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为什么在唐宋以后的帝王,很少有人称呼他们的谥号

闹闹影视动漫 2023-09-19 15:25:11

很多人在读史书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唐朝以前的帝王,大多数都用谥号称呼他们,比如汉魏时期常见的文帝、景帝、武帝,直到离唐朝最近的隋朝,亡国的隋炀帝。而在此之后,几乎所有的帝王都用“宗”或者“祖”称呼,等到了明清时代,用年号指代相应皇帝的情况更多,就像康熙或乾隆,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谥号是什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要从最早拥有帝王名号的商汤说起。

商汤之所以有能力灭夏,离不开他两个得力的臣下:左相仲虺和夏桀都是姒姓本家,他祖先奚仲据说掌管着夏禹的车马,而仲虺本人也是贤名远遐,治国辅政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无奈这履癸人品太差,只知道欺负弱小的亲戚称王称霸,同宗有缗氏被他打垮,彻底让很多姒姓子孙心寒泪洒,面对天乙的诚心接洽,仲虺不辅佐商汤还能去哪?右相伊尹更被后人赞夸,有人说商汤曾经五次去主动请他,还有一种说法更佳——说伊尹擅长捕鱼捉虾,为了能被天乙接纳,甘心当个厨子去做陪嫁,故意不好好做菜等着挨骂,为的就是有机会接近自己的老大,把治国说得如同煎炒烹炸,这让商汤听得非常惊讶,“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佳话,很可能就源自他们君臣俩。

有了仲虺和伊尹的巧妙谋划,商族的军队好像老虎增添了爪牙,可履癸没有感到害怕,尽管曾因为天乙的四出征伐,夏桀将他捉拿,但很快就将这些恩怨消化,履癸最终在鸣条受到了惩罚,战败的夏桀逃到了南巢称孤道寡,再也没有谁替他抵挡厮杀,他的死活更不会有人牵挂,因为商朝已经让夏朝成为了明日黄花。

功成名就的商汤,因为觉得自己的勇武天下无双,便给自己封号为武王,这和后世的谥号不一样,谥号是根据前人的一生功过做衡量,由后人给出评价表示贬低或者褒奖,据说这是元圣周公制定的典章,曾经废除谥号的是秦始皇,他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妥当,后代评价祖先的是非过于荒唐,所以他和儿子秦二世的名号显得很平常。

天乙自封武王可以求证史书,可还有人说他的庙号是商太祖,难免显得有些证据不足,更别忘了是“玄鸟”生下的契建立商族,真正的祖宗可不能疏忽。索性再说说庙号这种称呼,可以说庙号是比谥号更早的制度,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资格被列入,只有那些建立国家开疆扩土,或者是真正为万民造福,确实有大作为的贤君圣主,才有配得上庙号这一尊崇的专属。可是唐宋以后的帝王贪婪无度,对称号越来越有企图,几乎谁都有庙号加护,同时谥号又臭又长又恶俗,后代想要更容易地把他们记住,只有越简单才能记得越熟,比如朱元璋明太祖就很“酷”,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后面还有好多个字符,谁看过之后恐怕都不愿意读,还不如那简单“洪武”或明太祖让人听着舒服。

所以说,在唐朝之后,大家为了方便,很少再有人称呼他们的谥号,相应的庙号或者年号这些更简单的词汇,成为了他们的代称。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5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