广国。作为一个帝王,刘恒每天的有一大堆政事需要处理,但他却能将窦氏的事放在心上,无不说明了他对窦氏的宠爱。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窦氏年轻貌美的基础上,当窦氏年华逝去,美貌不再,而且还患上了严重的眼疾时,刘恒对她就冷落起来了。
窦氏晚年,刘恒宠爱能歌善舞、年轻美丽的慎夫人,甚至让慎夫人与身为皇后的窦氏同席而坐,让窦氏失去了皇后的尊严,窦氏却连一句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她害怕自己露出嫉妒之情,连刘恒心中最后一点情分都将被她耗尽。
窦氏能忍,忍到刘恒去世,她始终没有表现出来。刘恒死后,宠冠后宫的慎夫人从此消失在历史中,结局成谜。而窦氏,她的儿子当了皇帝,女儿也成为了西汉最尊贵的长公主,堪称人生赢家!
历史有记载,患了严重的眼疾,可能失明是电视剧剧情的需要,也因为患了眼疾,加上年老色衰,渐渐不受宠爱。
窦氏出身贫苦家庭,后来入宫没多久,就赶上吕后把一批宫女送给各个诸侯王,窦氏也在名单中,她便请求负责遣送的宦官务必将自己放到送入赵国的名单中,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宦官忘记了这件事,最终将窦氏划入代国名单,窦氏不敢抗旨,只能失望大哭一阵之后,老老实实去了代国。
与窦氏同入代国的一共有四位宫女,但是只有窦氏一人获得了刘恒的宠爱,很快窦氏就生下一女,即馆陶公主刘嫖,之后窦氏又接连生下了刘启和刘武。从窦氏的生子情况来看,刘恒的确十分宠爱她,因为除去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以外,刘恒剩下的四子一女有一大半都是窦氏所生。
后来,刘恒登基为帝,他的代王王后早逝,而王后所生的四子在他登基的两个月内也先后死亡。最后窦氏所生的刘启便成为了刘恒的?长子?,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子,窦氏母凭子贵,朝臣皆请旨立她为后,刘恒也同意了。
刘恒不是重女色的皇帝,他的后妃极少,然而窦氏却一直受到他的宠爱,刘恒还替窦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弟弟窦广国。那时候估计是窦皇后最风光的时候吧,因为后来随着窦氏年华逝去,美貌不再,而且还患上了严重的眼疾时,刘恒对她就冷落起来了。
窦氏晚年,刘恒宠爱能歌善舞、年轻美丽的慎夫人,甚至让慎夫人与身为皇后的窦氏同席而坐,让窦氏失去了皇后的尊严,窦氏却连一句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刘恒死后,窦氏的儿子刘启当了皇帝,女儿也成为了西汉最尊贵的长公主。而宠冠后宫的慎夫人从此消失在历史中,结局成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8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类有没有可能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