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抗美援朝作品越来越多 我们该怎么防止它变成“抗美神剧”

库里小球迷 2023-09-19 16:52:48

《军武次位面》作者:L-分队

不要害怕变化,更不要害怕批评。

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终于解禁并井喷

▲因为一场抗美援朝战争,麦克阿瑟的指挥水平在不同的亚洲国家有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奠边府的法军向越军投降

但就是这样一场伟大的战争,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内,却因为国内外形式的特殊变化,而长期遇“冷”。

▲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中,都会出现类似的这种充满油画气息的“抗美援朝”画面,它们都来自那部未能上映的影片《抗美援朝》

本期推送,我们就来试着聊聊这个问题。

批评与拍摄,应该是良性互动的状态

▲《能文能武李延年》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总体上给大家一种惊艳的感觉,可称佳作

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任何一种类型的文艺作品,一定都是良莠不齐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制度或者国家的不同为转移的。

▲《我的战争》就是一部典型的抗美神剧

实际上,即使是在一向被我们认为出产优秀战争电影大作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存在一样的市场顽疾,在他们的文艺市场上,除了战争佳片之外,下限低的战争烂剧也有很多。

▲这些欧美战争烂剧,实在是奉劝大家“避雷”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觉得:你这么说,是不是在给那些国产烂剧洗地?拍得好不好,还不能说了?

当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观点:电影工作者有电影工作者的工作,军事爱好者有军事爱好者的兴趣:

批评与拍摄,应该是一种有效互动的良性状态。

▲在二战之后,虽然美军也撤出过不少国家,但是在大规模正面交战中因为“真的打不动”而停战的仅此一例

一些措辞激烈的批评,总是可以起到鞭策、警示那些真正渴望拍出好作品的文艺工作者的作用的。

对于那些质量上有瑕疵,但是又可以看得出来制作团队很努力,只是客观条件或是能力所限的作品,还是不应该动辄就给制作团队扣上一顶“亵渎历史”的大帽子。

毕竟,绝大部分普通人都对乏味的战史和纪录片没有任何兴趣,想让他们对先烈的事迹有深入的了解,只能靠爆火的文艺作品去带动。在有了热点之后,再针对文艺作品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正反探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电影《长津湖》热映之后,各个平台都出现了许多相关讨论长津湖战役,本来很少人知晓的战役,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

繁荣的作品和犀利的批评与考证,从不冲突,这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人们对那场战争的兴趣和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以来,都对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多持鼓励与包容态度的原因。

文化市场也是一个战场

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的战争当中,一场战争,打赢的标准相对来说非常的简单,你在战场上打赢了,也就是胜利了。然而在传媒产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彻底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往往需要“三步”才行:

第一步,在战场上打赢,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这只是胜利的开局奠基;

第二步,用后续的实际发展,证明我们获胜的合理性,以及战争的正义性;

第三步,在舆论场中“打赢”,用我们的文化作品,向世界阐述清楚“我们打赢了、我们是怎么打赢的、以及我们打赢才是正义”的这些事实和道理。

只有完全地走完了这三步,我们才能说自己赢得了全胜。

还是拿抗美援朝战争来举例说明一下:

在过去相当多的时间里,世界舆论市场和高级电影市场几乎从来都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的。一部有关苏德战场的电影《兵临城下》,无论存在多少个专业的错误,都有力地达到了抹黑苏联红军的作用,迄今为止,甚至仍然有无数的历史老师还在用这部电影里的某些镜头来给自己的学生灌输错误的历史印象。

▲这个镜头,极大地抹黑了苏联红军的形象

而英美两国更是通过许多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作品,成功的让很多人记住了英军突围时的英勇,而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场战争中的英军是逃跑的一方,英军主力虽然成功地跳出了德军的包围,但是整个法国战役,盟军方面却输了个干干净净……

▲任何关于长津湖战役的讨论都不应该忽略其发生的背景:那就是美军的全面溃退

底线意识与学习榜样

既然文化领域的战场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防止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作品变成抗美神剧呢?

举例来说,一些铁杆反华分子在编造抗美援朝战争的谣言时,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曲解双方的战报,凡是看见志愿军战报中的“减员”一词(实际上“减员”指的是因各种原因失去战斗力的情况,阵亡、失踪、负伤、生病都是,并不是等同于牺牲),就默认是牺牲在美军的炮火下了,而在统计美军的损失时,自动将记录为“阵亡”以外的美军士兵,全部认为是没有损失(并且只统计个别美军部队,忽略其他的参战部队以及其他十几个参战国家的军队)。

了解了这样的基本事实,再去欣赏相关的抗美援朝战争题材作品,观众们的品味自然会大大提升,进而减少对烂剧的容忍度。

其次,是必要的“底线意识”和逐渐提高的审美门槛。尊重对手即是尊重自己,羞辱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任何一方,实际上都是在羞辱另一方。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的审核尺度,一定要坚守住底线。

之前曾有一部过于雷人的抗日神剧《亮剑之雷霆战将》,在它成功地刷新了神剧尺度的下限之后,终于在一片骂声被下架了。

对于这个举动,全国观众可以说是拍手叫好!对过于离谱的抗日神剧如此,对可能出现的过分的“抗美神剧”更是应该如此,坚决不给过于离谱的剧本过审,就是对市场和历史最好的尊重。

对于质量过于离谱的神剧要下架,对于一般质量的相关作品,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一定是要不断地提升的,在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刚刚放开之初,相关团队没有经验,有些失误可以理解,等将来题材基本成熟了,要是还在电影中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自然而然的就不可容忍了。

在他们的战争电影尤其是二战题材电影当中,尽管也存在一些不靠谱的电影情节,但是其作品之中的反派,昔日的纳粹德军们却基本都在及格线以上。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装备战术,看上去都是一等强敌的味道。

▲即使是作为反派,俄国电影中的德军也基本上都是懂得各种战术的,截图自《最后的前线》

希望我们的战争电影市场,也能早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提高拍摄水平。尽早达到“抢占抗美援朝战争舆论制高点”的目的。将我们历史上的英雄壮举,真实地拍给全世界的观众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7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