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在西线与王保保打得火星四溅,李文忠在东线遇到的情况却出人意料。
世界上的事有时就是这么巧合,看来是李文忠和妥欢帖木儿缘分不够。
生活中我们遇到这种事,通常都是跺跺脚,喊一声晦气,然后放弃再找仇家麻烦,人死一了百了么。
李文忠的判断很准确,皇帝新丧,元顺帝仅有的禁卫军根本无心恋战,他们再次放弃城池匆匆后撤,明军当天就拿下了应昌,完美捡漏。
徐达在西线的收获很丰厚,但与李文忠相比,还差了点意思。
李文忠的战利品如下:
宋、元玉玺、图书、玉册、镇圭、玉斧等等,以及一大批没来得及逃走的元朝宗室和妃嫔,其中包括元顺帝的嫡孙买的里八剌。
这只是些小玩意,有徐达那边成千上万的马匹和牛羊实惠吗?
拜托,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牛马看着值点钱,却不稀罕,只要有地方,有人口,没多久就能繁殖一大批出来。李文忠的战利品可不得了,那是皇帝的全套办公用品,都是国之重器、传世之宝,而且还是祖传的,每样东西世间仅此一件,别无分号。其中随便一样出现在今天,都能成为故宫的镇馆级别宝物。
在当时,它们的文物价值还没这么高,但它们承载的政治意义比今天要高上百千倍。
而擒获的元朝宗室、妃嫔们,还有另一个妙用:献俘。
献俘流程对于俘虏来说,是一种生不如死的体验。他们会被头绑红巾、身穿红衣,每人带着镣铐,由军士从东华门押入来到午门。在那里,文武百官早已全身朝服,按品序肃立于下。
皇帝在哪呢,他还没出现,不可能让皇帝等俘虏吧。要等所有人到齐了,刑部尚书(司法部长)才能率左右侍郎出班请皇帝登台,然后鼓乐大作、礼炮齐鸣,穿戴全套行头的皇帝升坐午门。三声地动山摇的“万岁”声后,献俘正式开始。
刑部尚书是主持人,他会一字一顿、字正腔圆地念出这些人干了什么坏事。这个过程要求这位司法部长有很足的中气,他的声音必须响亮舒徐、直冲云霄,确保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到。当然角落里的人听不清通常问题也不大,但务必保证皇帝和大臣们能听清,否则就可能被弹劾失礼。
这个环节极其庄重肃穆,所有人都不得发出任何声音,咳嗽放屁都不行,必须忍住。接着,刑部尚书会给出量刑建议,通常会有两种:赦免或处决。
接下来就是皇帝表演的时间,在这么多人面前,皇帝需要保持神秘庄重,话不能太多。事实上他的台词极少,只需要决定是杀还是放。
这个选择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并不需要集体讨论。如果皇帝觉得今天天气很好没必要杀人,可能将他们赦免;如果皇帝那天正好心情不好或是决定杀人立威,等待他们的就是人头落地。
“拿去”意味着死刑,这个声音从皇帝一人口中传出,然后开始由近及远在人群中接龙。随着接龙人数的成倍增加,声音由小到大,从细不可闻到如电闪雷鸣。接龙的最后一棒是360位大汉将军,这些真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膀大腰圆声如洪钟的大汉。数百条大汉扯直了喉咙,声音如同打雷一样震天动地——
“最下则大汉将军三百六十人,齐声应如轰雷矣”。
时人形容:
“此等境界,可谓熙朝极盛事。”
最高级别的俘虏是敌国皇帝,次点的就是皇亲国戚。这次没抓到元顺帝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不过有嫡孙等其他宗室,还有一大帮子妃嫔,规格也已经很高。
得到消息,应天的一帮文臣很兴奋,这次终于有机会弥补洪武元年攻占大都时,没有抓到元朝宗室的遗憾,也可以一报元灭宋时,元军对宫中妇女的不敬行为。对待南宋宗室,忽必烈并没有网开一面,当时遭到勒索与凌辱的内侍、宫女、妃嫔可不少。
是献俘好还是优待俘虏好,历史已给了我们答案。
#明朝果然很有料#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