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文艺皇帝大PK,宋徽宗VS乾隆帝,谁的瓷器审美更胜一筹

陈庆浩懂时尚 2023-09-19 15:53:32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文艺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宋徽宗和乾隆帝。虽然他们相隔将近千年,但都是一股文艺范儿。他们不但都爱书画,对瓷器也有自己的独到观点,谁更胜一筹呢?

乾隆

宋徽宗

先说说宋徽宗,这位文艺皇帝不但喜欢书画,而且书画天赋极高,后来更是创造出了独特的字体——瘦金体,笔势飘逸,遒丽瘦劲。如果宋徽宗没有成为北宋的皇帝,他可能会成为一位更成功的书画大师。

赵佶《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佶腊梅双禽图25.8x26.1cm四川省博物馆

正如他所喜爱的书画一样,宋徽宗所推崇的美学,是极简主义的文人美学,他所喜爱的瓷器也同样带有这样的风格,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汝窑。汝窑是宋朝的五大名瓷之一,以“雨过天晴云破处”着称于世,底胎坚实,釉色淡雅如玉,而且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相传汝窑的有内掺杂了玛瑙,因此汝窑的表面才有鱼鳞状的开片,并在釉内的气泡附近出现亮点,寥如晨星,这些都构成了汝窑独一无二的美丽,即使是后世官窑模仿出的瓷器也无法超越,它所包含的是一种优雅精致的东方美学。

北宋汝窑奁式炉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碟

如果说汝窑是优雅之美的代表,建盏则是浑厚淳朴与变化无穷两种不同美感的统一。建盏虽然是一种黑色茶盏,但它的魅力在于器型、纹样与釉色:在器型方面,建盏本身器型很小,但线条简洁流畅外观,设计古朴典雅;在釉色方面,建盏的釉色主体为黑色,但会因为窑变而产生多彩的釉面斑纹,在阳光下,这些斑纹有如黑夜中的点点星辰,自然而神秘。建盏所代表的,是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南宋建窑兔毫盏

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

汝窑和建盏,分别代表了文人的高雅品位与天人合一之美,而能够欣赏这两种美的宋徽宗,虽然在治理国家上能力有限,但在瓷器审美上堪称一流。同为文艺皇帝,乾隆皇帝对文化的追求也同样执着。他虽然不能像宋徽宗那般拥有出众的艺术天赋,但依然喜欢临摹各位书画名家的画作,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只是水平……大家都懂得。

乾隆御笔《白塔山记》手卷

乾隆《多禄图》

作为生于盛世的皇帝,乾隆虽然也很多喜欢宋朝的优雅风格,但从他在位时期的瓷器风格来看,他最爱的风格依然属于华丽繁复的风格。乾隆时期的瓷器,大多装饰繁琐,而且造型十分奇异,这些瓷器上都体现了乾隆的一个特点:爱炫技爱花哨。虽然从烧制技术上来讲乾隆朝瓷器似乎更高明,但瓷器的美观程度上来讲真心比不上宋朝的瓷器。

清乾隆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故宫博物院藏

看这只乾隆年间的花觚,单看上面的釉彩,像不像是青铜器?出戟花觚的造型的确是仿制青铜器的造型烧制而出的,其实这种在器型上的仿制并不是乾隆的独创,这种考验匠人水平的是它所用到的釉色——古铜彩。古铜彩的配置相比于其他釉彩更为复杂:

一、在高温下烧出茶叶末色釉;

二、在茶叶末釉的基础上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在窑口内进行二次低温烧制。

瓷器造型需要模仿青铜器,釉彩又是如此复杂,复杂程度如此之高的瓷器,大概也就是热衷于复古之风的乾隆皇帝想得出吧!

清乾隆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的瓷器种类,在康熙时期都已经敲定,但在乾隆年间又创制了一批新的器型,转心瓶就是其中之一。这只乾隆年间的转心瓶,以黄色釉彩为地,口沿下部绘制着卷草纹,颈部则有蕉叶和圆点纹,而腹部上下则有镂空仰覆勾莲“T”字形纹。这种瓶子内还有一个以紫红彩为地的小瓷坯,上面绘制着一株梅树。这只瓷瓶是一种中心镂空,上下互不相连的器型,被称为交泰,寓意着天下太平,万事如意。如此复杂的纹饰与器型相结合,乾隆皇帝爱炫技的风格可真是不一般啊!

