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古代的女性,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捆住,地位很低。但实际上,在古代有非常多的女性临朝称制。甚至有武则天这样的女人当皇帝。这该怎么解释呢?
我想说的是,就算古代有非常多的女性临朝称制,但女性的地位依然很低。为什么这么说呢?
(武则天临朝)
一、女性临朝称制,是在男性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权宜之计。
除了武则天外,几乎所有的女性临朝称制,都是因为皇帝是小孩子,不能处理朝廷事务。
小孩子不能处理朝廷事务,自然该由大人来帮着处理。但是,什么大人来帮着处理呢?王爷是不能让他们来帮着处理的,因为他们容易夺权。大臣也是不能让他们来帮助处理的,因为大臣们也容易夺权。显然,本身是女人,不太可能做皇帝的太后,是一个处理朝廷事务的最佳选择。所以就让太后来临朝称制。由此可见,太后临朝称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为了维护男性的权威。如果不是为了维护这样权威,也不用让太后来临朝称制了。
二、女性临朝称制,在整个过程中,体现着对女性的歧视。
女性临朝称制,一般被称为“垂帘听政”。也就是说,是在朝堂上挂一个帘子,小皇帝就算是小孩,也要坐在帘前。而临朝称制的太后,则只能坐在帘子后面。而这种坐在帘子后面和大臣们讨论事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
实际上女性临朝称制,还不仅仅是“垂帘听政”这一项规矩,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限制。包括太后的命令、太后的公文、太后的召见等等,都有特别的称谓。也就是说,虽然太后在临朝称制的时候,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却在每一个方面,都要和皇帝绝对地区分开来。
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制定出各种各样的规矩,用这些规矩来体现尊卑,体现秩序。因为有了尊卑和秩序,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当太后在临朝称制的时候,对太后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就是对女性的压制的表现。
(垂帘听政)
三、女性临朝称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还是男权思维方式。
女性虽然可以作为太后临朝称制,但是她对国家的治理,整个话语系统,依然是男权制度的话语系统。
且不说那些临朝称制的太后,就拿武则天来说。武则天虽然是皇帝,虽然没有做过“垂帘听政”,而是直接坐在朝堂之上面对朝臣。但是,她与男性当皇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她并不敢像男性皇帝那样,可以有三宫六院。
男性皇帝有三宫六院,但是男性皇帝从来不脸红,他们把自己这种过度的欲望,冠冕堂皇地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治生活,把后宫作为一种国家机构。同时他对这个机构里的女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限制。目的就是一点,虽然这些女人们被压迫,但是男性皇帝却要求她们安分守己,不争不闹。而且男性皇帝把这种不争不闹,当成女人最高的品德要求。
武则天当了皇帝,她也像男性皇帝一样,有了男宠。但是,她却不太敢把男宠当作是“后宫”,上升到国家层面。他对这些男宠,还只能是半遮半掩。并且,这几个男宠,她从来就没有给过他们“后宫”的名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还是男权思维,把自己当成那个时代的女性角色的。
(唐高宗画像)
四、女性临朝称制,但是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性别革命。
显然,这就是因为武则天从来没有进行过性别革命的结果。
(参考资料:《美学与性别冲突》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7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