清乾隆仿雕漆釉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故宫博物院藏

虽说都是文艺皇帝,但无论是书画水准还是瓷器审美,乾隆都没法与宋徽宗相提并论。而如果宋徽宗在艺术上的努力能有一半用在治国上,北宋又何至于灭亡得如此迅速呢!命运如此弄人,让后世唯余一声叹息。

文史汇谈:(六)论文人皇帝:赵佶VS弘历

公元937年七夕, 他出生于江宁府 (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公元947年,醉心诗文书画的他, 因一目重瞳、貌有奇表,而被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不得不醉心经籍、不问政事 ,自号“钟隐”,以明其志;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 虽百般不愿,也不得不入主东宫 ,成为家国储君;公元961年六月,李璟病逝, 作为太子的他,肩负起家国基业 ,但又有谁知晓他内心的不愿;公元975年,他 兵败降宋,圈禁东京,不到三年,与世长辞,悔有此生······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yù),每每提起这个名字,内心总会不禁生出许多的怅惘与无奈: 他本可以是一位词人、一位书画家、一位曲艺家,然而却生于帝王之家,还不得不面临着家国末世的苦痛。

而今天子丰编撰比较的两位: 宋徽宗赵佶 (jí)与 清乾隆弘历,既是一位帝王,也同样颇有文名,孰不知二位又能评析出怎样的精彩,品味出怎样的 历史 味道呢 (仅代表个人观点)

一、为政举措

1、宋徽宗赵佶

《宋史》有云:“ 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可见对于宋徽宗赵佶的 为君从政的能力是不敢恭维的。

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面对朝中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尖锐矛盾而不动于衷,反而 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大批任用以蔡京为首的政治投机者 ,且崇信道教、大建宫观、奢侈成风而 不问政务 ,致使税役日增、官员腐败、公然卖官等不法之事横行, 政治形势可谓一落千丈。

2、清乾隆弘历

相比于宋徽宗赵佶的“政治失德”,清乾隆弘历就颇为干练有为了。

乾隆即位后为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采取 “宽以济猛,严以济宽,政是以和”的为政纲领 ;并 重建与完善了军机处 的建制和职权,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重视吏治、严惩贪腐 ,并严格运用“京察”、“大计”考核官吏,严肃处理侵贪案件。从而开创了 “乾隆盛世” ,从这些方面而言,乾隆可谓是一代明君了。

但乾隆 六下江南、劳民伤财;更是大兴“文字狱”,造成政治恐慌 ,也不得不说是其为政不智的地方。然而, 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为政颇有成就的。

二、军事战略

1、宋徽宗赵佶

作为亡国之君, 在军事上宋徽宗赵佶可谓是“毫无建树” 了:

2、清乾隆弘历

乾隆自号“十全老人” ,可见对其军事建树是颇为自得的,即“ 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虽有好大喜功之嫌,但也不得不承认,乾隆在军事上是颇有才略的。

三、君臣之道

宋徽宗赵佶可谓是偏爱奸佞之臣的代表了,独宠权臣蔡京 ,使国家政治腐败不堪而奢靡成风,政治形势急剧恶化,最终致使北宋亡国;而 清乾隆弘历相比而言还是颇为贤明的 ,即位初期选贤任能、大治贪官污吏,吏治可谓清明,然而 中年后,宠信权贪和珅 ,贪渎之风盛行,吏治大坏。

四、太上皇

宋徽宗赵佶与清乾隆弘历二人都是当过太上皇的人,然而目的与境遇却颇为不同:

宋徽宗赵佶让位于儿子宋钦宗赵桓,是因为畏惧金军的兵威,不想承担亡国之君的骂名罢了,说到底是为了躲避责任,令人颇为不耻;

而清乾隆弘历则不同,为了不打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记录,故而选择在位六十年禅位。虽然如此,但乾隆依然以太上皇之位训政、掌握实权。

五、文学成就

后人常言 “宋徽宗时,立书、画、算学,当时留心艺文,厚昭忮巧,故缥缃(piǎo xiāng)翰墨至今珍之”, 可见宋徽宗赵佶文采斐然、深谙此道:在书法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 “瘦金体” (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在绘画方面, 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

清乾隆弘历就有些相形见绌、颇有附庸风雅的意味了 。虽然著有《御制诗集》,共创作诗词高达42613首之多,平均一天要写1.3首,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这些诗词多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这类 口水诗,毫无欣赏品鉴价值

综上,两位为帝王且颇有文名者(仅代表个人观点): 宋徽宗赵佶是“真”文人“假”皇帝,“作个文人真绝代,可怜生在帝王家”;而清乾隆弘历是“真”皇帝“假”文人,“附庸风雅真绝代,好大喜功只为名”

中国历史上的才子皇帝

1 南唐后主 李煜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一位皇帝。

他的诗词作品脍炙人口。

可是,他只是会写词而已,在政治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弱者。

2 宋徽宗 赵佶

书法、绘画双绝,中国历史上美术学院的最早雏形便是赵佶主导成立的画院,他自己还发明了“瘦金体”书法,在书坛上独树一帜,小有地位。

至于书画作品,更在香港,欧洲的拍卖行上创下了华人作品之最。

3 陈后主 陈叔宝

又是位诗文骚客、风流才子。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 ***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虽是亡国之音,但才情毕现。

4 唐玄宗 李隆基

杰出的音乐家,相传连乐神十仙子都感叹他的才情,亲自下凡教导其神仙紫云曲。

5 魏文帝 曹丕

这个位子本该是他的父亲曹操的,不过曹操实际上没有称帝,所以舍之不提。

曹家父子曹操大气磅礴、曹植才高八斗,于是曹丕的才气经常被忽视,实际上曹丕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赋文在当时的文界也很富盛名。

6 南朝梁武帝 萧衍

这是位佛学家、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全能性才子啊,不过可惜,这些都不该是个帝王必须具备的。

7 南朝梁元帝 萧绎

妖童媛女,荡舟心语;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采莲赋》

这是什么,又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啊。

在言情诗方面具有出色造诣。

8 隋炀帝 杨广

杨广是位暴君,但他也算得上是位诗人。

他的名篇《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后人认为“颇有魏武之风”。

9 清高宗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爱写诗,但写得确实不怎么样,问题是人家老人家还相当的自负,把几个典故平仄对仗,堆砌起来就成了无数首律诗;乾隆皇帝还有一大嗜好,就是喜好题字。

树长的奇怪了他要题,房子建好了他要题,哪个重要人物死了,或者娶媳妇了他还要题,逢年遇到什么天降祥瑞了,乖乖,他更要先吟后题。

这也罢了,他还要在古人的诗画遗作上露一把脸,故宫收藏的无数历代遗传下来的诗作,几乎就没他没有题字的。

更要命的是乾隆老爷子的艺术鉴赏力确实不滴,他题字的那些字画无一不是收藏价值最高的。

就说展子虔的那副《游春图》吧,本来酣畅淋漓,自然潇洒的一副画,他老爷子非要在远山之后标上自个儿的大名,让今人看了简直哭笑不得。

同样是文艺青年,为何宋徽宗和乾隆的结局相距甚远?

宋徽宗与乾隆最大的相同点在于两位都是皇帝并且对于艺术都有着相同的爱好。但是宋徽宗与乾隆的结局相差甚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执政期间的种种表现所造成的。

想要比较宋徽宗与乾隆的结局最直观的是需要比较两者所表现出来的政绩。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都当过皇帝。而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宋徽宗在位期间,将精力与心血都花在了对于艺术的追求上,可以看到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确实很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甚至是为了满足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花费了国家许多的人力物力来满足自己对艺术追求的需要。

而在他执政期间,任用奸臣造成了社会环境非常的动荡不安,农民起义也是时有发生。而最后更是将自己的江山都葬送掉了,发生了历史上的靖康之耻,结局是非常的悲惨。

而回顾乾隆的一生,乾隆对于艺术上也有极高的追求。创作的诗词歌赋虽然都是打油诗但是数量还是非常的惊人,达到了上万余首可见乾隆对于诗词的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同时乾隆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印章,拥有许多方印,并在一些名人字画上盖章,这也是乾隆独到的艺术爱好。而乾隆算是一位非常合格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间已经达到了康乾盛世的一种社会环境,可以说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而且也将清朝的版图不断扩大并稳定了民族叛乱的一些问题。可以说乾隆在位期间对于国家的管理是十分到位的,这也正是他的功绩所在。人们对乾隆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因此宋徽宗与乾隆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